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11—1N油田管柱结垢机理及除垢剂性能评价

2015-02-15 06:57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1期
关键词:硫酸钡除垢结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涠洲11—1N油田管柱结垢机理及除垢剂性能评价

颜明 梁玉凯 宋立志 于东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涠洲11—1N油田结垢优势成分为硫酸钡。油井见水后,近井地带复杂的渗流环境,造成注入水中硫酸根离子与地层水中钡离子的强烈混合,形成大量硫酸钡结垢,并随生产进入井筒和流程。新型聚羧酸盐类除垢剂SA—07对硫酸钡垢具有较强的溶垢能力,且对于硫酸钡垢具有极强的分散作用。两种机理协同作用,不仅会增加垢样与药剂接触的比表面,增加药剂处理性能,还有利于处理后垢样从管柱、储层中返出。新型除垢剂推荐用量体积浓度为40%,除垢时间24 h,反应温度80℃,pH值为6。

硫酸钡结垢;结垢机理;除垢剂;浓度;温度

涠洲11—1N油田为构造岩性油藏、边底水能量弱,采用早期注水(海水)开发。A2油井投产初期产液305m3/d,含水0%;油井见水后,产量持续下降,降至目前产液82m3/d,含水18%。在修井检泵作业过程中,发现结垢卡泵,管柱内部存在大量结垢。经取样分析,结垢优势成分为硫酸钡。

不同于碳酸盐垢,硫酸钡等酸不溶垢对油田的伤害是灾难性的,用一般方法很难去除。1993年J. M.Paul等研发出新型有机络合剂DTPA,DTPA的每个分子能与8个金属离子络合,且在pH=12时,Ba—DTPA络合物稳定性最好。以此为基础,国内研发出一系列除垢剂。

1 结垢成分分析

将现场取样垢物洗油烘干后,分别采用X衍射和能谱分析对其组分进行了检测。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各衍射峰值均能与重晶石标准图谱对应,但其最高主峰值由于杂质的影响,较标准图谱中略高。BaSO4分子中Ba2+的摩尔质量分数为56.39%,垢样的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Ba2+质量分数为53.84%,且质量分数较大的元素还有O、S、Sr、Ca。综上,所取垢样中优势成分为BaSO4,含极少量的SrSO4、CaSO4。

2 结垢机理

硫酸钡结垢在注水开发的国内外油田[1-3]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实施注海水开发的油田。一般认为,注入水中富含的SO42-与储层中的Ba2+易形成硫酸钡结垢。对取样注入海水、A2井采出水的离子分析表明,A2井硫酸钡结垢是在油田注水过程中形成的。注入水沿高渗层突破后,由于注入流体与储层流体不配伍,且由钻完井、增产措施及储层非均质性在近井地带造成的复杂渗流环境,在油井近井地带形成大量硫酸钡结垢,并随着流体产出进入井筒和流程。

3 除垢药剂评价

SA-07除垢剂为有机铵盐络合剂,含有多基配位体,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密度1.30~1.32 g/cm3,

式中S为溶蚀率(%);W1为除垢前垢样重量(g);W2为除垢后垢样重量(g)。

3.2结果及分析

(1)浓度对除垢性能影响。分别配制体积浓度为10%、20%、30%、40%、60%的SA—07除垢剂,在80℃水浴锅中放置24 h,实验结果见图1、图2。从图1、图2可以看出,随着浓度的增加,除垢剂对垢样的溶蚀、分散效果也明显增加,当体积浓度为40%后对垢样溶蚀率的增加并不明显,在体积浓度为40%时,对垢样溶蚀率已达28%;当体积浓度为30%后对垢样的分散效果增加也并不明显,体积浓度为30%时,溶蚀后垢样中值粒径已降至12μm。综合除垢率、分散效果及经济效益,推荐除垢剂用量浓度为40%。黏度为28mPa·s,pH=6,凝固点低于-25℃。

3.1实验方法

取去离子水,配制50mL除垢剂,添加洗油、烘干、充分研磨后的油田垢样2 g,置于恒温水/油浴箱中一定时间后取出,对处理后垢样进行过滤、烘干,通过式(1)计算垢样溶垢率,并测其处理前后中值粒径的变化。

图1 除垢剂浓度对除垢率影响

图2 除垢剂浓度对分散效果影响

(2)温度对除垢性能影响。配制体积浓度为40%的SA—07除垢剂,在分别置于40、60、80、100、120℃水/油浴锅中放置24 h。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增加,除垢剂对垢样的溶蚀率、分散能力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这是由络合反应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特征所决定,较低温度条件下反应常数较小,有效螯合能力较低;较高温度条件下,反应常数并不是最大值。除垢剂在60℃时,性能最佳,但在目标井况(80℃)下,该除垢剂仍具有良好的除垢效果。

(3)时间对除垢性能影响。配制体积浓度为40%的SA—07除垢剂,置于80℃水浴锅中,分别放置4、8、12、24、48 h。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较短时间内(8 h)除垢剂已能充分对结垢进行分散,但仍需随着时间的增加,才能达到对垢样的有效溶蚀。综合考虑除垢效果及海上施工条件,推荐施工时间为24 h。

(4)pH值对除垢性能影响。配制体积浓度为40%的SA—07除垢剂,测其pH值为6,再分别采用HCl、NaOH将pH值调为4、8、12,置于80℃水浴锅中24 h。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药剂仅在pH=6时,除垢效果良好,在偏酸/碱性条件下除垢效果降低。

4 结论

(1)涠洲11—1N油田结垢优势成分为硫酸钡。油井见水后,近井地带复杂的渗流环境,造成注入水中硫酸根离子与地层水中钡离子的强烈混合,形成大量硫酸钡结垢,并随生产进入井筒和流程。

(2)新型聚羧酸盐类除垢剂SA—07对硫酸钡结垢具有较强的溶垢能力,且对于硫酸钡结垢具有极强的分散作用。两种机理协同作用,不仅会增加垢样与药剂接触的比表面,增加药剂处理性能,还有利于处理后垢样从管柱、储层中返出。

(3)新型除垢剂推荐用量体积浓度为40%,除垢时间24 h,反应温度80℃,pH值为6。

[1]王守虎,张明霞,陆小兵,等.长庆超低渗透油藏华庆油田硫酸钡锶垢的防治[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5):269-270.

[2]于恒彬,周国宝,韩鑫,等.姬塬油田硫酸钡锶垢的结垢成因分析[J].辽宁化工,2013,42(1):86-88.

[3]崔付义,马兴芹,靳保军,等.新型复合硫酸钡锶防垢剂[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24(5):57.

(栏目主持 杨军)

10.3969/j.issn.1006-6896.2015.1.008

猜你喜欢
硫酸钡除垢结垢
硫酸钡配料装置在阳极铜浇铸中的应用
采出水结垢机理及趋势预测研究
LH 深水油田采出水动态结垢特性及预测模型
SZ36-1原油加工预处理过程结垢分析
矿井排水管路闭式高压水除垢技术在九里山矿的应用
SY-J除垢剂对三元复合驱集油管线垢质清除效果研究
烟机在线除垢实验对比分析
新型除碳酸钙垢垢剂溶解实验研究
硫酸钡结垢影响因素及防垢剂性能评价
油田采出水结垢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