一位耄耋铁军女兵的记忆

2015-02-06 18:38衡秀英口述林慧敏林慧美整理
红土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叶飞福安闽东

衡秀英口述 林慧敏、林慧美整理

一位耄耋铁军女兵的记忆

衡秀英口述 林慧敏、林慧美整理

我是1945年2月2日参加新四军的抗战老兵。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不由勾起尘封的历史。虽然已86岁高龄,许多记忆已经流失,但我毅然走上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抗战之路的抉择矢志不渝,没有忘却。

我1930年2月出生在江苏宝应县城郊乡东升村,祖祖辈辈都是贫苦农民,家境十分贫寒,又因是女孩,没有机会上学,10岁就随家人下地劳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12月日军侵占扬州,随后我的家乡也沦陷。日军实行“三光”政策,杀人、强奸、抢劫、放火,无恶不作,并在苏北破决运河大堤,致使数县成为汪洋。据统计扬州地区的江都、高邮、宝应地区遭受这两场人祸的伤害死亡者达4.44万人。日本军国主义惨绝人寰的暴行,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火种。

1938年2月,由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的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全体将士,在叶飞团长的率领下踏上抗日征途。先后在皖南、苏南与日顽作战,同时创建抗日敌后根据地。

1940年初,已是威震江南的老六团,奉命北渡长江,执行向北发展的战略,与当地武装挺进队会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一团,叶飞任挺进纵队副司令员。老六团战士发扬红军光荣传统,既打游击战,又打运动战;既在反“扫荡”中与日军作战,又在反“摩擦”中与顽军作战,在深入日敌后发动群众、扩大武装中创建了苏北根据地。当时六团所到之处从不欺负老百姓,还帮助老百姓挑水、打扫院子、干农活的情景,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深刻烙印,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四军是真正为老百姓除害的,是真正打日本鬼子的抗日队伍,深受当地群众的敬重和拥戴。

1945年2月我就参军了,成为苏北新四军被服厂战士。到部队后,我才知道当时介绍我参加新四军的朱来德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由于表现突出,不久就被任命为副班长。当副班长,不仅要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加班加点地干,还要指挥带领班组女兵姐妹们认真超额完成任务,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给前线运送被服。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以正义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全面胜利。

经过民族独立战争的锻造,新四军“铁军”精神的锤炼,更铸就和激发我的爱国激情。随后我又投入到解放战争中,不怕牺牲,英勇参战,参加过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先后荣获“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各一枚。

1949年6月,响应毛泽东、朱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7月,以叶飞任司令员的华东第3野战军第10兵团,奉命向福建进军。能打回老家,老六团指战员特别高兴。当时,我们这批后勤部队,其中就有很多身负伤痛原由闽东北上抗日的老红军,也紧跟解放大军一起南下。当部队进入江西上饶永丰窑坪村地段,车队遭敌伏击,货车翻入山沟,前夫林德胜(闽东古田县北上抗战老红军)不幸牺牲。我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擦干眼泪背着不满周岁女儿一路跋山涉水,于同年9月底紧跟部队进入闽东,被安排在福建军区福安军分区司令部管理科工作,1953年2月由组织选送到福安地委党校文化班学习。直至1956年5月时值社会主义建设高潮,部队支援地方建设方兴未艾。根据组织命令转业到地方,先后分配在福安医药公司、宁德医药公司、蕉城区(原宁德县)外贸公司工作。

70多年过去了,作为一个经历抗日战争的幸存者,我无法忘怀战火纷飞的往事,更不能忘记国弱被欺的历史。我要让子孙后代永世铭记伟大的抗日战争,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本文整理人系衡秀英之女,蕉城区新四军研究会供稿)

猜你喜欢
叶飞福安闽东
张福安作品
“子弹头”背后的故事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叶飞在玉井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福安花猪及福安野花猪开发利用前景
爱琳
台湾“闽东新娘”:最想念妈妈的“味道”
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