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声者代言——读菲利普·莱文的诗

2015-02-11 22:37郑思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莱文诗集首诗

郑思明

(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一、莱文其人

菲利普•莱文 (Philip Levine,1928-)是继W. S. 默温(W. S. Mervin)之后的第18位美国桂冠诗人(2011.10-2012.10),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斯•比林顿(James Billington)从长长的提名者名单中选出的。比林顿说:“我找到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他把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之前我根本没想到这样的世界会在诗歌中出现。他是来自工业中心的桂冠诗人,他所发出的是纯粹的美国人的声音,我不知道在其他国家,你是否会读到这么好的描写普通工人的诗。”(McGrath,2011:2)爱德华•赫希(Edward Hirsch)在《纽约时报书评》中称赞他为“来自工业中心的、宽厚而喜欢反讽的惠特曼”及当代美国诗歌界的元老。莱文共出版20部诗集,其中 《灰烬》(Ashes,1979)获国家图书评论家奖和国家图书奖,《工作是什么》(What Work Is,1991)获国家图书奖,《简单真理》(The Simple Truth,1994)获普利策奖。

莱文1928年生于底特律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5岁丧父,生活的艰辛迫使他14岁开始在汽车制造厂打工。1946年中学毕业后去韦恩大学(即现在的韦恩州立大学)读书,1950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53年,他在爱荷华大学跟随诗人罗伯特•洛威尔(Robert Lowell)和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学习诗歌创作。1958年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弗雷斯诺学院(Fresno)执教直到退休。2000年莱文当选为美国诗人协会会长。

莱文十分关注蓝领工人所面临的严峻现实。20世纪50年代,他在底特律的汽车厂工作时就下定决心“要为无声者表达心声”:“我看到和我一起工作的那些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沉默无声。……在美国文学领域,人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没有人为他们代言。年轻人总会雄心勃勃,我当时就憨头憨脑地发誓要为他们表达心声,而这成了我今后生活的全部。不过我想我做到了,或者至少我尝试这样做了……”(Melia,2011:5)拉尔夫 •米尔斯(Ralph J. Mills,Jr.)曾指出,莱文的诗关注两大主题:一是旅行,二是为无声者、穷苦人、被抛弃者及少数群体代言(Buckley,1991:19)。为无声者代言是莱文给自己立下的使命,这是他诗歌中一个不变的主题。莱文的早期诗歌多深刻的揭露和愤怒的呐喊,后来呈现出某种平静和乐观。本文旨在通过阅读莱文几部诗集中的一些重要作品来探讨他如何为无声者代言。

二、愤怒的呐喊

莱文笔下的主人公有干着屈辱工作的工人,有失业者、吸毒者,有在西班牙内战中牺牲的士兵和无政府主义者,还有无助的、受到伤害的儿童和动物。《在边缘》(On the Edge,1963)是他的第一部诗集,在与诗集同名的一首诗中写道:“我叫埃德加•坡,/ 1928年生于密歇根。”(Levine,1991:10)诗的主人公是埃德加•坡,这不免让人想到美国诗人和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而这里的坡出生于1928年,显然莱文是以爱伦•坡自比。爱伦•坡幼年时父亲出走,母亲也在他三岁时辞世,主人公和爱伦•坡一样都有不幸的童年,“没人在乎,靠喝稀粥存活”。这里的坡更像是一个冷眼旁观者,或者说是虽然沉默但心里知晓一切的一个普通人。诗中的“你”指代并不明确,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指上层社会人士。不懂写作的下层人 “我”与坐在办公室的上层人“你”形成鲜明对比。“你”写的都是谎言,甚至对自己的女儿都撒谎。“我”似乎被剥夺了呐喊和书写的权利,但却知晓一切。尽管说话者一再强调自己的沉默,但其实他已经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被记录下来。事实上,人们很难将爱伦•坡这个大作家与沉默无言的工人联系在一起,这也许是莱文选择以坡自比的另一个原因,即他要像坡一样善于诉说和表达。诗中的埃德加“在等待,处于大笑的边缘”(ibid.:10),这笑是洞察一切的大笑,也是因愤怒到极点却无法表达的狂笑,把下层工人受到的压抑和漠视表现得淋漓尽致,也透漏出莱文要替他们诉说的迫切心情。

如果说这首诗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诗人要为无声者代言的愿望,第二部诗集《不是这头猪》(Not This Pig,1968)中的《沉默在美国》则将此愿望明朗化。该诗共八个诗节,207行,副标题是来自惠特曼 《草叶集》中的名句“万岁!一切遭受失败的人!”(Levine,1968:43)据诗人讲,这首诗源于他两个月不能说话的体验和经历。他下巴受伤,做了缝合手术,在这两个月中他痛苦地忍受着他人的喋喋不休,觉得人们使用语言其实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掩饰,把事情搞乱(Levine,2002:134)。诗歌开头诗人沉默地走在人群中,不被人注意,观察着人们之间的虚伪和冷漠。处于痛苦和孤独之中的诗人所看到的一切都蒙上了伤感的色彩,甚至连洒水车喷出的水都在“我眼前叹息/似乎忍受着痛苦”。这种可怕的沉默让人简直无法忍受,他想要开口说话,尽管一开口下巴就痛。这次经历让他深刻地体验到了无法言说的痛苦。而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那千千万万个无声的劳动者在虚假的当权阶层的强势话语面前更是长期忍受着失语的痛苦。诗人觉得自己就是“费雷诺斯/沉默的诗人,美国最后的/希望”(Levine,1968:45-46),要为“所爱、所恨的人”吟诗歌唱。在一次访谈中,莱文(Levine,1981:13)说:“很多诗歌中的愤怒通常来源于社会,与人们受挫的生活有关,人们受到欺骗,听到的都是谎言,世界财富分配不公。”

莱文早期的诗歌笔锋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小孩维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诗,主人公是一个不幸的小男孩,向诗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他随时随地会遭到抢劫,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在北非的战争中牺牲。

他告诉我,他在曼谷遭抢,

因为他是白人,在伦敦遭抢,因为他是黑人;

在巴塞罗那遭抢,因为他是犹太人;在巴黎遭抢,因为他是阿拉伯人:

随时随地都是这样,他不断抵抗。(Levine,1968:80)

诗歌开头充满巨大的张力,男孩不确定的身份和悲惨的遭遇不免让人生疑,他似乎既像白人又像黑人,或是犹太人、阿拉伯人,而且到哪里都会被抢劫。小孩很可能是移民的后代,他的移民身份使他难以融入主流社会,主流社会之外的少数族裔很容易成为受害者。而诗人似乎并无意强化种族歧视问题。罗伊斯•泰森(Lois Tyson,2006:55)在《当代批评理论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中指出,当代社会的阶级划分不再是简单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而是根据人们拥有财富的多少分为贵族、上层阶级、中产阶级、下层阶级和社会底层。她的这一观点不无道理,财富在区分等级和地位方面所起的作用在很多时候其实远远大于种族所起的作用。莱文此处似乎暗示一个下层人不管他在哪里都可能被假想为敌视的对象。该诗从表面上看是在描写一个孩子,但其实他是被社会抛弃的人的代表。莱文的诗其实是在为无数来自各个背景的下层人呐喊、呼吁,让人们听到他们的痛苦,了解他们的诉求。

而在很多时候这种痛苦和诉求几乎是无法表达的,诗人有时诉诸于不会说话的动物。在《动物正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中,说话者是一头被赶向集市,即将被屠宰的猪,但它有自己的思想,嗅到了刀片的味道,也能想象到成群的苍蝇和吃它肉的人们。

那赶着

我向前走的男孩认为

我随时会摔倒在地

敲打脚趾,

就像打字员,或者尖叫,

胡乱喊叫,就像刚成家的主妇

发现了电视机,

或者我像野兽,

机灵地用我的牙齿

勾住他的牙齿。不,不是这头猪。(Levine,1968 :79)

面对任人宰割的命运和即将来临的死亡,这头猪并没有惊声尖叫,胡撕乱咬,而是显得非常镇静,颇具尊严,特别是最后一句“不,不是这头猪”,充分表现了猪的倔强与尊严。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一头猪的命运,但这头猪其实代表了某一类人,即那些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的人,人与猪的命运被出乎意料地揉在一起。人们听见的仿佛是每个普通人的心声,感受到的是每一个走向办公室、厂矿或战争的人所具有的复杂情感及那种面对不幸仍保持尊严的无奈、坚忍和斗志。

《他们吃,他们这些狮子》(They Feed They Lion,1972)这首诗的名字显得很古怪。诗人说这首诗是对1967年发生在底特律的黑人暴动的回应,是“对愤怒的颂扬”(Levine,1981:65)。莱文回忆在底特律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期间(当时他24岁),他和一个黑人负责从废旧的万向节里挑出可用的加以回收。他们身边放着两个空袋子,一个袋子上面写着“底特律动物园”,那个黑人随口说了一句:“他们吃,他们这些狮子,他们从这些袋子里吃(They feed they lion they meal in they sacks.)。”虽然这是一句不规范的黑人英语,但诗人似乎明白了工友的意思,两人相视而笑,这句话给诗人的印象很深。在底特律黑人暴动刚刚结束之后,诗人回到底特律,他便想起了这句话,经过几天的酝酿,一气呵成地写出了这首诗。这首诗与莱文的其他诗歌迥然不同,连诗人自己都不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ibid.)。诗人强烈的感情难以自抑,借语言的魔力喷涌而出。这首诗难以用理性把握,无论是词汇、语法结构还是意象的使用,都有悖常理,充满歧义,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愤怒却极具震撼力。狮子是这首诗的关键意象,从写作背景中不难看出狮子暗指非洲雄狮,在这里影射底特律暴动的黑人,他们生活和工作在艰苦肮脏的环境中。

从粗麻布袋里,从轴承黄油里,

从黑豆和湿面包片里,

从愤怒的酸里,从焦油的炎热里,

从杂酚油,汽油,驱动杆,木制修车平台当中,

他们这些狮子成长。(Levine,1972:7)

这些人干着不同的工作,默默地忍受着恶劣的工作环境,有人甚至住在工厂的仓库里。面对白人的剥削和压迫,黑人的愤怒逐渐升级,他们势必奋起抵抗。后面的诗节就是对暴动的描述:“大地在吞噬树木,篱笆桩,/烧毁的汽车。”愤怒的群众烧毁店铺和汽车,原来任人宰割的猪变成了愤怒的狮子, 原来忍气吞声的被压迫者终于奋起抵抗。他们不愿再忍受白人对他们的歧视、剥削以及肆无忌惮的迫害,压抑许久的愤怒终于找到了发泄口,变成熊熊烈火在地面上燃烧。诗的最后一句“他来了”不免让人想起叶芝笔下的猛兽,它蹲伏着面向一个即将诞生的城市,或许这是诗人对未来寄予的希望。玛丽•博罗夫在《耶鲁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首诗“是一篇连祷文,以毫不松懈的节奏和意象,以活塞式的冲击力歌颂受压迫者的伟大力量,他们从毒化人的工业园中,从触不到的屈辱中挺身而出”(www.poetryfoundation.org/bio/philip-levine)。这首诗虽然主要反映黑人的愤怒和暴动,但其实也表现出所有受压迫者的愤怒,莱文自己便亲身体验到了这种愤怒。莱文的愤怒在这部诗集,特别是这首诗中达到了顶点。而他之后的诗歌语气渐缓,多为略带伤感的挽诗,在沉思和回忆的氛围中向人们慢慢讲述他所遇到的人和事。

三、平静的诉说

在被授予桂冠诗人称号之后,莱文在《纽约时报》的电话采访中说:“我觉得现在的诗歌不像从前那么好了。在我早期的作品里,我能发现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冲劲、更多的愤怒,愤怒是我那个时期诗歌的一个主要动力。我觉得它后来已经变成了讽刺,变成了爱。”(McGrath,2011:5)“生活按部就班了,(诗歌的)松弛和自由也随之而来。我结了婚,有了工作——不是啥好工作,只是一份工作(指在加大教书)。”(ibid.:10)他提到在40多岁时被其他诗歌中的温柔所触动,后来就变得越来越温柔。

虽然莱文之后的诗歌变得越来越温柔,但其为无声者代言的使命始终没有动摇,他关心社会和政治的立场也没有改变。有人问及他对奥登的那句名诗“诗无济于事”(poetry makes nothing happen)有何看法时,莱文(Levine,2002:139)说:“我想奥登的意思是诗歌不会产生直接的政治影响——你知道,我们不可能通过诗歌,将共和党女子俱乐部成员转变为无政府主义者——我们只能通过别的手段实现这个目的。……不过,诗歌确实能够促成某些事情发生,看看惠特曼的巨大影响就可知道,他影响了许多人对自己以及美国的感觉。”莱文(Levine,1981:13)认为:“准确地描述人们的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这一观点和希尼的描述就是揭示非常相似。他就是要通过自己诗歌的描述让更多的人(也包括当权阶层)倾听无声者的呻吟与倾诉,同时也让那些无声者在诗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发现生活的意义。这就促成了莱文后期诗歌的特点,即诗中狂野和愤怒的成分渐弱,多了些平静和包容。

在《逝者的名字》(The Names of the Lost,1976)这部诗集中,莱文以擅长的叙事风格让逝者复活,在诗中讲述自己的故事。有铁路和钢厂的工人,有大街上的黑人,有在污水河里游泳的波兰小女孩,还有智利、意大利及西班牙的革命者,这些人像幽灵一样萦绕在莱文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手挽着手/走来,穿过/空空的木制走廊/在我的床上面晃来晃去/召唤我回到/那小小的潮湿的身体。”(《他们声音的秘密》)(Levine,1976:32)莱文希望以诗歌的形式让人们记住和了解不曾被关注的普通人。

《盐与油》(出自《随心所欲》,1985)一诗回忆了诗人在1948年几天之内所遇到的一些平凡的人,这些人挣扎在贫困线上,生活环境恶劣。双胞胎兄弟甚至为该不该买鸡蛋而争执。爸爸的老朋友默里“在他油乎乎的卡车修理店里,给/替换件打光。他个子挺矮,胡子拉碴,抽着烟,/在脏兮兮的过道上大摇大摆地走着”(Levine,1991:237-238)。诗歌反映了工人的艰苦生活,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丝调侃和轻松。

出自同名诗集的《与汤姆•杰弗逊散步》的主人公汤姆•杰佛逊是个黑人,生活在底特律一个破败的地方——“荒凉无比的空地/绵延几公里,它旁边/曾经有几栋/二层小房子”(Levine,1988:49)。他是种族暴动、城市荒原中的幸存者,默默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像冬天的花园。他相信“根需要寒冷,/大地需要被/冰雪覆盖,这样,新生命/才会在生命体的/心中涌动”。(ibid.:61)主人公身上体现着一种无奈的坚忍和辛酸的乐观。

工人处境的辛酸在《工作是什么》(What Work Is,1991)这部诗集中的体现尤为明显。戴维•贝克曾这样评价这部诗集:“《工作是什么》可以说是当代最重要的一部诗集,描写美国工人艰苦境况的诗歌一首接一首。他们的处境似乎从未如此之差。”(www.poetryfoundation.org/bio/philip-levine)他只说对了一半,该诗集除了反映工人阶级的艰难处境外,还可以说是对美国各行各业工人的颂歌。这些人虽然生活艰辛,但却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像海明威笔下的英雄一样,在压力下保持着优雅的尊严。而这正是对工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的最真实反映。或许正因如此,这部诗集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在莱文获得桂冠诗人称号之后,《工作是什么》这部诗集荣登亚马逊最有影响力书单的榜首。以同名诗《工作是什么》为例,该诗描写了工人排队找工作的情景。诗歌采用多种人称,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人们站在雨里,排着长队,连脚都站疼了,但仍倔强地等待,工人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若诗歌到此为止,其含义将大打折扣,而哥哥这一形象的引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在卡迪拉克上了一个夜班后,

他正在家睡觉,以缓解疲劳,

第二天上午他还要起来去学德语。

每晚工作8小时,他会唱

瓦格纳的歌剧。(Levine,1991:18)

生活虽然艰辛,但哥哥没有忘记学习,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诗中的言者充满了对哥哥的爱和尊敬。读者能深深地感受到工人阶级那种不屈不饶、乐观向上、追求自我的生活态度以及平凡人之间那种不平凡的爱。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在为这个世界做着贡献,无声无息地感受和传递着爱与生活的真谛。

《他从不说废话》(出自《感谢》,1999)这首诗既诙谐幽默又饱含深情,诗中刻画了寡言少语但善良真诚的老朋友弗兰奇。

如果你说“天气不错”,他会抬起头

看看头顶飘过的三片云,

冲每片云点下头,然后继续做

手里的活,或根本没有活。(Levine,1999:13)

寥寥数笔,弗兰奇那默默无闻、老实憨厚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这首诗与 《沉默在美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那首诗中诗人极力表现无声者的痛苦,而在此诗中莱文似乎对语言的作用产生了怀疑,认为语言污蚀了一切,甚至包括空气,在某些时候沉默更显宝贵。

事实上,沉默是最纯的水:

它不像雨水,发自云端,

它涤净我们的心灵,舒缓疲劳的眼睛,

让心系于薄薄的小草叶片,

战胜世俗的羁绊,因为连空气

都已被无休止的语言污浊。(ibid.:13-14)

诗集《世界的消息》(News of the World,2009)仍然延续着他一贯的题材,即为普通人歌唱。特伦斯•拉弗第(Terrence Rafferty,2004:5)曾说,莱文的诗中有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来自诗人要为长期以来被遗忘的人们写诗纪念的冲动。他们的遭遇和处境激起的不仅仅是同情与共鸣,还有深深的思考。

四、结语

时年83岁的莱文是美国历史上最年长的桂冠诗人,在长达近50年的诗歌创作中,他将自己接触到或听说过的一个个普通人写进了诗里,让他们永久地活在自己的诗行间。这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写下的不普通的颂歌,是对劳动人民和下层人民的颂歌。莱文表现普通人有几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语言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诗歌词汇简单,句子有节奏感,朴实无华的叙述非常贴近工人们实实在在、平铺直叙的讲话方式。戴夫•史密斯(Dave Smith)曾指出,莱文的诗“语言、修辞、叙事从不那么含糊不清,那么缺头少尾,即使不老练的读者也不会望而却步。尽管他谈的也是诸如死亡、爱、勇气、男子汉气概、忠诚等等宏大主题,他却能把存在这样的神秘话题变成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事件和对象来表现”(www.poetryfoundation.org/bio/philip-levine)。 莱 文(Levine,1981:101)曾说他心目中的理想诗歌是那种让你在读完之后“不会特别关注词汇,而是透过词汇瞥见人物和处所的景观”,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他的诗有惠特曼的流畅洒脱,有罗特克的绵绵回忆,有济慈的温柔细腻,更有华兹华斯的朴实简约。可以说莱文为当前学院派诗人大行其道的美国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1] Buckley, C. On the Poetry of Philip Levine: Stranger to Nothing[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1.

[2] Levine, P. A Walk with Tom Jefferson[M]. New York: Knopf, 1988.

[3] Levine, P. Don’t Ask[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1.

[4] Levine, P. New Selected Poems[M]. New York: Knopf, 1991.

[5] Levine, P. Not This Pig[M]. Middletow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68.

[6] Levine, P. So Ask: Essays, Conversations, and Interviews[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7] Levine, P. The Mercy[M]. New York: Knopf, 1999.

[8] Levine, P. They Feed They Lion[M]. New York: Atheneum, 1972.

[9] Levine, P. What Work Is[M]. New York: Knopf, 1991.

[10] McGrath, C. Voice of the Workingman to Be Poet Laureate[N].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8-09.

[11] Melia, M. Levine Named Next U.S. Poet Laureate[N]. PBS Newshour, 2011-08-10.

[12] Rafferty, T. “Breath”: Can’ t Forget the Motor City[N].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2004-11-21.

[13] Tyson, L.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M].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猜你喜欢
莱文诗集首诗
欣赏与评判
《上课没人抢》
诗集精选
我想写首诗给你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好样的扬波!
诗集精选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