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2015-02-13 08:01汪凯宁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手势言语距离

汪凯宁

(天水师范学院 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言语行为是各种教学内容传授的主要载体,但是非言语行为的辅助作用也是课堂交际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弥补言语行为的缺陷,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言语表达的重要性却忽视非言语交流的运用。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逻辑抽象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教师抽象难懂的说教不能真正理解,因此,“身教”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更为有效。如果教师能够适当运用多样化的非言语行为,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阶段的儿童模仿能力极强,他们在接受教师所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也在随时观察着教师的行为举止,并将这些信息储存在他们的头脑中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尽收学生的眼底,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非言语行为的表达艺术,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非言语行为的内涵

“非言语”一词是在“言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般认为,非言语行为是指当一个人不说话和不动笔书写时所表现出的一切行为,包括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空间距离和肢体动作等。但也有许多学者将双方交际时的语调语速、音量音质等副语言也归类到非言语行为之中。如我国学者毕继万认为:非言语行为指的是除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行为。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1]可见,不同的语言学家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也有所差异。萨皮尔认为,“非言语行为是不见诸文字,没有人知道,但大家都能理解的一种精心设计的代码。”[2]而熊大冶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一书中对“非言语交际手段”作出如下界定:“无声语言又称‘非言语交际手段’,它主要指面部表情(主要是眼神),体态动作(主要是手势),空间距离,以及笑、哭等。”[3]

美国心理学家波特·梅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的面部表情。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得出,非言语交际手段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正确认识教师非言语行为的教育价值,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教师非言语行为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语文教学力求使文章还原生活,但文章中许多非语言的描写是很难用语言分析清楚的,此时,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就能发挥它特有的作用,更易于学生理解文章。

二、非言语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是门艺术,尤其对于思想灵活、想象丰富且好动小学生而言,单纯的语言并不能带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难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熟练灵活地运用多种非言语行为不但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感染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语文课堂富有感染力。

(一)手势语的运用

手势是人类最早使用,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交际工具。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手势新探》这本书的序言中说:“语言固然可以用来说明事实和表达思想,但若没有手势,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会变得像机械一样冷漠而死板。”[4]根据手势的功能,可以将手势语分为象形性手势、会意性手势、指示性手势、象征性手势、评价性手势。[5]象形性手势一般用来摹拟人或物的高度、体积等外在形态。如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讲《燕子》一文时,都会用食指和中指做一个“V”的手势,来形象地比喻燕子的尾巴。会意性手势是指长期形成的一些具有约定俗成意义的手势,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在使用时学生能够立即明白该手势传达的意义。这需要教师和学生达成一种默契,比如在叫学生回答问题时,大多教师习惯于手心向上抬起自己的手臂予以示意,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时,教师又会手心朝下放下手臂,学生便会心领神会地坐下。还有在课堂讨论中比较常用的表示停止的会意性手势,即左手手掌与右手食指成垂直状。指示性手势主要用于指示具体的人或物以及数量,给听者一种真实感,这种手势一般不带感情色彩,表达专一,动作简单。象征性手势常用来表示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使事物更加形象和具体,帮助学生便于理解知识。例如,在小学低年级讲“抚摸”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一边讲解含义,一边走到一位学生的身边抚摸他的头或肩膀,这时,学生不但能够理解“抚摸”的意思,更能体会它丰富的意蕴。评价性手势也是小学教师常用的一种动作行为。学生表现好时教师通常会竖起大拇指或鼓掌以示表扬,问题回答错误时便会摇手示意。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手势来传授知识,表达情感,那么课堂信息也会更加丰富,更能辅助言语教学。但手势的运用需要自然协调,切勿矫揉造作。如手势的起落应和语音的出没是同时的,不可互为先后,显得呆板僵硬。除此之外,还应注意简练适量,不能追求新颖多样而滥用,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手势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喧宾夺主,所以要避免滥用。

(二)面部表情的运用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6]在所有的人体语言中,面部表情是最为复杂和微妙的部分,也是教师与学生传情达意,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首先,面部表情的运用要积极正向,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鹤琴认为,教育小孩最好用积极的暗示。真挚和温暖的面部表情,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表现能力;相反,教师显露出不耐烦和厌恶的表情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打击学生的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题材生动且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四年级的《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边配乐朗读课文,边做出文中主人公安静的表情来感染学生,让他们用心体会和感受。学生很快便能感受到主人公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一个盲童对生命的热爱,进而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道理。可见,语文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带有感情色彩的演绎文本知识,会使课堂生动、有趣、倍加感人,使学生在愉悦、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再次,教师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的心理预期作用。在此过程中,目光的接触便成了最佳的表达方式。在《落花生》这篇课文中,作者许地山认为人们要像花生一样,把果实埋在地里,不像苹果一样炫耀自己,但老师也可以带着期许的目光和思索的神情问学生是不是一定要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同时目光环视全班同学。应给予小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在他们的回答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学生的回答具有独到之处,教师应点头并面带微笑,以示赞许和肯定。

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特级教师斯霞曾说:“在课堂中,我总是精神饱满的,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蓬勃的生气,使儿童能自始至终地集中注意力。讲课时,我很注意脸部的表情并协以适当的手势,使儿童理解和接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好面部表情,就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三)空间距离的运用

人际交流时的身体空间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关系的亲密程度,人们总会根据对他人的感情来选择彼此间的距离。根据爱德华.T.霍尔博士的研究,将人们交际时的空间距离划分为四个区域:亲密距离(50cm以内);私人距离(50~125cm);社交距离(125~35Ocm)和公共距离(350~750)。[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处的位置与学生之间产生的空间距离,都会让学生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也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教师越靠近学生,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就会越好。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空间距离艺术来调控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秩序。由于亲密距离本身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亲密距离鼓励或安慰学生。主要用于个别辅导,比如,有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比较紧张胆怯,此时教师可以走到他身边,面带微笑,进行引导,安抚其紧张的情绪,帮助他树立信心;当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充分利用空间距离深入到讨论小组当中倾听、交流,就能够及时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也能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亲密距离和私人距离来维护课堂秩序。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旺盛,自制力较差,所以在上课过程中坐在后排的同学经常会做一些小动作或其他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教师如果停下课来强行制止,就会影响课程进程,也不一定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此时,可以运用亲密距离来调节这一课堂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慢慢走近他,并停留几秒钟,给他以空间的压迫感,让他自己意识到没有认真听讲或走了神,学生自然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在不耽搁课堂时间的前提下解决了问题。

恰当的空间距离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管理课堂,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变换自己所处的位置,调整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能一味站在讲台后面只顾讲课,应在课堂中适当走动,运用不同的空间距离,兼顾与学生的之间的互动,促使每个学生都跟上教师的思路,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四)身体姿势的运用

身体姿势是体态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身体各部位所呈现出的不同姿势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对言语行为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形象的说明。身势体态具有很强的直观功能,教师要结合课文的特点适时适量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和理解。比如《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中描写到:“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讲到这里时,教师就可以还原谭老师的这一动作,用身体姿势形象地向学生呈现当时的情景,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更能够直接感知谭老师这一伟大的举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窦桂梅老师在一次讲座中,举例阐述了自己在教《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评书体课文的一些经验,她为了讲好这篇课文,便上网了解评书的特点,观看评书的视频,体会评书的味道。在上课时,她就把自己当做一个讲评书的人,腔调手势,动作姿态,俨然一个评书家,这样便把学生带到了评书现场,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除了这些具体姿势在课堂中的运用之外,站姿对一个教师而言也极为重要,因为站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对课堂的投入程度。一般而言,教师在站立时要坚定挺拔,让学生感到端庄大方而又亲切自然。应尽量避免一些体调性的动作行为,如用手捋头发、掏耳洞、摸鼻子、不断晃动身体等。从访谈中得知,学生对教师的这些体调性非言语行为都比较反感,并认为这些行为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后模仿教师的动作,长此以往,则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大的形象。所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要注重自己身体态势的自然得体,和谐美观,力求做到陶行知对教师所要求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

三、小学语文教师非言语行为的优化策略

(一)更新观念,强调其重要性

现代教师应该意识到,课堂应是一幅动态的画面,应该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大方得体的动作、语言、表情、步履都将成为精彩课堂的重要元素。教师要认识到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自觉运用非言语行为辅助教学。而在访谈中,一些教师说领导在检查听课时,主要考核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讲解、环节的设置等方面的内容,对非言语行为没有明确的要求,涉及最多的也只是教态,但这仅仅一个整体的印象,对细节的关注和评价很少。这就启发我们除了教师自身要重视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学校也要重视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和评价。

(二)学习理论,进行实际训练

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校相关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组织教师学习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体态,要给学生以挺拔和轻松的印象,不能总站在固定不变的位置,一般应该站在讲台的“黄金分割”点,并依据情况适当走动。对于小学语文课而言,教师的表情不能太呆板严肃,使课堂气氛沉闷,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不能较好的和学生交流沟通,教学效果就会不尽如人意。而一些能够自发运用非言语行为但运用不太得当的教师,应该自觉探索非言语行为的运用规律及技巧,与课堂实际相结合,科学运用,创造出适宜于自身特点的非言语行为艺术。

(三)提供平台,观看优秀教学视频

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不仅可以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艺术,也能够借鉴他们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的视线移动、与学生交流时的目光、手势语的运用等,与自身上课时的情况做对比,找出差距,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除了观看优秀视频,我们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讲坛等电视节目观察和学习他们的非言语表达艺术。对于自己能够运用到的一些非言语行为,自己可以对着镜子来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观察自己的举止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四)录制教学视频,课后反思并改进

针对不同文体的课文,录制教学视频,教师通过课后反复观看自己授课的过程找出问题,不断改进。还可以让其他教师观看自己的教学视频,评价授课的过程及非言语行为运用的情况,好的方面继续保持,做的不足的地方共同探讨如何改进,以期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内的练习与课外的强化,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从心底萌发、生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伴随教师的一生,即使默默无语,也能够维持课堂纪律、沟通师生感情、调节教学节奏、保障教学质量。

非言语交流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一条重要交流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小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和价值态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熟练掌握和运用它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所以,除了具备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外,教师同样也应该重视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的运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非言语交流艺术,利用自己的非言语行为与学生建立另一种沟通方式,做到口头、书面和体态语言的综合运用,从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声形并茂地让学生感知知识的传递,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李建刚.小学教育大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3]熊大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212.

[4]德斯蒙德·莫里斯,著.《手势新探》序[M].刘文荣,今夫,译.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12.

[5]杨建.试论语文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D].湖南师范大学,2004.

[6]王乐.浅谈教师的非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3,(10).

[7]张银萍.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手势言语距离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挑战!神秘手势
V字手势的由来
算距离
胜利的手势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