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理论下配价增容现象分析

2015-02-11 22:37吴炳章张晓茹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论元及物动词构式

吴炳章,张晓茹,王 喆,纪 璐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一、引言

“配价增容”指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后文称Vi+NP),如“飞上海”、“跑关系”等。不及物动词不具备吸纳受事论元的能力,因此不存在逻辑宾语,但是其附加的名词通过某种形式对不及物动词的意义加以阐释补充等,使得该名词占据宾语位置,成为句法宾语。朱德熙(1982:58)提出了准宾语的概念,但对准宾语的特征、性质等都未作描述与说明,只是说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在于所带宾语的不同。不及物动词只能带准宾语,及物动词除了带准宾语之外,还能带真宾语。有的动词带真宾语时和不带真宾语时意义上有差别。但他没有说明不及物动词为什么能带宾语等问题,例如:

(1)他笑了——他笑你

他哭了——他哭他父亲

睡会儿——喜欢睡硬板床

他醒过来了——清醒清醒头脑

邢福义(1991)把汉语中各类旁格成分作宾语的现象概括为“宾语代入”,即各类非常规宾语代入常规宾语位置。袁毓林(1998)把主体格和外围格占据宾语位置的语法过程概括为“述题化”。郭继懋(1999)谈及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成因时认为,这是为了追求经济,而实现这种“经济”的可能性“以对方了解该不及物动词与有关的名词的题元关系为必要条件。他还认为,从句法形式来说,不及物动词带宾语通常是“介词+名词(+方位词)+不及物动词”和“动1+着+动2+名”句式结构省略的结果。例如:

(2)在里屋里睡—→ 睡里屋

走着练八卦掌—→ 走八卦掌

他指出,第一,动词与名词(短语)的语义事理意义关系为“动+(谓+名),‘动’是不及物动词,‘名’是宾语,‘谓’是个在句法平面上没有得到表现的语义成分,它的作用是说明 ‘动’和 ‘名’之间的事理关系,是根据‘动’、‘名’和语境提示确定下来的”;第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构成的句子不是基本句,主要出现于比较随意的口语中;第三,主要动机是为了省力。沈家煊 (2000)接受郭继懋的说法,认为领主属宾句的主语和宾语之间有领有—隶属关系,表示丧失或获得。对于一价动词用作二价动词,沈家煊用Lakoff认知语言学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和Goldberg构式理论的句式配价来解释,动词的词义应该用理想化认知模型来描述并且将配价看作是句式的属性。他把配价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句法(结构式),另一个层面是动词的ICM(语义),这个ICM大致等同于通常所说的理想形式中动词的配价。

徐盛桓(2003)认为,一个句式结构的构块意义的理据,要通过观察该句式结构的显性表述同隐性表述的相互作用来把握,由隐性表述对显性表述作出补足或阐释,才能较充分地体现这一构块式的构块意义。这个过程是常规关系在起作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涉及的常规关系可能不一样,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一个典型的受事在句式结构中实现为典型的宾语,受事最重要的典型特征是它的受动性,也是使它充当句法结构里的宾语的内在语义动因。受动性表现为施动者的行为对受事造成了影响,结果是使受事经历一定的变化。影响有强影响、弱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显性影响、隐性影响等,因此,影响是一个梯度变量,因而受动性也是一个梯度变量。这样,宾语其实是一个包括了从典型宾语向非典型宾语过渡的模糊变量大家族。SVN作为一个句式结构其构块意义是S通过动作V作用于N。因此,V也就是具有不同程度及物性的动词了,动词作为一个大家族,一方面,它是一个由强及物性动词为一端和弱及物性动词为另一端组成的连续统;另一方面,同一动词用在不同的语境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及物性。这也许可以为所谓的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作出解释。杨永忠(2007)指出,Vi+NP是由Vi+Prep+NP或Prep+NP+Vi转换生成的。对于Vi+Prep+NP,直接省略介词就可以生成相应的Vi+NP;对于Prep+NP+Vi,NP要先移到补语位置,否则不能生成Vi+NP,生成的是NP+Vi。

二、一致性分析的理据

从Vt+NP到Vi+NP,分析方法上有内在的关联。邢福义(1991)指出,非受事论元成为代体宾语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动词、常规宾语和代体宾语具有三角关系,提供新信息,不产生歧义,具有言语背景。从语言本体的层面看,第一个条件(即“三角关系”)最为重要,其他三个条件在不同程度上依赖这个条件。语义层面看,这个三角关系是事物间的事理关系。例如,食堂之所以能够成为吃的宾语,是因为食堂是吃饭的场所。前锋是篮球比赛的参与角色,所以能够替代比赛成为打前锋。郭继懋(1999)认为,类似的事理关系也存在于Vi+NP中。这种事理关系就是隐含在意义中的“谓”。在Vi+NP结构中,隐含的“谓”大都能还原出来。

(3)跑第一棒:拿着第一棒跑

飞上海:往上海飞

飞波音747:驾驶着波音747飞

睡地板:在地板上睡

郭先生进一步指出,Vi+NP是一种派生结构,是交际中为了满足表达经济性的语用需要,在基本句的基础上派生而成的。

三、Vi+NP结构分析

无论是语义还是句法,Vi+NP要比Vt+NP更复杂,因为这两种结构的属性不同。如前文分析,Vt+NP中,动词本身的特征(如次范畴特征、指派格的能力等)没有变化。例如,“吃”的次范畴特征要求其补语具有“可吃性”,“食堂”通过转喻机制满足了这一要求,同时也接受了动词指派的格角色(“食堂”转指“饭菜”,具有“可吃性”可作受事并接受宾格角色)。同样,“唱高音”中“高音”也满足了“唱”的次范畴特征和格角色要求(“高音”转指“乐曲”,具有 “可唱性”可作受事并接受宾格角色)。相比之下,Vi+NP是动宾结构。及物性特征的变化表明动词概念图式的变化,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说明不及物动词如何转变为及物动词,名词如何接受动词指派的格角色。

杨永忠(2007)认为,“吃食堂”和“睡窑洞”一样,其中的名词既不是动词的宾语,也不是介词宾语,而是空谓词的域内论元和不及物动词的域外论元。根据他的二级概念系统理论,“他睡窑洞”是从“他睡他在窑洞”派生而来的,其中,“窑洞”是空谓词 “在”的宾语 (域内论元),同时也是“睡”的域外论元。众所周知,句法派生手段主要是合并和删除,除此以外就是各种限制条件。但杨永忠没有说明,第一,为什么动词“睡”或者“吃”需要TP“他在窑洞”或者“他在食堂”作补语;第二,导致LF在显形后删除“在”的限制条件是什么。杨永忠认为,“窑洞”“食堂”是动词的域外论元,虽然处在宾语位置但动词并没有为其指派格的角色。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

(4)a. 这次400米接力赛的对手都很强,但是,只要我们把第一棒跑好了就有可能进复赛。

b. 这一阵子没有白忙。我们终于把项目跑下来了。

c. 他一直睡沙发。你瞧,都把沙发睡得走型了。

d. 我看,你还是先把波音737飞熟了再飞777吧。

e. 我下个月可以休半个月。我想把它都休了,去旅游。

如同前文关于“吃食堂”的分析一样,只要能够通过把“字”结构变换,就表明动词具有处置义。也就是说,Vi+NP结构中,作宾语的名词接受动词指派宾格角色。孙天琦(2009)认识到杨永忠的不足之处,转而借用施用论元的概念分析旁格宾语现象。施用论元是学者们研究班图语中配价增容现象时提出的。大致意思是,通过对不同句法范畴附加不同形态标记,改变其句法范畴,使不及物动词变成及物动词,或者使及物动词变成双宾及物动词。班图语属于黏着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属于孤立语,形态变化不丰富。英语中偶有施用范畴的例子,例如run,shine,grow等不及物动词,可以附加前缀out而成为及物动词:

(5)a. Some experts think that China’s GDP is doomed to outrun Japan’s.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GDP注定要超过日本的GDP。

b. They will take care not to outrun their income.

他们会精打细算,以免超支。

c. Shanghai hopes to outshine her rivals Beijing and Hong Kong.

上海希望胜过其竞争对手北京和香港。

d. The boy has outgrown his shoes.

男孩长大了,鞋子穿不上了。

类似上述不及物动词附加词缀变成及物动词的情形就是施用操作。当然,我们不敢断言汉语没有施用操作的形态标记就证明汉语没有施用论元,但是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推导出这个结论还需要详实论述。孙天琦的解释是,旁格宾语结构中动词和施用成分合并,原始宾语已经并入动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旁格宾语结构才有上述特征。也就是说,和及物动词一样,不及物动词也对其后续宾语具有影响力,即不及物动词依旧对宾语具有“处置”作用。“处置义”不仅表示动词对宾语产生影响,使宾语的状态产生可能的或者现实的变化,还表示宾语具有某种内在的或者偶然的性质,使得动词能够对宾语施加影响。这一特征不仅使得Vi+NP可以通过“把”字结构变换测试,还可以通过“让”字结构测试。

(6)a. 再不找工作,父母就让你吃穷了。(吃父母+父母变穷)

b. 我们老让小李请客,他都让我们吃怕了。(吃小李+小李害怕)

c. 这些猪肉馅让我全包饺子了。(包猪肉馅+猪肉馅变成饺子馅)

d. 这个项目让我们跑下来了。(跑项目+项目得到批准)

e. 客厅让我们睡得乱七八糟。(睡客厅+客厅变得乱七八糟)

f.这条小路让我跑平了。(跑小路+小路变平坦)

“让”字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突显名词的特定属性,使其能够成为动词的受事论元,我们可以从(6)中各句推导出名词具有的相应属性。可见,无论及物动词,如(6)a~c,还是不及物动词,如(6)d和e,名词都能接受动词的“处置”,成为动词的受事论元。这就证明杨永忠和孙天琦的分析尚有存疑之处。

四、构式理论分析

构式是语言概括性的本质,是语法系统在心智中的基本表征形式。Goldberg(1995)对构式的定义是当且仅当C作为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 <Fi,Si>,Fi的某些方面或 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式成分或从已经确立的构式中精确地推导出来时,C就是一个构式。Goldberg认为,如果短语型式的形式或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从其构成成分的特征或者其他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那么该短语型式就是一个构式。同理,小至词素,大至句子,至于词、短语、介乎词与短语之间的短语词(如固定词组、熟语)、小句等都是构式。英语的基本句子就是一种构式,即形式—意义的对应体,他们独立于具体的动词而存在。构式本身具有意义,且独立于句子中的词存在。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Goldberg的理论为句子的题元结构构式赋予意义,并且构式的意义直接构成一个句子意义的一部分。构式的作用是把世界划分为各不相同的并被系统分类的事件类型。Langacker称这些事件类型为“概念原型”,构式语法在理论框架上和认知语法最为接近,甚至列出了12个共同点。

英汉语中都有的基本句型——及物、不及物、双及物句型以及汉语中的“把”字句、“被”字句等都是构式,因为它们具有自己独立的意义和功能。构式赋予动词以新的配价,构式的整体意义大于其组成分子意义之和。构式的意义不仅来自它的组成分子,而且具有自己的意义。相当于句型的抽象构式具有自己的配价即论元结构。构式的整体意义来自其原型动词(如give,put,move)的意义,然而构式一旦形成,其整体意义会整合进入该构式动词的意义和功能,使之与整体相适应。比如,构式整体的配价会整合进入该构式动词的配价,使之与整体的配价相一致。然而我们常见到Vi不是及物动词的结构,如“笑弯了腰”、“喊哑了嗓子”、“哭倒了长城”。在这里,动结结构构式的配价,连同它的整体意义,使得不及物动词变为及物,使一价动词变成二价。如作为构式的抽象句型,其配价来自于进入其中的原型动词,然而构式一旦形成,便会反过来整合进入其中的其他非原型动词的词义,使之与构式的整体配价相一致。

Goldberg(2006)接受了学界的批判,对构式定义做了适当的调整:任何语言构型只要在形式或功能的某个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不能从其他已存构式中严格预测出来,就可被视为构式。此外,某些能被完全预测出来的语言构型,只要有足够的出现频率,可作为构式储存于记忆中。从新的定义看,不可预测性不再被视为设定构式的必要条件;基于人类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所见即所得的原则,那些有足够出现频率和独特构型的语言表达式,即使是完全组合的、可预测的,也可视为构式。这一转变进一步彰显了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使用观。前文中,我们通过“把”字结构变换和“让”字结构变换测试,已经证明不及物动词对其后面的名词具有“影响”,旁格宾语具有受事论元的角色。

(7)a. 这一阵子没有白忙。我们终于把项目跑下来了。

b. 他一直睡沙发。你瞧,都把沙发睡得走型了。

c. 这一阵子没有白忙。这个项目终于让我们跑下来了。

d. 他一直睡沙发。你瞧,沙发都让他睡得走型了。

(7)a和c表明,由于动作“跑”,“项目”才从可能变成现实。(7)b和d表明,由于动作“睡”,“沙发”的形状才发生了变化。这种意义结构促使我们对这种结构形式进行概念分析。Talmy(2000)关于动词词汇化机制的分析,我们认为Vi+NP表达的是致使事件,该事件伴随一个施力方式的事件(简称为伴随事件)。施力事件是该结构的主要方面,其概念内容是事物A对事物B施加一个力,受此影响,事物B的状态发生变化。伴随事件随附于施力过程,而不是事物B发生变化的过程,因而是该结构的次要方面。事物B的状态变化有时是可能的,有时是现实的。例如,可以说“跑项目,但是没跑下来”。

施力动作的概念内容具有整体性特征。施力涉及到工具、方式、结果、原因等,但是在词汇化过程中,这些要素的优先顺序不同。汉语和英语一样,方式和工具具有第一优先性,通常优先被整合到动词词项中。例如,英语中表示感知的动词see(看)整合“有意识朝向特定方向”后,词汇化为look。look再整合“长时间睁大眼睛”就是stare;stare整合“惊讶”就是goggle;goggle整合“张着嘴”就是gape。在汉语中,动作和方式有时整合到同一个词项中(例如,带提手旁的动词大多表示动作的工具是手),更多的整合是在 “意合”中完成的如“头球”表示用头顶(踢)球)。在没有实现词汇化的情况下,动作就会通过表示方式的不及物动词“借壳上市”,这就是不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的情形,英语中也不乏此类情形。

(8)a. The teacher laughed her dissent.

b. He smiled his approval.

c. She coughed blood again this morning.

d. The dogs barked them out of town.

e. He talked them out of their suspicion.

f. She sneezed the tissue off the table.

g. Margot listened me into greater clarity.

(8)a~c选自有道网络词典相关词条,(8)d~g 选自Baicchi(2011)。认知语言学认为,上述句子中的不及物动词是嵌入施力的概念图式的用例事件(Goldberg,1995)。也就是,每个用例事件的框架是致使事件,例如,表达意见(8)a和b、排出血液c,驱离人或者物d~f、空间变换g等都是主语对宾语施加力,致使宾语发生变化,其中的不及物动词则是主体施加力的方式。汉语中,由于施加力的概念内容没有词汇化,而施加力的方式已经实现了词汇化,所以导致Vi+NP结构在形式和意义上的不匹配。我们只是指出Vi+NP和Vt+NP的不同之处,至于Vi+NP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需要另外探讨。

五、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旁格宾语现象,发现无论Vt+NP结构,还是Vi+NP结构,都在不同程度上允准“把”字结构变换和“让”字结构变换。由此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这些名词都在不同程度上承担了受事论元的角色,因此它们是动词的常规宾语。这是两种结构的相同之处。但这两个结构的概念结构不同。Vt+NP结构中,NP是通过转喻机制实现其受事论元。Vi+NP结构是个复合结构,其主要事件框架是个致使事件,不及物动词作为动作方式嵌入施力的概念图式中。因此,该结构中NP本来就是受事论元,只是由于施力动作没有词汇化,而动作方式被词汇化为不及物动词。这种“借壳上市”行为导致了Vi+NP结构在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冲突。

[1] Baicchi, A. Metaphoric Motivation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The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al-Constructional Model[A]. Panther, K-U. & G. Radden (eds.) Motivation in Grammar and the Lexicon[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1.

[2] Goldberg, E. A.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3] Goldberg, E. A. The Inherent Semantics of Argument Structure: The Case of the English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A]. In D.Greeraerts (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ic Readings[C]. Berlin: Monton de Gruyter, 2006.

[4] Talmy, 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 2: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5] 郭继懋. 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 中国语文, 1999, (5).[6] 沈家煊. 认知语法的概括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1).

[7] 孙天琦. 谈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J]. 汉语学习, 2009, (3).

[8] 邢福义. 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J] . 世界汉语教学, 1991, (2).

[9] 徐盛桓. 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J]. 外国语, 2003, (2).

[10] 杨永忠. Vi + NP中NP的句法地位[J]. 语言研究, 2007, (6).

[11] 袁毓林. 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

[12]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猜你喜欢
论元及物动词构式
威胁构式“你敢VP”研究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强化显义与突出内涵:当代流行构式“不是所有的X都叫(是)Y”研究
基于依存树距离识别论元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s 1~6复习小结
happen“发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