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效益和风险分析

2015-02-12 21:53邵明明郝思军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5年9期
关键词:住宿餐饮业零售业

邵明明、郝思军

(1徐州市统计局/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徐州/南京221018/210013)

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效益和风险分析

邵明明1、郝思军2

(1徐州市统计局/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徐州/南京221018/210013)

江苏限上贸易法人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呈现着规模明显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资产负债变动平稳、财务费用增长快速等特点,但也存在着营业利润下滑、亏损面扩大等问题以及盈利能力下滑、资产周转速度下降、债务风险增加、发展能力不足等财务风险,需要在今后经营和管理中,不断提升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

财务;风险控制;经营能力

自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内经济发展减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扩大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作为消费市场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其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需动力的大小。因此,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财务指标入手,剖析江苏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现状、主要特点,探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助于促进江苏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江苏限上贸易法人企业现状分析

2008-2014年,江苏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增长速度较快。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规模明显扩大

2014年,全省限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万亿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118.2%;户均收入达到1.8亿元,与2008年相比提高5790万元,增长47.4%。分行业看,除住宿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较2008年下降662万元外,批发业、零售业和餐饮业均增长迅速,分别提高8562万元、4021万元和2313万元。

(二)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4年,全省限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年末从业人员132.2万人,户均58.3人,与2008年相比,从业人数增长37.6%,户均人数下降7.2%。从行业来看,从事零售业的人数最多,达到57.5万人,占全部限上的43.5%;其次为批发业,从业人员为42万人,占31.8%。户均从业人员以住宿业最高,达到107.6人;餐饮业次之,户均102.1人;零售业再次之,户均70.6人;批发业最低,户均仅36.9人。与2008年相比,除零售业企业户均从业人数下降外,其他行业均有所上升,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三)绝大多数为内资企业

2014年,全省限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2.3万家,与2008年相比大幅增长48.3%。其中,批发业企业最多,达1.2万家,占50.2%;零售业企业0.8万家,占35.9%;餐饮业企业0.2万家,占9.4%;住宿业企业0.1万家,占4.5%。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一直是全省限上法人的主要经营形式,占比达九成以上。2014年,全省共有内资企业2.2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6.8%;外资企业仅为729家,仅占3.2%。

二、江苏限上贸易法人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从财务指标看,2008年以来江苏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经营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资产负债变动平稳

2014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和所有者权益与2008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8.3%、18.7%和17.8%。可见,企业资产负债类指标均呈逐年增长态势,总体经营情况良好。分行业看,6年间,批发业和零售业资产总计年均增长19.1%,负债合计年均增长19.3%,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19.2%;住宿和餐饮业资产总计年均仅增长9.2%,负债合计年均增长11.7%,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3.7%。比较而言,住宿和餐饮业资产负债类指标增幅明显低于批发业和零售业。

(二)财务费用增长快速

2008-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年均分别增长9.1%、14.5%和19%,财务费用增幅明显高于其他费用,反映了企业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融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筹资成本明显增加。2008年以来,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3.9%,比三项费用年均增幅高1.1个百分点,显示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费用支出和收入保持了相匹配的增长趋势。

(三)营业利润下滑明显

2008-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利润年均增幅仅为2.3%,增长相对缓慢,经营相对困难。初步分析,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成本增长迅速。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为4.1万亿元,与2008年相比年均增长率达到16.1%,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008年的88.8%上升到2014年的99.3%。二是费用持续增加。企业用于运营、管理、财务的资金从2008年的1144.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358.7亿元,年均增长12.8%,很大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四)亏损面逐步扩大

2014年,全省所有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中,亏损企业有4697家,亏损面为20.7%,比2008年相比提高了7.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额达到243.3亿元,与2008年相比增加197.9亿元,年均增长32.3%。从行业看,四大行业亏损面普遍上升,2014年批发业、零售业亏损面为18.3%和18.8%,分别比2008年提高7.8个、4.1个百分点;住宿业、餐饮业亏损面分别从2008年的29%、15.3%上升到43.8%和29.9%。在市场总体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全省亏损企业数增多,说明市场总体销售低迷、企业经营困难程度加大。

三、江苏限上贸易法人企业效益和风险分析

近些年来,江苏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效益不甚理想,风险加大,急需提升整体发展能力。

(一)资金结构不断优化

1.流动资产率。2008-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流动资产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增长19.3%;流动资产率为74.2%,上升3.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流动资产率分别为82.6%、61.3%和40.8%,分别提高3个、4.4个和4个百分点;住宿业增长30.7%,微降0.7个百分点。这表明,贸易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逐步提升,资金结构不断优化。

2.存货比率。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存货与2008年相比,年均增长16.1%,存货比率下降了3.1个百分点。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消耗存货的速度加快,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增强。分行业看,6年间,批发业、零售业和餐饮业存货比率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3.3个、4.1个和1.9个百分点,住宿业则略有上升,提高1个百分点。

(二)盈利能力不断下滑

1.毛利率。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毛利率分别为6.8%、11.6%、61.3%和48.5%,与2008年相比,批发业、零售业有所下降,分别下降2.9个、1.7个百分点;住宿业、餐饮业有所上升,分别提升0.8个、1.1个百分点。全省限上贸易法人企业毛利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

势,与2008年相比下降2.7个百分点,造成企业总体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成本增长快于收入增长速度所致。

2.营业利润率。2008年以来,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营业利润年均增速仅为2.3%,增长缓慢。营业利润率从2008年的4.9%下降到2014年的2.6%,下降2.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营业利润率与2008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2.4个、1.3个、12.6个和9.7个百分点,表明企业总体获利能力下降,特别是住宿业企业,从2009年以来营业利润率一直为负值。

3.成本费用利润率。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2.6%,比2008年下降1.4个百分点,说明企业消耗成本获得利润的能力有所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分行业看,6年间,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下降1.4个、1.2个、9.9个和8.3个百分点。

(三)资产周转速度下降

一般地,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也就越强。从具体指标来看,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6.1次、3次和2.3次,分别比2008年下降1.8次、2.1次和1.3次,反映企业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有所下降。

(四)债务风险明显增加

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2.8%,与2008年相比提高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1%、74.2%、72.5%和75.8%,与2008年相比,除批发业下降0.2个百分点外,其他三个行业分别上升3.1个、8.3个和11.4个百分点,表明企业资本结构稳定性降低,偿债能力下降,债务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住宿业、餐饮业资产负债率显著提高,将影响到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五)发展能力仍需提高

2008-2014年,全省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法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3.9%,资本平均增长率18.3%。可以说,全省限上贸易法人企业营业收入和资本的增长均处在较快水平。从资本保值增值率来看,2014年全省107%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基本稳定在安全值范围内,表明企业资本保全状况良好,所有者权益增长稳定,但仍需在经营中发掘潜能,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餐饮业资本保值增值率低于100%,说明企业经营中存在不小的困难,需要引起关注。

四、提升江苏贸易企业经营能力的对策建议

在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今后的经营和管理中,贸易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财务风险控制,努力提升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能力。

(一)不断开源节流,增强企业获利能力

盈利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最大压力,也是企业经营的努力方向,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首先,因地制宜提升营业收入。企业应当分析自身经营特点与优势,在提升品质、固定及扩大客源和提高市场份额上做文章。其次,合理控制成本费用。对企业经营策略要有详细的规划,合理控制人工成本,避免过度扩张,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实现最终收益的提高。

(二)着力控制风险,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其资金结构,提升资产周转速度,增强资产流动性,进而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提升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合理控制负债,保证必要的债务偿还能力。通过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资产使用率,在风险和收益的杠杆中找到最佳平衡点,获取最大收益。

(三)全面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经营能力

企业要通过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实现经营能力的提升。一要注重规模经营。利用新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做大企业规模,提升抗风险能力。二要注重内部管理。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并借助各种财务、管理等系统软件的使用,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浪费。三要注重人才培养。通过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经营的创新与突破,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高萍萍)

猜你喜欢
住宿餐饮业零售业
FSMS在餐饮业中的应用
外出就餐对英国餐饮业的冲击
如何玩转餐饮业下半场?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P大的住宿学院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提升我国零售业品类管理能力
酒店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