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之我见

2015-02-13 06:45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众图书馆政府

张 硕

( 贵州省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4 )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之我见

张 硕

( 贵州省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4 )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既是公共图书馆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拓宽服务内容,展示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径。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纳入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依据和公共图书馆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途径,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公共图书馆; 政府信息公开; 服务工作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章第16条(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1]这一条款,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公共图书馆纳入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依据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国家推进社会民主、完善社会法制的重要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即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以法定形式公开与社会公众利益相关的所有信息,准许公众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我国制定《条例》的初衷概况起来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第二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第三是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条例》未公布之前,我国也有政府信息公开,可是公开程度并不高,一方面许多涉及公众利益的规范性文件不向公众公开,只作为政府部门执法的内部规定;另一方面对保密文件以外的政府信息是否公开一直没有统一的规定,造成一些非保密文件难以通过正规渠道及时向公众开放。另外,由于政府信息分散,致使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局限性很大,公众也难以掌握或获取。《条例》的制定公布,使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了全国性统一的制度和依据,从实质上推动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

图书馆不仅是承载着独特使用功能的建筑体,更是知识聚集和文明传承的形象体。因为“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公共图书馆通过各类资源和自身专业能力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活动需求的工作。”[2]公共图书馆能够成为查阅政府信息的公开场所,除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的专业机构和公民利用信息获取信息的便利场所,还是各级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实现途径;因为,行政机关以怎样的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广大公众能否方便快捷地获取政府信息,而且关系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以往我国规定行政立法文件公布后应当及时在政府公报和报纸上刊登,但对其他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均没有统一规定。虽说一些行政机关在工作实践中采取在本机关办公场所设置公开栏的方式,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制约,这种方式依然很难使广大公众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政府信息。

把为大众提供文献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公开信息的查阅场所,意味着公共图书馆纳入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作为一种制度保障政府信息被广大公众查阅和利用。政府及时、主动地公开有关公众利益的信息,是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和应尽义务,也是推进社会民主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承担着政府信息公开的任务,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主要载体,能够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这足以证实公共图书馆既是保存政府信息的场所,也是检索政府信息的平台。尽管《条例》的实施对传统意义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形成了一定冲击,却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新的服务内容,表明公共图书馆不再仅仅是向公众提供文献借阅、参考、咨询、读者培训等传统服务项目。

二、公共图书馆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途径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众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公益性机构,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最直接的机构。由于公共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先进的现代化网络设备和检索手段以及专业的信息咨询队伍,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政策措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文化项目,使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背景之下,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开始由中央财政拨款,实行免费开放,以方便和满足社会公众获取各种信息资源,让大众平等享受文化权益。

(一)编制二次文献和为人大政协会议服务

在《条例》未实施以前,公共图书馆是以编制二次文献和为人大政协会议 (以下简称“两会”)提供现场信息服务为主的方式来开展政府信息服务工作。二次文献包括《领导参阅》、《决策参考》、《理论动态》、《社科信息》、《科技之窗》、《文化动态》等内部信息刊物和一些专题索引、文摘,建立专题信息数据库,其中不少观点和研究成果通过这一信息渠道进入政府机关的视野,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两会”服务起始于国家图书馆。1998年3月国家图书馆率先推出为“两会”服务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其后该项服务得到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响应,并在各省“两会”召开期间,为本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3]每年“两会”期间,公共图书馆都会在会场设立专区,为与会代表、委员提供图书借阅、资料查阅、信息查询、咨询参考等各项服务,同时积极征求与会代表、委员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意见及建议,请他们填写意见反馈表,并制作成专门的档案,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服务。公共图书馆这种利用馆藏丰富的纸质文献、海量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和训练有素的信息服务专业人才,为全国和各省“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供文献支撑及深度信息的服务,受到了参会人员的欢迎与肯定。

(二)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专项化

《条例》发布以后,各级公共图书馆纷纷响应,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当作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业务,如设置独立政府信息服务场所,陈列相关的图书、期刊、文件资料及各种载体文献,配备开展工作需要的设施,对从事此项服务的信息服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像贵州省图书馆2010年专门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收录《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等多种纸质文献和提供电脑、触摸屏等多媒体设备,专人指导读者通过网络查阅获取网上公开的政府信息。与此同时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明确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公开信息的查阅场所,能够提供和获取自己所需的政府公开信息。2013年5月30日贵州省图书馆信息服务部在本馆大门前开展“关注政府信息等于关心自己”的政府信息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展板的形式为公众普及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政府信息公开知识有奖答题,通过发放问卷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100份问卷采取先到先答、随到随答、即答即解的方式,公众参与踊跃,气氛活跃;第三部分是免费发放最近几期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共发出300余本。

(三)加盟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值得提及的是,“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以下简称“平台”) 于2011年10月27日正式上线。“平台”是国家图书馆联合公共图书馆共同建设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政府信息服务。通过全面采集并整合我国各级政府公开信息,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门户,使用户能够一站式地发现并获取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及相关服务。[4]“平台”整合的信息资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公开信息,本栏目收录了中央和全国各省政府网站上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中的信息,按内容提供分类浏览;二是政府公报,本栏目收录了国务院公报、国务院组成部委公报、部分省、市人民政府公报;三是政府机构,本栏目收录国务院各部委、全国各省政府机构,按地域提供分类导航;四是各馆特色资源库,本栏目为各图书馆自己建设的政府信息相关的数据库,如浙江省特色资源库、山东省特色资源库、湖北省特色资源库等。

由于“平台”是以公共图书馆各负其责、共建共享的模式建设,即国家图书馆负责国家层面政府信息,省、市、县级图书馆负责本地区政府信息,共同完成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的整合及服务,竭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完整的政府公开信息,因此,受到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视与好评。加盟“平台”作为发展联盟分馆的公共图书馆不断增加,截止2013年12月,“平台”已有41家分站。2012年4月11日至13日,国家图书馆举办以“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来自全国32个副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学员接受了历时两天的培训。培训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总体情况介绍、内容管理平台的操作、政府信息公开元数据著录规则与分站维护要点。[5]通过学习和讨论,学员们熟悉了项目的运作流程、分站建设方式及系统的常规操作,使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平台进一步向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当说,“平台”的建成与开通,标志着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公共图书馆凝聚合力,共同致力政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和服务于社会公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发展对策

(一)注重本馆信息资源平台建设

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平台”的分站,必须重视自身的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政府信息种类繁多,内容多种多样,但是对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和需要让社会公众知晓的理当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如本地政府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及重点工作,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财政预算、决算执行情况,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除了对本地政府公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更要对内容进行动态化管理,及时更新、补充相关内容,并将近期重要信息摆在显眼位置。

(二)对政府网站进行友情链接

登录政府网站、浏览相关信息已经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一种方式。自《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网站纷纷设立“信息公开”栏目,如贵州省人民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栏目就有政府领导简介;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含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采用主题分类的方法将公开的政府信息划分为 22个类别;依申请公开,包括省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省人民政府直属特设机构、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省人民政府部门管理机构、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其他机构等;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规文件,含本省和国家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重点工作,含相关文件、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信息公开、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招投标信息公开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含省行政机关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年度报告及总结;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部门地方链接。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实现对网站的链接,及时把完整、详细、权威的信息资源提供给读者。

(三)加强宣传工作

虽然《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于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通过诸如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但是工作实践证明,由于公众的知识结构和信息意识的差异,他们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甚至不知道政府信息公开是什么和怎样获取政府公开信息;因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公众的认知度,让更多公众知道到图书馆能够查阅和检索政府公开信息。具体可在本馆的宣传橱窗内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对栏目内容及时更新和补充,由专人管理;制定、印刷宣传手册,利用图书馆活动发放到公众手中;举办相关讲座,不定期邀请熟悉政府公开信息的专家学者来馆讲解;有选择地在电子显示屏上实时公开动态信息,说明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手段,充实、丰富的网络是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图书馆网站主页上图文并茂地突出宣传介绍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引起公众广泛注意,是公共图书馆帮助读者获取并利用政府信息的较好方式。这种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的关注程度,有利于畅通公众评价图书馆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的渠道,便于图书馆认真听取公众意见进一步改善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的内容、方式,提升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的质量。

(四)提升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综合水平,包括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知识结构以及对相关领域的信息敏感性,对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极为重要;其工作态度、精神风貌、服务手段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在公众中的形象。这就要求信息服务人员除了保证严谨、准确的信息内容之外,还要通过培训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个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解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积累,修炼内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如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热情耐心、微笑服务、尊重公众、乐于奉献;二是业务素质,对涉及公众利益的政府公开信息有独到见解,还具有给公众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的能力。事实亦如此,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不仅仅是把政府信息资源聚集在一起,还涉及对政府信息的描述、组织、处理、整序、检索、服务等,这些都需要信息服务人员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EB/OL].http://www. gov.cn,2007-04-24.

[2] 王世伟.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的编制及其特点论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

[3] 卢海燕.服务与超越: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析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2).

[4]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EB/OL]. http://govinfo. nlc.gov.cn/cgpio/xmjj/,2011-10-26.

[5] 分层建设 共建共享——记“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分馆培训[EB/OL].http://govinfo.nlc. gov.cn/ cgpio/xwzx/ xwbd/201204/t20120419_1421648.html,2012-04-19.

On the Servic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in Public Library

ZHANG Shuo
( Guizhou Provincial Library, Guiyang, Guizhou 550004,China )

Carrying out the servic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is not only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ed by the public library,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expand service and display image. The gist of involving the public library into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and the approach to carry out the servic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hat’s mor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further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public librar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service

G258.2

A

1673-9639 (2015) 03-0189-04

(责任编辑 张凤祥)(责任校对 鲁娜娜)(英文编辑 何历蓉)

2014-12-23

张 硕(1984-),男,苗族,公共管理硕士,贵州省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

猜你喜欢
公众图书馆政府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图书馆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去图书馆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