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的:其实语文课堂也很期待

2015-02-14 10:48董凯董玉叶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玉叶含蓄语文课堂

董凯 董玉叶

你懂的:其实语文课堂也很期待

董凯 董玉叶

“你懂的”三个字现在已经耳熟能详了,它既巧妙地回避了某些敏感问题,又智慧地回答了记者的追问,还让古板的问题变得饶有趣味。事实上,在我们语文课堂上,也需要和期待诙谐智慧的“你懂的”。

一、“你懂的”是留白,丰富了价值取向,它让课堂难忘

大家知道,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留白必不可少的。其实“留白”原来指国画创作中一种用白当黑的构图方法——例如画一叶扁舟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之上,一位老渔翁坐在船上出神地垂钓,船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即使如此,但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远独特的意境,让那些欣赏者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去发挥,最后让欣赏者和作者共同完成了对作品美学价值的再创造与再完善。只要我们的老师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给课堂必要的“留白”让学生思考与碰撞,让课堂焕发生命与激情的活力,课堂就一定会熠熠生辉,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外交辞令颇具特色:文中的“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让人叹服,文中的“纵横捭阖、口若悬河”令人仰慕,文中的“谈笑风生、妙趣无穷”给人回味,文中的“委婉含蓄、外柔内刚”使人折服,文中的“情辞俱胜,形神毕现”更是妙趣横生……但是,如果在这样的某一场合下,一个气度非凡的雅士笑而不语,只是微微点头称是,或者是隔岸观火地摇头否定,必定给留下独特印象。老师的一句“你懂的”内涵丰富,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你懂的”实际效果。

二、“你懂的”是含蓄,体现了诙谐幽默,它让课堂智慧

我们都清楚,含蓄幽默是一门很好的艺术,教学的含蓄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生活艺术。教学幽默在语文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巧妙闪烁,更是“寓教于乐”运用的真正机智,所以它是教师应变能力生动的体现。语文教师用聪慧、敏锐、睿智、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影响着孜孜以求的学生,一定是将受学生的喜爱、尊敬,从而乐此不疲地热爱语文、学习语文、热爱生活。

有目共睹,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课堂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引起欢乐和愉悦,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整堂课中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因此,教学幽默必不可少。教学的幽默不是一般的愉悦性、轻松感、启发性,它有独特的艺术性和穿透力。所以,我觉得“你懂的”融进对含蓄的把握,对幽默的理解,对智慧的掌控。

当我们学习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时,“酒”的内涵丰富,若学生问起酒的豪情,我们做老师的能否结合现实,用“你懂的”来回应?以静默、幽默的方式来解决——“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的价值?

现实教学中,幽默会给人以轻松、亲切、平和等感觉。它意味深长、委婉含蓄、妙趣横生又鞭辟入里,“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效果明显。

其实,幽默的课堂有不同方式:言近旨远法、说古论近法、迂回设问法、亲切委婉法。

三、“你懂的”是技巧,包含了运筹帷幄,它让课堂有效

先秦作品融入智慧——春秋是战乱频繁、兼并激烈的时代,也是“逐于智谋”的时代,国家的荣辱存亡,不唯取决于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外交手腕、行人辞令的巧拙。这在语文课堂的讲解上,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当时的行人辞令作精彩的记述——随机应变的时候机智,含蓄深刻的时候睿智,就对方行为用暗示的方式揭其阴谋,使其不战而退;冷嘲热讽的时候辛辣,软中带硬的时候金刚怒目,迫使对方就范……“你懂的”无疑表现出独特的内涵,包含了实施者的运筹帷幄与巧妙操作;此时让学生印象深刻,效果明显,体现课堂的高效。

综上所述,教师之“魅”在于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学会等待和抓住教育时机,用“你懂的”来诠释语文课堂的独特,感知语文课堂的魅力,化解语文课堂的症结,用一个智慧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对此,我们深信不疑。因为“你懂的”是留白,丰富了价值取向,它让课堂难忘;因为“你懂的”是含蓄,体现了诙谐幽默,它让课堂智慧;因为“你懂的”是技巧,包含了运筹帷幄,它让课堂有效。

董凯,董玉叶,教师,现居江苏苏州。

猜你喜欢
玉叶含蓄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含蓄三义
含蓄
谁叫咱是娘呢
靓诺 含蓄中的优雅
What a busy Day !
憧憬含蓄是一种收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