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非锻炼者积极心理品质比较研究

2015-02-13 01:25李军兰郭维维
关键词:锻炼者心理品质公正

李军兰,郭维维

(太原师范学院 体育系,山西 晋中 030619)

体育锻炼与非锻炼者积极心理品质比较研究

李军兰,郭维维

(太原师范学院 体育系,山西 晋中 030619)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大学生锻炼者与非锻炼者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一是积极心理品质存在性别差异,男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个维中,除人际关系维度外,认知、情感、公正、节制、超越五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女生;二是随着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延长、体育锻炼的频率增加、坚持体育锻炼的年限延长,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情感、超越维度得分有增加的趋势;三是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和体育锻炼坚持的年限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公正维度有影响,而锻炼的频率对公正没有影响.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锻炼者

0 前言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历来是锻炼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研究(毛志雄,余文斌,张立敏,张力为,殷恒婵)发现一次性和长久体育锻炼可降低锻炼者的焦虑、抑郁、不良应激反应;能提升锻炼者的自尊、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改善不良认知,形成良好的心态和特殊的情感体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还可以激发个体的潜力,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者与非锻炼者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发现体育锻炼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方法的差异,为体育锻炼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提供数据支持,为大学生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寻找一条有效的锻炼途径.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在山西省在读大学生.总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有效率80%.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的调查方法,对山西省十一个地区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后,使用 SPSS17.0数据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处理.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整体情况

2009年,官群、孟万金等成功开发研制了中国大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中国大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分为6个维度15项品质,即认知维度(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情感维度(真诚、执着)、人际维度(爱、友善)、公正维度(领导力、合作力)、节制维度(宽容、谦虚、持重)、超越维度(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希望)[6].山西省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情况见表1 .

从表1分析可知,山西省大学生在6大维度各个方面均值都高于3,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一般与较积极之间.人际维度和超越维度的得分较高,节制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维度.说明大学生对人际和超越品质的关注度和认可程度高,但我自节制的能力水平较低.

2.2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上的差异

从表2分析得知:男女生在积极心理品质的6大维度中,除人际关系维度没有差异以外,其他5大维度都有显著的差异(P<0.05),男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方面五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女生,特别是节制维度得分差异更明显.说明男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好于女生.

2.3积极心理品质与体育锻炼关系

2.3.1积极心理品质与运动时间的关系

由表3析得知:积极心理品质6个维度中,体育锻炼对认知统合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超越维度四个方面存在差异,即体育锻炼对这四个方面产生影响.在人际维度和节制维度方面不存在差异.从上述的数据研究中发现,体育锻炼时间越长,认知情感、公正、超越维度的得分越高,60 min以上的体育锻炼更有利于这四个积极品质的形成和完善.

2.3.2积极心理品质与运动频率的关系

由表4分析可得: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认知、情感、超越3个维度影响较大,对人际关系、公正、节制没有影响,不存在差异.影响的总体趋势是,随着锻炼频率的增加,积极品质得分增高.每周锻炼6-7次的大学生,认知、情感、超越得分最高,说明每周锻炼次数越多,容易形成这三方面的积极品质.

2.3.3积极心理品质与锻炼持续时间的关系

表5分析可得:大学生在锻炼的年限积极心理品质6个维度中除了人际维度没有影响外,其他5个维度都存在明显性差异.总趋势是随着锻炼的年限越来越长,五个维度的品质即认知、情感、公正、节制、超越得分越高,说明大学生只要长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就可以发送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

3 讨论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本文研究发现,体育锻炼时间、持续的时间、运动频率对积极心理品质中认知、情感和超越三个维度都有影响,并且坚持锻炼时间越长、频率越高、一次运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因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脑特定脑区的激活,尤其是与执行控制相关的脑区激活,进而维持特定的认知功能.进一步论证其他学者关于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良好促进作用.如Erickson和Colcombe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扫描,研究也证明的体适能水平高者,海马体积更大,空间记忆表现更好.Eriksen flankers和Eriksen flankers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前额叶的控制功能,进而提高认知功能.Mcdowell等研究发现,不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在完成认知作业时需要较多地分配认知资源,即需要较多的神经性努力,神经效率低,这提示锻炼者的大脑功能保持得更好.另外,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体育认知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练习者需要多种感受器积极参与,注意力合理分配,大脑各种功能定位系统主动参与,并且要合理配合才能完成体育活动的过程.这样对大脑皮层的协调性、灵活性、均衡性以及兴奋与抑制的交替能力,提高情境的决策速度都有改善,从而提升其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功能.

情绪是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体验,伴随锻炼的全过程.在体育锻炼中既有情绪体验、情绪感知、情绪唤醒,也有体育活动中特殊情绪体验.心理学家们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使神经中枢系统得到适当的激活,锻炼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大脑内部释放多肽物质-内啡肽越多,该化学物质可以使人体验到愉快和减少疼痛,从而使人的抑郁、焦虑、困惑等消极水平显著降低,在运动后直接感受到舒适愉快的心情,从而积极情感得到体验.国外研究显示,10 min的锻炼可以降低紧张感,120 min的锻炼会产生心理上的积极情绪体验等.Berger(1988)研究发现,慢跑、游泳、有氧体操、健美训练、瑜伽、帆船、放松训练等运动形式均有改善情绪的作用.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的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另外身体锻炼能强化身体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Sonstroem(1989)等认为身体自我效能的改变提高了身体能力和身体认可的总体水平,这两者共同对整体自尊做出贡献.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体育锻炼时间越长,锻炼频率越多,坚持体育锻炼的年限越长,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越大,超越感越强.

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和体育锻炼坚持的年限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公正维度有影响,而锻炼的频率对公正没有影响.并且显示出,体育锻炼时间越长,坚持锻炼的年限越久,公正维度的得分越高.节制维度也呈现出体育锻炼坚持时间越久,节制能力越强的趋势.体育是一种本身包含公平、公正价值观念的社会文化活动,公平公正是体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公平公正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利益获得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个价值范畴内的规范性概念.体育锻炼者具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平等、享受体育荣誉的权利平等、在体育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平等.体育收入的分配合理以及与体育运动或事业相关的司法公正等.

随着《全民体育健身工程》《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政策的实施,大学生与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各种需要得到满足,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改善不平衡感,宣泄了不良情绪状态,降低紧张状态,减轻了社会压力,所以公平公正的感觉也随之增加.

[1] 毛志雄,付 舒,高亚娟.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5-68

[2] 余文斌.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差异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367-1368

[3] 张立敏,张力为.不同锻炼方式对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54-60

[4] 付 舒,毛志雄.身体锻炼与生活满意感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2007,26:615-619

[5] 耿 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6] 官 群,孟万金,John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

[7] 葛明荣,王晓静,梁建芹.初中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8:55-58

[8] SELIGMAN ME Authentic happiness[M].New York:Free Press,2002:10-11

[9] SIN NL,LYUBOMIRSKY S.Enhancing Well-being and alleviating symptoms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a pratice-friendly meta-analysis[J].J Clin psychol 2009 65(5):467-487

[10] ERICKSON K I,PRAKAS R S,Voss M W,et al.Aerobic fitness is民associated with hippocampal volume in elderly humans[J].Hippocam-pus,2009,19(10):1030-1039

[11] 张连成,高淑青.身体锻炼对认知老化的延迟作用:来自脑科学的证据[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4:309-312

[12] COLCOMBE S J,KRAMER A F,EricksonI K I,et al.Cardiovascu-lar fitness,cortical plasticity,and aging[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4,101(9):3316-3321

[13] CZECH D R,PLOSZAY A J,Burke K L.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tenance of pre-shot routines in basketball free throw shooting[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04,27(4):323-329

[14] 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6)

[15] 杨富娟,徐静涛.浅谈体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64-66

Comparison Research i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r and Non-Exerciser

LI Junlan, GUO Weiwei

(Department of P.E.,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Jinzhong 030619, China)

The author made a comparison research abou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hanxi Province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rs and non-exerciser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are:1.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6 dimens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between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female ones. The boys score of cognition, emotion, justice temperance and surpass are higher than girls except f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2.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a tendency to increase in the dimension of cognition, emotion and surpass along with time extension, frequency increasing and age limited of physical exercisers.3. The justice dimens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effected by time and limited ages not frequency.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s; exercisers

2015-08-27

基本项目:山西省软科学课题《山西省老中青三代人综合幸福感比较研究》 (2015041037-3);《体育活动对山西省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2015041015-5).

李军兰(1965-),女,山西清徐人,硕士,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

1672-2027(2015)03-0085-04

0

A

猜你喜欢
锻炼者心理品质公正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浅谈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提升健身健美训练的效果
每天慢跑可延缓细胞衰老
吕坤公正观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