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庚惠州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管窥
——以杂诗二十首为例

2015-02-13 06:45余红芳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杂诗故土惠州

余红芳

(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

唐庚惠州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管窥
——以杂诗二十首为例

余红芳

(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

唐庚,与苏轼同乡,文采风流,人称“小东坡”,仕途坎坷,被贬惠州期间,创作出了有名的“惠州诗”,其中杂诗二十首尤为特色独具,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包括屏迹隐居、躬耕垄亩的田夫形象,壮志难酬、落魄失意的士子形象,思念故土、怀念亲人的异客形象,潇洒田园、诗意栖居的隐士形象等,堪为“惠州诗”典范。

唐庚; 杂诗; 田夫; 落魄士子; 异客; 隐士

唐庚(1071~1121),字子西,《宋史》四四三卷有传。唐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其父唐淹,据《丹棱县志》记载是丹棱县有名的大儒,其母史夫人也出自书香门第。唐庚从小聪明好学,《宋诗钞》云其“年十四能诗文,赋《明妃曲》、《题醉仙崖》诸作,老师匠手皆畏之”[1]1397。哲宗绍圣元年(1094),唐庚考取进士,先为州县官,后为宗子博士,又因宰相张商英的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1110年张商英罢相,唐庚亦被贬官惠州。1116年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唐庚擅诗、文、辞赋,现存《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卷,又有其友强行父记录整理的《唐子西文录》一卷。其中,唐庚的诗歌尤为后人所称道,《四库全书》收《眉山诗集》十卷,《宋诗钞》收其诗上百首,今人编写的《宋诗鉴赏辞典》收其诗八首,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也收其诗五首。

唐庚被贬惠州期间,结合自己的甘苦经历,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远远高于唐庚一生其他时期的创作。杂诗二十首是一组五言律诗,集中创作于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唐庚贬居惠州期间日常生活及感情状态的真实写照,而且这组诗综合了用典、谐趣、叠字等创作艺术,亦不愧是唐庚惠州诗中的精品。方回《瀛奎律髓》卷一二:“子西惠州杂诗凡二十首,佳句甚多。此二诗(其五‘兀坐且如此’,其十八‘水过渔村湿’),尤切于秋,而‘山转秋光曲’一联尤古今绝唱。他如‘身谋嗟翠羽,人事叹榕根’;‘茶随东客到,药附广船归’;‘翻泥逢暗笋,汲井得飞梅’;‘湖尽船头转,山穷屐齿回’;‘濯足楼船岸,高歌抱朴村’;‘雪曾前岁有,地过此邦无’;‘筍蕨春生箸,鱼虾海入盤’;‘草平连别峒,两转入他山’;‘人情双鬓雪,天色屡头风’;‘国计中宵切,家书隔岁通’皆隽永有味。”因而,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唐庚惠州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有代表性,亦更趋真实。

一、屏迹隐居、躬耕垄亩的田夫形象

唐庚被贬惠州期间,由于生活清贫,有时候会亲自下地种田。这本是一件苦差事,但在天真而多情的诗人那里,却别有一番风致。且看:

屏迹舍人巷,灌园居士桥。花开不旋踵,草薙复齐腰。蛤哭明朝雨,鸡鸣暗夜潮。未能全独乐,邻里互招邀。

这首诗写于诗人初到惠州时,虽是被贬,诗中却看不到丝毫哀伤的痕迹,反而处处洋溢着躬耕田园的充实和快乐。乡居力耕的日子是辛苦的,“花开不旋踵,草薙复齐腰”,然而时时充溢耳中的蛙鸣鸡叫,终于还是让人于劳累中感受到一点活着的快乐。末句运用《孟子·梁惠王(上)》的典故,表现与民同乐的胸怀,即使诗人感受到的快乐是很有限的。

饱食为茶地,深耕觅酒材。翻泥逢暗笋,汲井得飞梅。湖尽船头转,山穷屐齿回。田间良自苦,清兴亦悠哉。

这首诗前四句通过种茶、深耕、翻泥、汲井写出诗人躬耕垄亩的具体实践。田间的劳作确实够辛苦的,然而“翻泥逢暗笋,汲井得飞梅”,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一些小惊喜,因此,诗人感叹“湖尽船头转,山穷屐齿回”,对仗工稳,意味深长,陆游名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恐怕即来源于此。

诗人以贬谪之身躬耕垄亩,生活是清贫的,心态是复杂的,然而诗人在诗中却塑造了一个能够苦中作乐的田夫,一个乐观豁达而又容易满足的田夫,一个真正屏迹隐居躬耕垄亩的田夫。

二、壮志难酬、落魄失意的士子形象

唐庚作为一个朝廷罪人被贬到惠州,其心情的郁闷愁苦可想而知。中国历史上的贬谪文人,除极少数外,大多都未能超脱其当时所处的困境,唐庚也不例外。他虽然尽力避免在诗文中提及只言半语,但惆怅郁闷的心情还是在诗中蔓延着体现了出来。

已绝经年笔,仍关尽日门。身谋嗟翠羽,人事叹榕根。蔬食风掀市,楼居水破村。岭南霜自薄,何得鬓边繁。

便归良不恶,未去亦随缘。户口知无瘴,讴歌觉有年。藤笺得句后,桂酒抱愁边。经术吾哀矣,犹堪举力田。

这两首写诗人被贬惠州期间的家居生活。“已绝经年笔,仍关尽日门”、“便归良不恶,未去亦随缘”,起首就给人一种荒凉寂寞、无可无不可的衰颓感。“身谋嗟翠羽,人事叹榕根”,这里借用“翠羽”、“榕根”,感叹自己为自身谋虑的同时还忘不了君主国事,人际仕途上就像大榕树的树根一样,虽根力深厚也只能被埋没掩藏。末句化用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异代同愁之感。下首写不得志的借酒浇愁,末句“经术吾哀矣,犹堪举力田”,含有深刻的自嘲、讽刺意味。

除此之外,诗人还在很多地方表露了这种壮志难酬的情绪。有的外化于做事的懒散,如“棋倦收成败,书慵卷是非”;有的内陷于感情的无所适从,如“兀坐且如此,出门安所之”;有的表现老骥伏枥的感伤,如“壮岁日千里,晚途天一方”;有的则表现为自我安慰,如“多事定何补,寡言聊自温……愧无魑可御,只益负君恩”;有的却是自嘲讽刺,如“旧物杯中酒,新衔海上翁。百非无一是,显过岂微功”;还有的,则表现出一种希望,如“年事侵肤理,忧端宿肺家。向来功业兴,到晚咏余霞”……壮志难酬,落魄失意,诗人本无意为之,亦时时尽力克制,然而“发言为诗”,仍逃不出内心真实感情的苑囿。

三、思念故土、怀念亲人的异客形象

大观四年(1110)九月,提举唐庚的宰相张商英开始失势,唐庚遂罢提举常平,贬谪广南,赴惠州。惠州在当时还未开发,尚属蛮夷之地。从繁华热闹的帝都远贬蛮荒之地,而且是戴罪之身,这对当时的文人来说,无疑是屈辱而又致命的打击。其中最让人难以割舍的,就是故土亲人的牵绊:

万里非吾土,三年失我常。只愁鸢跕跕,敢作鹤昂昂。白竹连闽越,黄云入夜郎。何时返栖息,谁为问姚娘。

这是诗人被贬惠州三年后写的诗作。由于命运的捉弄,诗人不得不远离故土亲人,来到这蛮荒之地。在这三年里,诗人尽力调整心态,来适应这命运的安排,然而落叶终要归根,对故土亲人的怀念无时不牵动着诗人的心。开头两句运用庄子“涸辙之鲋”的典故,委婉地道出诗人内心的初衷:这里的土地再大,都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所向往的,无非是生我养我的那一小块地方,有了那一小块地方,我心足矣。三、四两句分别运用汉人马援和晋人嵇绍的典故,表明自己只是担心这瘴夷之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已无任何非分之想。末句运用姚娘典,表明自己回归家乡隐居的决心。三年被贬的时间消耗掉了诗人所有的志趣抱负,然而对故土的怀念却愈发强烈。

“浪迹苍梧外,放怀黄木东”,看似潇洒开怀,然而“国计中宵切,家书隔岁通”,国愁家恨时时萦绕;上天对大地的覆育包容应该平等才对,可南北方的冷暖差别居然如此之大,“雪曾前岁有,地过此邦无”,因而自嘲“南来何所得,诗语带娵隅”;南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优美的:“海气东南上,野烟申酉间。草平连別峒,两转入他山。道路鱼盐去,樵苏竹木还”,而在异乡人眼中,也只能“西江并北客,相对各苍颜”。唐庚的二十首杂诗中,专力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并不多,或许是诗人努力克制转移的原因,然而这种感情仍然散见、融会于诗篇中,让人时刻都感知到一颗思念故土、怀念亲人的赤子之心。

四、潇洒田园、诗意栖居的隐士形象

唐庚与同时代的苏轼是同乡,文学成就虽不及苏轼,然文采风流,因而素有“小东坡”之称。加之唐庚对苏轼极为推崇,仕宦生涯又略为相似,同是贬官惠州,而苏轼又是出了名的豁达乐天派,即使在最困苦的日子里,都能笑着度过,这一切无疑对唐庚有极大的影响。因而,唐庚在收拾好初贬惠州的沮丧落魄后,迅速以一种新生的姿态迎接生活所给予的一切。

闹窄良难入,闲宽足见容。竹根收白叠,自注:谓竹布。木杪得黄封。自注:谓椰酒。问学兼儒释,交游半士农。行歌村落晚,落日满携筇。

水过鱼村湿,沙寛牧地平。片云明外暗,斜日雨边晴。山转秋光曲,川長暝色横。瘴乡人自乐,耕钓各浮生。

两首诗分别从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两方面揭示了诗人身居惠州的坦然心情。第一首开头两句以有形之“窄”、“宽”形容无形之“闹”、“闲”,新趣活泼,鲜活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趋闲避闹的心理。自己种的竹子收成竹布,用木杪自酿椰酒,探讨学问既有儒生亦有和尚,交往的人群中士农参半,傍晚的时候边唱歌边回村落,直到落日布满了手杖。清净,悠闲,高雅,潇洒,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模样。第二首通过鱼村、牧地、片云、斜日、山水、秋光、暝色等一系列意象,塑造了一种宁静,明朗,优美的田园意境,让人流连忘返。因而诗人最后感叹“瘴乡人自乐,耕钓各浮生”。透过这两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个潇洒田园、诗意栖居的隐士形象,坦然、悠闲、自在、潇洒。

在唐庚的二十首杂诗中,隐士基调是非常深厚的。“夜语不觉久,晨兴良独难。加之得卯酒,晚矣恰明餐。筍蕨春生箸,魚虾海入盘”,随性自适,清新自在;“隐儿江天远,开门佛土香。时情荒径草,野色淡渔梁”,清静无为;“花缦聊傲世,白袷亦随乡。团扇侵时令,方书遗昼长”,随性自在;“蟹黄嗔止酒,车白劝加飧。濯足楼船岸,高歌抱朴村”,真挚朴实。不管唐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透过这短短的几首诗,我们真的感受到了一个超脱了人世悲欢的灵魂。

唐庚被贬惠州五年,创作了大量诗歌,而这些诗歌成为唐庚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唐庚惠州诗内容多样,感情纷繁复杂,笔者就其中最具代表性之杂诗二十首为例分析惠州诗中体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亦不过是管窥而已。

[1] (清)吴之振,等,选.宋诗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

A View of the Lyric Images in Tang Geng's Poetry in Huizhou——A Case Study of His 20 Miscellaneous Poems

YU Hongfang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

Tang Geng,Su Shi’s fellow, elegant-talented, known as "Little Su",with his life full of ups and downs, during his demotion in Huizhou, created the famous "Huizhou Poetry", which is uniquely featured by his 20 Miscellaneous Poems,creating lots of fresh lyric images, as evidence for the "Huizhou poetry" paradigm.

Tang Geng, Miscellaneous Poems, Farmer, Abjection scholar, Guest, Hermit

I207.22

A

1673-9639 (2015) 03-0126-03

(责任编辑 郭玲珍)(责任校对 白俊骞)(英文编辑 宋志勤)

2014-12-12

余红芳(1989-),女,汉族,河南安阳人,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杂诗故土惠州
奔跑惠州
杂诗四首
中国画《杜甫秦州杂诗-七》
惠州一绝
故土情
人间故土
杂诗六首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踏遍千山万水 依旧寄情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