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从舞台到银幕

2015-02-06 09:03李隽士
上海戏剧 2014年3期
关键词:长镜头蒙太奇戏曲

李隽士

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于2013年夏在上海正式开拍。由于采用了先进的3D技术进行拍摄,是为戏曲影视创作之首次,令人对戏曲艺术更好传承、戏曲电影创作的更新探索,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从上世纪初开始,电影和戏曲界双方都看到了合作的必要性、认知了戏曲电影的优势和潜力,并在上世纪中延伸到了电视界。从1905年的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到1958年的首部戏曲电视,再到本世纪初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戏曲,戏曲艺术与影视媒体的互动、结合从来没有间断,双方自身的发展也同样来自于此。

不过,戏曲与影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载体,前者讲究写意、唯美,舞台充满假定性;后者着重写实,强调表现生活本来面貌。在两者的结合过程中,如何使它们既充分显现自身精华和优势,又能彼此互补产生一种独特魅力,使当下习惯快餐文化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普遍接受,是一个需要踏实面对、予以远见性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中关键,首先在于如何解决“虚实相生”的问题。

所谓“虚实相生”,是指以写实为主的影视,要为戏曲的写意假定性和程式化表演服务,不仅要为“虚”提供一个存在的理由,更要对虚拟化的表演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为演员的表演提供施展空间。事实上,不少戏曲影视作品因没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而闹出了笑话。比如让演员手执马鞭在花园中按“辔”徐行,让演员穿着厚底靴走在长满青苔的山路上,或是在布满荆棘的小路上大舞水袖……这种处理不仅打消了写意的美感,更会使人产生不伦不类的印象。

在这方面,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作出了恰当稳妥的处理。在“风雪蠹旗”、“乌江自刎”等表现垓下战争的场景中,主创人员在空旷的舞台上以荒石芦苇作点缀,辅以一组风云滚动、乌江滔滔东去的水墨动画背投为背景,不仅为演员的表演,特别是开打提供了空间,而且提供了战争的恢弘、萧瑟的场面,合情合理,虚实结合。

在目前的戏曲影视创作中,正有越来越多的导演根据剧情、场面、剧种的不同,精心使用“虚实结合”手法,包括“大写意小写实”、“假景做真、实景做空”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比如淮剧电视剧《金龙与蜉蝣》、越剧电视剧《蝴蝶梦》,在为演员提供充分表演空间的同时,又呈现出影视作品独有的艺术性,达到了两者的融合与统一。

其次是如何处理好用镜头表现大段唱念做舞的问题,一旦措置不妥,就会令人产生拖沓之感,破坏作品整体节奏。笔者认为,在这方面不妨可以借鉴音乐电视的表现手法,运用戏曲MTV予以体现。

戏曲MTV具有画面唯美、信息量大的特点,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影视导演可以运用各种技法,将戏曲的写意性和影视的写实性进行灵活而又规整的结合,更可能艺术化地处理许多舞台难以表现的戏剧场面。如淮剧《金龙与蜉蝣》,当蜉蝣惨遭其父阉割时,有一大段唱以表现人物受欺凌后悲愤交加的心情。电视剧在处理这个场面时,若是原封不动照搬,将会使电视观众、特别是非淮剧观众觉得索然无味。导演经过研究,决定采用戏曲MTV手法处理——舞美以黑色为背景,烘托压抑的悲剧气氛;道具只有孤零零的刑架和大红色的绸幔,以凸现人物的悲惨境遇和正在滴血的心灵创伤。在镜头运用上,刻意强调人物悲愤哀怨的眼神、双手缠绕红绸的挣扎以及唱词中记忆的闪回画面,从而艺术地展现了唱段的内涵,生动刻画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又如越剧电视剧《蝴蝶梦》,同样多处采用戏曲MTV手法,运用光影、镜头运动、特技效果的综合艺术处理,表现出令人注目而又回味的精彩场面。

其三是镜头语汇在戏曲影视中的应用问题。影视导演按照创作意愿,将众多独立拍摄的镜头艺术地组接在一起,使画面产生全新的意义,体现导演对情节的安排、对主题的阐述,这便是蒙太奇语言。戏曲影视导演运用蒙太奇语言时,要力求将舞台时空变成无限时空,产生特殊节奏,传递特定寓意。笔者认为,蒙太奇所具有的艺术特质,与中国传统的赋、比、兴,与戏曲艺术的写意性、虚拟性,是不谋而合的。在戏曲影视创作中巧妙利用“蒙太奇”手法,对作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大有助益。

甬剧《典妻》中有一场“归家途中”的戏,表现妻子“被典”三年,既想赶快回家看望病中的大儿子,又思量永远无法再见的小儿子时的矛盾心理。舞台上先是只以红、绿两束光象征她脑海中的两个孩子,演员的表演与光束的强弱、位置的变化相互配合,表现母子同乐的甜蜜场景。紧接着,灯光转换成一排排笔直的光柱,由慢而快不断向舞台后方扫射,演员迎着光束向家中飞奔。这场灯光设计不仅拓展了舞台表现的时空,且有很强的音乐性,展现出人物的心理节奏。而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典妻》,则在此基础上巧妙运用“蒙太奇”技巧,画面在灯光特写、妻子满是汗水的脸部特写、舞台全景三个镜头之间,按音乐节奏和演员表演的心理节奏不停切换,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冲击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长镜头的运用也是影视语言的重要部分。长镜头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提出电影的本质是“真实的艺术”,因此他强调摄像机的记录和揭示功能,主张用深焦距透镜来拍摄长镜头,以保持时空的连续性和景物的清晰度。因此,长镜头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形象,主要是真实。这看起来似与戏曲的“写意”背道而驰,然而一个优秀的戏曲影视导演,却能将长镜头妥善运用到作品中,并显示出出其不意、令人拍案叫绝的结果。比如越剧电视剧《蝴蝶梦》的最后一个镜头,表现田秀和庄周分手以后平静离去的场景。在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田秀终于醒悟,走出十年爱情梦境,从一个为爱放弃一切的青涩少女成长为一个懂爱、自爱、自信的女人,走出了一片自由开阔的天地。为表现这种优美而不带一丝幽怨、坦然而不含一丝留恋的从容,电视剧导演运用长镜头表现田秀的背影,让她在一片绿意盎然的朦胧意境中渐行渐远……观众看到这里,无不为人物的高格雅量所打动,作品主题由此得到了升华。由此可见,长镜头在戏曲影视中同样能直接起到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又因长镜头属“客观”拍摄技法,其巧妙运用更能使画面显示出一种“无为而治”、“大象无形”的自然效果。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几代戏曲和影视工作者为戏曲影视作了孜孜不断的探索,留下了大批经验和成果。而今,京剧3D电影的诞生又为戏曲影视以往经验的发挥、未来领域的探索开辟了新的空间。相信戏曲影视作品将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镜头蒙太奇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错位蒙太奇
传统戏曲
浅议影视剧中的长镜头
毕赣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定档
蒙太奇:小学古诗教学“入境”策略探微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长镜头美学辨析
电视新闻是否需要“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