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单独治疗与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2015-02-19 03:22王贤恩雷玉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联合用药原发性高血压氨氯地平

王 勇,王贤恩,雷玉华

缬沙坦单独治疗与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王勇,王贤恩,雷玉华

摘要: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CCB)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降压药在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方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A组,n=24)、缬沙坦常规治疗组(B组,n=23)和缬沙坦加量治疗组(C组:n=23)。分别检测3组治疗前血压、治疗3个月后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A 组在治疗后降压疗效明显优于B组与C组(P<0.05);A、B、C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单独应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更显著,不良反应不增加。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本病的治疗主要就是控制血压,2004年—2005年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率仅为9.5%[1],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0%[2]。目前用于控制血压的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BB)、利尿剂。本研究选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缬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单独应用缬沙坦治疗的降压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3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组(A组)24例,缬沙坦常规剂量治疗组(B组)23例,缬沙坦加量治疗组(C组)23例。

性别:A组男性15例,女性9例;B组男性14例,女性9例;C组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A组41岁~79岁,平均59.50岁;B组年龄40岁~80岁,平均60.35岁;C组年龄38岁~80岁,平均56.43岁。病程:A组2年~16年,平均7.29年;B组病程2年~18年,平均7.52年;C组1年~18年,平均7.48。体重指数(BMI):A组平均24.50 kg/m2,B组平均24.09 kg/m2,C组平均23.83 kg/m2。

高血压分级:按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1级高血压病(轻度),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为2级高血压病(中度),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为3级高血压病进行分级(重度)[1]。A组1级8例,2级16例;B组1级9例,2级14例;C组1级6例,2级17例。

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高血压等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中高血压1级和2级;18岁≤年龄≤80岁;被告知统一参加研究。

1.1.3排除标准血压分级及年龄不符合纳入标准;有确定的继发性高血压证据;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严重心、脑、肾、肝并发症;患有未能良好控制的糖尿病;患有必须服用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疾病;孕妇及育龄期不能有效避孕者;所用药物禁忌证者;不能完成停药冲洗者;精神病患者。

1.1.4脱落、剔除标准未按规定用药;失去联系无法随访;研究对象要求退出;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完成整个研究者。

1.1.5研究用药缬沙坦,商品名:代文,规格80 mg×7片;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规格5 mg×7片

1.2研究方法

1.2.1给药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开始治疗前停药冲洗14 d。治疗时A组给药方法为缬沙坦 80 mg,口服,每天一次。联合氨氯地平5 mg,口服,每天一次。B组给药方法为缬沙坦 80 mg ,口服,每天一次。C组给药方法为缬沙坦 160 mg,口服,每天一次。

1.2.2血压采集方法使用袖带式水银血压计,规范测量血压,治疗前血压在治疗前停药14 d后连续测3 d,每日04:00~05:00测量一次,计算3次平均值。治疗后血压在结束前3 d连续3 d,每日04:00~05:00测量一次,计算3次平均值。

1.3疗效标准按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3],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 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 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治疗前后血压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后疗效采用Ridit分析,检验水准均为α=0.05。

2结果

2.1各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各组血压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B组、C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血压下降不如A组明显(P<0.05)。详见表1。

组别 治疗前 收缩压舒张压 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A组144.58±16.6895.63±6.31128.54±13.301)82.92±8.461) B组146.74±15.3597.61±5.41136.74±10.511)2)88.91±8.651)2)C组146.30±15.9096.74±5.14135.01±7.391)2)87.82±7.041)2)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1)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2降压疗效经Ridit分析,A、B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52,P<0.05),A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B组;A、C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99,P<0.05),A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C组。详见表2。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2.3不良反应治疗3个月,A组2例轻度双下肢水肿;2例头晕头痛,1列面色潮红。B组2例头晕头痛,2例面色潮红,1例胃部不适。C组3例头晕头痛,2例面色潮红,2例胃部不适。以上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患者参与本研究,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经卡方检验,3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本病所带来的心血管损害也主要与血压升高有关,血压越高,危险性越大。降低血压是本病治疗的主要目标,降压疗效也是评价药物降压作用的主要指标。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单一药物难以起到很好的降压效果[4]。更好地控制血压达标需要使用两种或多种抗高血压药物[5]。

本试验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联合降压,两者联合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进行降压。缬沙坦通过抑制RAS系统的中间环节,减少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的释放,减轻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而降压。氨氯地平通过拮抗钙离子,减少钙离子内流,舒张血管而降压。本结果显示,联合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和单一加量用药,而且不良反应与单一用药没有显著差别。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 8):701-743.

[2]Papadopoulos DP,Papademetriou V.Low-dose fixed combination of bisoprolol/hydrochloro thiazide as first line for hypertension:A review of the rationale and clinical evidence[J].Angiology,2009,60( 5):601-607.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 1):7.

[4]成迎晖.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临床疗效[J].内科,2011,6( 6):558-559.

[5]Destro M,Luckow A,Samson M,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mlodipine/valsartan compared with amlodipine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2 hypertension: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 study:The EX- EFFeCTS Study[J].J Am Soc Hypertens,2008,2(4):294-302.

(本文编辑王雅洁)

收稿日期:(2014-11-08)

通讯作者:雷玉华,E-mail:huayulei-0319@126.com

中图分类号:R544R255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3.019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3-1525-03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湖北恩施 445000),E-mail:wangyongxinnei@126.com

猜你喜欢
联合用药原发性高血压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单硝酸异山梨酯合用不同降压药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门诊急诊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应用合理性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