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02-13 06:45邱丽燕林淑慧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邱丽燕,林淑慧,孙 娜

( 龙岩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邱丽燕,林淑慧,孙 娜

( 龙岩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增设“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强为学生服务力度”、“开展网上党团班建设”、“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等版块内容,建立内容丰富、富有特色、具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创建 QQ日志、飞信群等网络教育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加大教育监管力度等各种措施,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高校;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两种:

第一,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计算机和思想教育二者结合,其主要方式是以计算机为媒介,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育人效果[1]。

第二,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往平台,从网络的工具性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空领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虚拟实践活动[2]。

网络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场域和空间,是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虚拟时空,遵循互联网的特点以及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思想行为形成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意识、能动地对网络受众进行有效地影响,使之形成适应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多向互动的交往活动[3]。

从以上两种定义来看,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即必须由两个载体来完成:网络和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及受众),也就是由人通过操作计算机网络,以网络作为媒介进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

以校园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4]建设已覆盖校园的每个角落。网络应用遍及到高校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虽然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也是现实社会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人们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将现实世界中产生的各种思想、价值观及个人情绪带入网络交往活动中,同时网络中的一些思想也很容易影响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网络中存在的黄色信息污染、文化霸权主义、网络犯罪等问题同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和迫切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地加以重视,认真学习如何在新的时代下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拓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二)网络教育比现实教育更有优势

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动、主导的地位,受教育者则处在受动、服从的地位,其主体性常常难以发挥。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界限不鲜明,他们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与相互转化性更为突出。

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育人效果;探索新的规律和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

因此,进行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当前形势所需。

三、利用多媒体是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建立内容丰富、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网站建设,一定要保证网站的吸引力。因为学生未必去看,就算看了,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也等于没有建设。只有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建成广大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站,才能吸引学生去浏览,增加网站的粉丝,把正确的价值思潮放到网站显眼的位置,同学们在无意识状态下得到深刻的教育,真正地发挥网站的作用。事实证明那些与实际生活关联性最强的信息才是大学生关注的主要内容。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在思想上坚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倡导时代的主旋律,通过建立专题网页,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积极向上的信息,引导大学生把握主旋律、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学习先进知识投身社会建设。

其次,要不断提升网站的知识品质,注重人文关怀、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转变教育者教育观念是前提。教育者要从思想上首先改变以往“教师的话就是圣旨”的旧观念,要时刻牢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提倡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长远的、终身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增加有关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再次,利用网络的便捷,增强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力度。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和文体活动,扩宽学生参与假期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增强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力度,提高广大粉丝的关注度,并将这些实践活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平台,利用悦耳的音响、色彩鲜艳的图片和三维动画等立体的多媒体方式展现出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中来,在增强为学生服务的同时提高网站的吸引力。

1.开展网上党建、团建和班级建设活动

通过校园网络提供党建信息、入党导航、网上党课等党团建设活动,普及党的历史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形成线上和线下紧密结合,及时更新网络信息,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创造性和有效性,并在党团建设的指引下,积极开展班级建设活动。通过党、团、班主页建设,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命感。

2.及时关注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帮助大学生掌握有关网络心理知识,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愉快的情绪倾向。

3.加快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步伐,鼓励与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技巧能力”等相关培训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高校可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自主创业给予思想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高校也可将单位招聘的信息与动态在第一时间通过思政治教育网站送到学生群体中,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总之,利用网络优势,及时收集、组织各种服务信息,通过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基地,建设覆盖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内容板块,为学生提供便捷而全面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交流和互动,进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6]。

(二)创建QQ日志、飞信群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平台

QQ、校园BBS、微博等是在校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交流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这方面网络信息跟踪与沟通交流,强化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QQ是大学生们最爱的即时互动网络平台,通过查看他们在QQ群里发表的内容、说说、日志,思政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通过对其内容的评论、发纸条和留言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疏通、引导工作。同时通过建立自己的QQ空间,在日志上记录学生日常生活点滴、个人心路历程,或者发表对校内外热点的感言,或者转载他人文章,将一些励志、启迪和警示内容的短文贴在空间醒目的位置,有的放矢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这些内容当中去,既吸引了学生们访问自己的空间,又能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教育作用。

大学生利用校园 BBS、微博等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其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合理的情绪发泄,也有非客观的埋怨、牢骚;既有积极的意见建议,也有消极的负面情绪。教育工作者要以积极、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些网路渠道的发展状态,并能参与其中,发表具有一定引导性的观点和言论,快速回答并解决同学们集中反映的问题,积极引导校园网络舆论,尽量消除消极、负面的影响,防止出现破坏校园和谐稳定的事件。

除了计算机网络交流平台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而且还是大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主要工具,几乎成为大学生生活必需品[7]。因此,手机微信、飞信群等也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教育工作者利用微信或飞信及时将学校的相关通知、校园文化活动、学术报告讲座等信息发布到学生手中,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后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时间,以便更合理地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尽管各高校广大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自我探索和学习,然而教师专业化、教材规范化、教育时间集中化、教育对象被动化的“单项灌输式”教育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8]244-245。二是技术缺乏。高校的网络技术通常是由校园网络中心负责,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缺乏必要的网络知识。三是人员缺乏。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由新进教师填补,非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此外由于地位不高、待遇一般,因而造成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低,队伍流动性较大。四是后备资源不足。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群体,广大学生骨干队伍没有得到较好地动员。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

1.要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政治素质。只有先武装好自己的理论知识,培养深厚的理论素质,才能坚定信心,明确目标;才能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好学生。

2.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主动学习,更新观念,接受继续教育。要学习如何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在网络上加强和学生交谈与沟通。通过分析和整合学生信息,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加愿意在线上与教师进行思想交流。此外,利用互联网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上网不是单纯地聊天,进行正面的思想引领才是目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一定要掌握网络思想教育的规律,不断增强网络教育能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要主动学习外,还应当积极动员学生干部,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中来。学生干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有想法,有创造力,而且更清楚地知道学生所喜爱的网站形式、网页内容。因此,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吸收他们的想法,将网站建设为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网站。

(四)加强网络教育监管力度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学生提供各种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有害信息。因此,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是有必要的。

1.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和弊,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网络法制意识,明确自己的权与责,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负责。

2.在思想教育上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安全等重大事件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立场,不可随意跟帖。此外,除了思想教育外,高校在网络技术上也应加以控制,对网上的信息和言论进行跟踪和反馈,不良信息要及时过滤,不良言论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

3.要充分发挥其他同学和家长们的外部监督和帮助作用。特别是同学们的相互提醒和劝阻,能及时地“拉一把”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同学,有可能使他们从沉迷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总之,要重视学生们的自律作用,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他律作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计算机和德育信息的简单结合,而是在思想上要达到有效的育人成果。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服务功能、教化功能和管理功能,规范道德,培养积极、健康、科学的网络文化,把主旋律唱响到网络上。

总而言之,工作者利用网络手段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能进一步巩固现有的教育成果,认真反思和及时解决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力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1]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 张耀灿,郑永延,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5] 黄秀玲.当前思政教育中大学生自身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0,(25).

[6] 吴亮,陈全璐,王晓俊.浅谈利用网络优势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7] 靳晓英.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11,(3).

[8] 朱淑芳.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

[9] 李军.重视和发挥大学生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作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Reflection o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QIU Liyan, LIN Shuhui, SUN Na

(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 Fujian 364000,China )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dail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conducted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necessity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n inclusive,distinctive, attractive website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built by adding sections as “promoting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enhancing service for students” “carrying out construction of online party, legion and class” “setting up on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oom ”. New approaches should be explored by means of creating the platform of network education, for instance, QQ logs and Fetion group, henc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inforcing the supervision on education and so forth.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673-9639 (2015) 03-0163-04

(责任编辑 王小聪)(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何历蓉)

2015-01-18

邱丽燕(1983-),女,福建龙岩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林淑慧(1984-),女,福建龙岩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孙 娜(1984-),女,河南开封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