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探微

2015-02-14 08:11杜凤兰韩颖
语文学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隐喻话语概念

○ 杜凤兰 韩颖

(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政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探微

○ 杜凤兰 韩颖

(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概念结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隐喻。作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政治也自然与隐喻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政治话语中隐喻的特点以及隐喻的模式和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与功能。

政治话语; 概念隐喻; 特点; 模式; 功能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 Johnson, 1980)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我们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和概念结构都是通过隐喻构建的,政治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概念的构建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语言,因而,政治话语必然离不开隐喻。文章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一些著名的政治话语为例分析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特点、运作机制及其功能,从而进一步理解隐喻与语言及思维的关系及其作用。

一、概念隐喻及政治话语

1.概念隐喻。隐喻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自亚里士多德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隐喻都被看作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在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 Johnson (1980)提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概念隐喻理论之后,人们对隐喻有了全新的认知,对隐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者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隐喻进行研究,涉及隐喻的类型、特点、功能、机制等诸多方面。

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 1980)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我们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在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隐喻是我们进行概念化、认知和推理必不可少的。隐喻的认知过程涉及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影射,其本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或概念理解和经历另一类事物或概念。因而,隐喻不仅仅是语言性的,更是概念性的。隐喻的功能也不仅仅是给人以美感或艺术享受,而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他概念。隐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和认识未知的事物,也能够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已知的事物。

2.政治话语的界定。学界往往很难清晰地界定某些术语,政治话语的界定也不例外。威尔逊(Wilson, 2001)认为,对于批判性话语进行分析的研究者来说,几乎可以把所有的话语都看做是政治性的,对话语进行的各种分析都具有政治性,所有话语归根结底都是政治话语。Van Dijk (2001)认为政治话语主要是政治性的,是政治领导人的一种政治行为。所以,我们可以说政治话语体裁广泛,可以是政论性的论文、政治活动的演讲词、政府新闻发布会;也可以是政党的宣言、党纲;可以是选举演说、总统就职演说、政治辩词、政治广告以及媒体对领导人的政治访谈;可以是政治脱口秀节目、社论等等。由此可见,政治话语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其特点、模式及功能基本是一致的。

3.概念隐喻与政治话语的关系。一方面,作为思维和认知的工具,概念隐喻能反映说话者的主观意识,体现说话者内在的主体性以及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知,帮助说话者成功并有效地传递话语意图。另一方面,隐喻是常规性的,常规隐喻已经融入共享的价值观念,能够在听者中引起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引导听者进行相关的价值判断、逻辑推理、行为处事等。隐喻能以特定的模式构建政治议题,是政治语篇的一种形式,是构成政治语篇的一种手段。

隐喻是系统性的,概念隐喻的使用必然与语言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概念隐喻往往通过一种概念建构和认知一种已知的概念,或者建构和认知一种全新的概念。“政治世界是复杂和充满价值观的,无论在认知上还是在感觉上都远离人们即刻的日常经验。”(Thompson, 1996) 为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将不可感知的转化为可感知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使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政治观点和目的,隐喻自然成为政治说话者的最佳选择。

众所周知,政治具有延续性,政治话语往往会重复以往的概念或观点,也可以传递说话者全新的概念和观点,隐喻的构建过程和政治话语的构建过程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所以说,隐喻是构建政治话语的基石。我们用Thompson(1996)的论文题目来概括隐喻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没有隐喻的政治就像是没有水的鱼(Politicswithoutmetaphorsislikeafishwithoutwater)。总之,政治话语离不开隐喻,隐喻普遍存在于政治话语中。

二、政治话语中隐喻的特点及模式

1.政治话语中隐喻的特点。如前所述,隐喻的使用与语言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政治具有沿袭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哪一个政党执政,其奉行的内政外交政策既要沿袭性该国的传统,又要有创新性,那么,与此相关的政治话语中的隐喻也具有稳定性和变化。美国是民主和共和两党轮流执政,受传统的文化模式及思维方式等的影响,无论哪一个政党执政,其奉行的内政外交政策大体是一致的,因此,政治话语中相关的概念隐喻也具有稳定性的一面。如,美国政治话语中一直就有“国家是人”、“国家是船”、“政治是战争”、“政治是气候”等这些稳定的隐喻。但受不同政党及个人执政理念的影响,其政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也会体现出创新性的特点,如,克林顿和奥巴马政治话语中所使用的隐喻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同和更新之处。受个人宗教信仰的影响,克林顿的政治性话语中宗教隐喻就多些。

在我国也是如此,政治隐喻也体现出稳定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作为目标,“国家是船”、“国家是建筑物”、“政治是旅行”等概念隐喻是使用比较稳定的隐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内政外交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之相关的隐喻的使用也有了变换。比如,随着国内外形式的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战争隐喻”及“国家是船”的隐喻虽然有时也在使用,当喻意发生了变化,总体上的使用越来越少,建国之初“领导人是舵手的隐喻”现今几乎不再使用。就个人政治话语的概念隐喻而言,也体现出创新性,最著名的有毛泽东的“纸老虎”隐喻和邓小平的“黑猫白猫”隐喻。

此外,由于隐喻是概念性的,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政治话语中的隐喻是说话者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是执政者权利的表征。如作为严父家庭模式的保守党,强调国家的权威,认为世界充满危险,邪恶随处可见,必须教育儿童向善,孩子要听从家长的,他们把美国视为其他国家的家长,这些国家也要听从他的。尽管作为慈父家庭模式的民主党也沿袭美国是别国的家长这一思维方式,但这种模式却认为父母的责任是关心、照顾和培养孩子,对孩子负责,负责就意味着保护、教育、双向交流。因此,保守党的内政外交一般都比较严厉,战争隐喻也比较多用;而民主党的内政外交一般是建立在移情(empathy)的基础之上,相对要温和些,战争隐喻的使用就少些。

2.政治话语中隐喻的模式。

1)基于“意象图式”的隐喻。Lakoff和Johnson所说的“意象图式”是指人类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想象性、抽象性、心智性、动态性等特征。基于不同的体验意向图示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政治话语中基于“意向图式”的隐喻主要有:

基于容器图式的隐喻:如果A不在一个群体知之内,则比在这个群体之外。在政治话语中,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可概念化为一个容器。

基于上下图式的隐喻:“上”代表的是“多”、“好”、“强”、“权力”; “下”则正相反。

基于前后图式的隐喻:“前”代表的是“好”、“积极”、“进步”,“后”则相反。

基于中心边缘图式的隐喻:“中心”代表“领导者”、“权势”;“边缘”则常用来代表与此相对应的一方。

(1)我们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及时出台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温家宝2013《政府工作报告》)

(2)当“头皮硬”的“顶真”干部多起来,“脚跟软”的“风派”人物少下去,党内才会形成讲真话、做实事的好风气,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能让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人民的眼前为之一亮。(《人民日报》,2012)

(3)……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奋力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人民日报》,2012)

2)基于“文化模型”的隐喻。虽然不同国家文化习俗不同,但由于人们都生活在同一世界、同一时空,而且身体构造基本相同(因为认知语言学强调人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认知是从自身开始的),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隐喻性语言也存在许多共同点。政治话语中基于“文化模型”的隐喻有很多,如,“国家是人”、“国家是家庭”、“国家是船”、“国家是建筑物”、“政治是气象” “政治是战争” “政治是旅行”。

(4) …because Washington remains theFatherof our Country. (Bush, 1989)

(5) Yes, let usbuildourbridge, abridgewide enough and strong enough for every American to cross over to a blessed land of new promise. (Clinton, 1997)

(6) The oath is taken amidst gatheringcloudsand ragingstorms. (Obama, 2009)

三、政治话语中隐喻的功能

1.框架功能。概念隐喻就是用源域的结构来框架目标域,把源域的推理模式赋予给目标域,如前所述,政治话语中经常有“国家即家庭”的隐喻,把国家比作家庭时,就用“家庭”模式来框架“国家”,用家庭中的处事逻辑来解释国家事务,在国家是家庭这个框架内,政府是家长,公民是子女,公民之间就是同胞关系,管理国家事务就是当家。在“国家是家庭”的隐喻中,“政府”即是“父母”;“公民”既是“子女”;公民间的关系既是同胞间的关系;对国家的管理就是“当家”。例如:

(7)我们国家这么大,情况千差万别,困难和矛盾不少,当好这个家很不容易。(《人民日报》1994年元旦社论)

同样,“国家是航船”也是常见的政治隐喻。当人们把国家比作航船时,就是用“船”的模式框架“国家”,就会用航船来阐释和描述国家事务。在这个隐喻关系中,影响国家事务的环境即为“大海的情况”;国家的“方针、政策”就是“航线”;“决定国家政策”即为“掌舵”;国家事务的成功即为“船向前行进”;国家事务的失败即为“船发生了事故”等,如:

(8)只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凝心聚力,通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破浪前行。(《 人民日报 》 2012年元旦社论)

(9) America will remain theanchorof strong alliances in every corner of the globe. (Obama, 2013)

2.筛选功能。隐喻具有帮助听者或读者对信息进行筛选的功能,是一种信息处理工具。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映射的过程,它可以通过映射这一认知过程把人们不熟知的、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政治概念转化为人们熟知的、易于理解的概念,使这些概念更贴近普通民众。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头目希特勒以其惨无人道著称于世,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如今在国家政治中,希特勒成为野蛮、不道德、残忍的代名词。小布什把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比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把萨达姆比喻为希特勒。他传递给民众的信息是:萨达姆在危害人民,美国发动的战争时被迫的,是正义合法的。隐喻的这种信息筛选功能帮助说话者达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

(10)We’re dealing with“Hitlerrevisited,”a totalitarianism and brutality that is naked and unprecedented in modern times. (Bush, 1990)

3.劝说功能。隐喻的劝说功能是显而易见,而且这种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建立在前两种功能基础之上的。由于隐喻的机制是将相关的概念由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而且这一过程是把复杂、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人们易于理解的、熟知的概念。通常情况下,被人接受和理解的概念更有可信度,更易于激发人的情感,引起共鸣,而诉诸情感往往是政客们所擅长的,也是他们经常用来达到劝说目的的手段。隐喻具有较强的移情功能,这种移情功能往往会起到很强的劝说作用。在二战期间,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或许对社会主义阵营不太熟悉,对于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到底做了什么也许不太清楚,但当丘吉尔在“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演说”中,把社会主义国家比作是地狱,把苏联比作是魔鬼,不仅使普通听众深刻理解苏联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也深刻理解了希特勒的作为,演说达到了很强的劝说效果。

(11)If Hitler invadedHellI would make at least a favourable reference to theDevilin the House of Commons.

(张汉熙,2010)

四、结 语

概念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政治活动离不开隐喻,隐喻在人们政治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筑政治语篇的有效手段之一。“隐喻不仅简化了复杂的政治,更重要的是包装了无形的政治,给予抽象问题以生命力。”(Thompson, 1996)隐喻既反映主体的认知、情感及视角,又以框架、筛选及劝说功能帮助主体达到其政治目的,帮助客体识解语篇的政治性。

[1]Lakoff, G., Joh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Wilson, J. 2001. Political Discourse[C]//Schiffrin, D. et al.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3]Van Dijk. 2001. Methods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 by Ruth Wodak and Michael Meyer[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4]Thompson, S. 1996. Politics without Metaphor is Like a Fish without Water[C]//Mio & Katz. Metaphor: Implications &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5]Bush, George. 1990.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M].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6]Obama, B. Inaugural Address[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cJoQS1RUE3PH7IxKj1B15N-A0K4 J1t7QCgs9EULYUq-r6lzWBapNa3m7TqouG4x199oq2Z8I SvpnUEMDceuEVrpQhQdmG-yJ07VolIIvUv3, 2014-12-20.

[7]Obama, B. Inaugural Address[EB/OL].http://www.politico.com/story/2013/01/president-barack-obamas-2013-inaugural-address-full-text-86497.html, 2014-12-20.

[8]Clinton, B. Bill Clinton Speaks To A Meeting Of Newspaper Editors[EB/OL].http://edition.cnn.com/ALLPOLITICS/1997/04/11/fdch/index.html, 2014-11-26.

[9]《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艰苦奋斗,再创辉煌[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105/16/3442499_84195247.shtml, 2014-12-20.

[10]《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开拓前进[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1/04/content_24316407.htm, 2014-11-26.

[11]《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满怀信心夺取新胜利[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f0338c45fbfc77da269b1 f4.html?from=related&hasrec=1, 2014-12-22.

[12]《人民日报 》评论员: 真与假衡量政治原则——换届之际说政德之四DB/[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312a79fc0242a8956bece408.html, 2014-12-20.

[13]《人民日报》评论员: 凝聚思想共识 合力攻坚克难——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8efa9c50c225901020 29df0.html, 2014-12-20.

[1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news.qq.com/a/20130306/000130.htm, 2014-12-20.

[15]中国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实录)[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4 lianghui/2014-03/05/content_31678795_8.htm, 2014-12-05.

杜凤兰,女,辽宁北票人,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韩颖,女,辽宁阜新人,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H313

A

1672-8610(2015)06-0004-03

猜你喜欢
隐喻话语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幾樣概念店
《活的隐喻》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