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使移构式认知研究

2015-02-22 09:19唐春艳
关键词:构式隐喻语义

唐春艳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基础部,贵州 贵阳550000)

英语使移构式认知研究

唐春艳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基础部,贵州 贵阳550000)

Goldberg认为,动词要想进入使移构式,其论元结构必须与构式的题元结构相融。但是,Goldberg的理论对动词准入构式的动因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根据Ruiz de Mendoza提出的词汇构式模型(Lexical Construction Model)框架,细化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高层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操作,有助于阐释动词准入使移构式的动因。

使移构式;LCM;隐喻;转喻

构式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主要代表人物为Langacker,Goldberg,Kay & Fillmore。“构式(construction)”这一词语最初是由Fillmore提出的,包括语言描写的各个层次的形义配对体。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构式定义是:任何语言表达式,只要它的形式、语义或功能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预测的(unpredictable),都可称之为构式。构式语法学家认为,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paring of form and meaning)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pa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构式都有自己独立的形式、语义和功能。动词不具有多义性,只有一个基本意义;而构式动词可具有多个意义,不仅有一个中心意义,还具有扩展意义。中心意义反映人类经验的基本场景;而具有相同语法形式的扩展意义,是围绕中心意义构成的一个相似性网络家族,通过语言的规约性相互联系。如果动词的基本意义与构式的中心意义或扩展意义兼容,那么动词就会准入构式。但是,Goldberg构式语法对动词准入构式的动因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将以使移构式为研究对象,在Ruiz de Mendoza提出的LCM框架下,通过细化动词语义特征以及高层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操作来获得合理的解释。

一、理论框架

Goldberg认为语法构式是独立于词汇语义之外的语言事实,有独立的语义。句子的意义由构式义(constructional meaning)和词汇义(lexical meaning)共同决定。当构式义与词汇义一致时,句子语义合格;当两者出现冲突时,构式义会对词汇义产生压制,迫使词汇义接受构式义,从而消除冲突,这种意义冲突的消除被称为“压制(coercion)”。Goldberg认为,使移构式通过将构式论元角色与动词参与者角色融合(fuse)的方式,为非使移动词提供了致使移动的意义。如动词“put”语义框架有三个参与者角色——放置者、放置物、终。使移构式的论元角色包括:施事、题元、终位。“put”与使移构式的融合关系可以表述为:

使移构式: 施事—放置者 题元—放置物

终位—终

但是,这一假设并不能解释为何同类动词中有些能进入使移构式,而有些却不能。针对这一问题,Goldberg对致使论元(cause argument)设定了一个语义限制,即,致使论元可以是人或自然力量,而不能是工具;对直接原因设定了6个限制,其中之一就是对直接致使原因的限制,即,致使性的事件与限定性的移动之间不能存在认知性的决定。但是,事实证明,Goldberg的这一限制条件只适用于字面解释。当使移构式的介词短语表征一个比喻性的地点(情感状态或其他抽象物体)时,Goldberg 的这一限制性条件就需要重新审视了。

我们之所以将使移构式表示为“X引起Y向Z移动”这一概念结构,是因为它是对现实生活中对应“事件场景”实施概念化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动词论元结构与构式论元结构的简单融合过程。因为,动词或构式的论元结构只能突显动作或事件的某些方面,其中丰富的概念内容并不能体现在论元结构中。Ruiz de Mendoza提出了词汇构式模型(Lexical Construction Model),简称LCM,是一个融合了语言功能模型(尤其是角色指称语法,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和认知语言学(尤其是Goldberg的构式语法和Lakoff的认知语义学),解释不同概念结构互动,产生复杂意义表征的综合意义构建框架,这一框架包括四个有序的层级,且每一个层级都建立在前一层级的基础之上。第一层级是论元结构构式(argum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s),包括双宾构式(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使移构式(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s)和结果构式(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第二层级是含义构式(implicational constructions);第三层级是基于情景的高度规约化言外表现行为构式(illocutionary constructions);第四层级是建立在图式化的语篇结构基础上的语篇构式(discourse constructions)。每一层级的构式都由常量和变量组成,通过研究变量的可操作范围和区别性特征可以弥补单从语用、情景和语篇角度推理而产生的不足,缩小语义范畴,消除歧义,从而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本文主要聚焦于LCM的第一层级中的使移构式,着重分析动词准入使移构式的动因。

二、动词与使移构式融合的认知操作过程

(一)使移构式

Goldberg将使移构式定义为一个物体沿路径向目的地移动。英语使移构式在形式上可以表示为NP1+VP+NP2+PP,PP表明位移过程,可以是真实的路径,也可以延伸到抽象意义上的路径。使移事件可以理解为:动作者可以通过动作使客体的位置变化到终位标志体。其概念结构可以表述为:致使者+致使+[客体+终位]。使移事件结束后,客体的终位就是终位实体所标志的位置。如:

(1)Mary threw the key-ring onto the table.

例(1)是典型的使移构式的表达方式,其概念结构可以表示为:致使者Mary+致使+[客体key-ring+终位on table]。出现在使移构式中的最理想的动词是表达使移动作的动词,因为动作概念结构具有类型普遍性。例如,投掷(throw)类动词表示投掷者手握投掷物,通过力加速,松开投掷物,使其借助惯性向某一方向移动。但是,实际使用中的语料证明,使移构式中的动词并非都是表达使移动作的动词,且位移的路径并非都是真实的。如:

(2)a.My boss stared me out of the room.

b.My boss drove me into depression.

例(2)a中动词“stare”并不具有直接致使位移的功能,“盯着看”这一动作并不能直接作用在“我”的身体上,而是对“我”的思维和意识产生影响,使得“我”自己走出房间;例(2)b中的动词“drive”可以直接致使物体产生位移,但这里却并不存在真正的移动路径,而只是意象中的。这就需要借助于语法转喻和高层隐喻的认知机制来进行阐释。

(二)动词准入使移构式的动因

在LCM框架下,构式中的动词和构式本身受到同等重视。在与构式的融合过程中,动词语义至少在两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构式多义性取决于动词;小句是否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动词与构式语义的一致性。[1]最简单的融合过程就是动词与构式的语义结构完全匹配,如,push,kick,throw等表使移动作的动词进入使移构式。此类动词的事件结构特征与其准入的使移构式的事件结构特征完全匹配。使移构式的事件是此类动词的子事件,动词与构式的融合过程就是对动词事件结构特征的具体化过程,即构式的介词短语将动词事件中潜在的路径可能性具体化。但是,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准入使移构式的动词都不是表使移动作的动词,如致使完成动词、不及物动词和情感类动词。

1.致使完成动词

Van Valin的角色指称语法(RRG)对动词进行了分类和逻辑结构描述,致使完成动词是其中的一类。kill 和break 同属于致使完成动词,且逻辑结构相同。但是,对使移构式的研究发现,break准入该构式,而kill却不能,如:

(3)a.Harry broke the glass into a thousand pieces.

b.*The gunman killed the sheriff into a dead body.

无论是从逻辑结构的观点还是Goldberg的理论出发,都不能解释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Ruiz de Mendoza & Mairal认为,这只有通过细化动词的内部语义特征才能解决。他们用词块(lexical template)代替逻辑结构,对动词的语义特征进行描述。kill之所以不能进入使移构式是因为kill词块中的一个成分阻碍其与使移构式融合,那就是kill导致死亡这个唯一性结果,并且这个结果与使移构式的结果相矛盾。在使移构式中,移动的路径和结果有很多种可能性,应该由介词短语决定,如:

(4)a.July broke the vase into little fragments.

b.I broke the window-pane into four sections.

kill导致结果的唯一性特征恰恰与使移构式路径和结果潜在的多样性特征相冲突;break却不存在这样的冲突,因为break的结果是多样性的,可与介词短语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同类动词并不一定都能进入同一构式,要通过词块来细化动词的语义特征,找出具有区别性的细微差别。构式压制会对进入构式的动词产生压制,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也会对构式产生抵制,阻碍构式压制的认知操作,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通过构式压制而获得进入构式的权利。因此,词汇阻碍是阻止同类动词中一些词进入使移构式的动因。

2.不及物动词

Ruiz de Mendoza 提出动词与构式融合遵循的第一个普遍原则就是构式压制(constructional coercion),即动词的意义要遵从它所融入的构式的意义。如:

(5)a.She sat the guest around the table.

b.They laughed the poor guy out of the room.

c.He sneezed the napkin off the table.

在例(5)中,sit,laugh和sneeze 都是不及物动词,但将其置于使移构式中时,人们自然会通过解读使移构式的意义,在动词的事件与构式的事件之间建立因果联系,获得其义:例(5)a表示她安排客人,使得客人围着桌子坐下;例(5)b表示他们通过“笑”这一动作使得那个人感到窘迫不安而走出房间;例(5)c表示他发出了“打喷嚏”这个动作,对餐巾纸施加了一个力,结果使其产生移动,出了桌子。这些意义一方面是由构式产生的,另一方面是由经验产生的。构式意义与语言使用的环境整合起来,迫使动词的事件结构特征与构式特殊性得以兼容。

3.情感类动词

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转喻和隐喻是两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源域)为另一个概念实体(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转喻的认知机制允许我们在主域与次域之间建立概念关系。转喻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是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凸显、易感知、易记忆或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隐喻则是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如:

(6)a.The boss kicked the employee out of the room.

b.My boss stared me out of the room.

c.My boss drove me into a depression.

例(6)a是一个典型的使移构式的例子(X致使Y向Z移动),意思是致使者直接引起致使对象沿着介词短语指定的路径移动。kick是表示使移动作的动词,能与使移构式很好地融合。Goldberg指出,很多动词并不表示移动,却可以通过识解来表达致使移动的意义。如例(6)b中的stare 是感知类的动词,常与介词at搭配。但是在使移构式中,构式的意义改变了动词stare的语义结构,使其带上了致使移动的意义。然而,属于同一类组的动词see,look 和view却不能进入使移构式(如:The boss ※saw/※looked/※viewed me out of the room)。在LCM 的解释框架中,stare除了与see,look和view同属“看”的范畴外,还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可被识解为对客体有一定的心理影响,可以通过高层隐喻“经验行动是效果行动(AN EXPERIENTIAL ACTION IS AN EFFECTUAL ACTION)”来阐释。根据这一高层隐喻,心理或情感影响可被理解为身体影响。在例(6)b中,我们可以将“老板盯着员工看”这一动作产生的心理效果看成是对员工的身体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迫使他走出了房间。也就是说,移动是被触发的,不是被老板盯着看而直接引起的。在这里,高层隐喻是同类动词准入该构式的限制性因素,它阻止了see,look和 view的进入,却允许了stare的进入。而在例(6)c中情况却不同,drive是一个表使移动作的动词,并存在于使移构式中,但是这里却不存在真正的移动,因为depression表示一种心理状态。那么真正的合理性解释是将心理状态通过高层隐喻概念化为容器,状态就是地点,人们在心理上有可能被迫进入这样的容器,也就是到达一个地点。有些动词与使移构式的融合过程更为复杂,不仅涉及高层隐喻,还涉及语法转喻和隐喻链的认知操作。如:

(7)a.She broke down and cried.

b.She broke down into tears.

例(7)中的break down表示情感崩溃。第一个隐喻的源域是,一个物体外形上变成了碎片,所以失去了功能。有时候一些物体虽然外型没有损坏,但是功能已经失去。第一次隐喻映射的目标域是一个尽管身体上完好但是已经失去功能的物体。因此,一个失去功能的物体被概念化为破裂成碎片的物体。第二次隐喻映射就以第一次映射的目标域为源域,将失去功能的物体映射到一个情感上失去功能(情感上失去控制)的人身上。身体破碎到情感崩溃的隐喻映射是建立在“情感本身是物体(THE EMOTIONAL SELF IS AN OBJECT)”这一高层隐喻的基础之上的。例(7)a和例(7)b都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结果“哭”。但是例(7)a中的“cry”是字面表达,而例(7)b中的“into tears”是隐喻表达。尽管例(7)a和例(7)b表达的意思相近,但是例(7)a表达的是两个事件,一个事件紧接着前面的事件发生。而例(7)b是一个使移构式。在这一构式中,一个结果性的事件发生的过程被当成沿路径的隐喻性移动过程。“into tears”是结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情感上的某种痛苦,是通过语法转喻“结果代原因(COMSEQUENCE FOR CAUSE)”这一认知操作获得的。“痛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可以通过高层隐喻概念化为容器,隐喻性路径的目的地以容器的形式映射到情感状态上,心理上到达痛苦的状态就是某一物体沿着路径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作为目标域的情感就是“痛苦”,所以,将容器的意象图式并入到路径的目的地的意象图式中,从而允许我们把情感状态看成是容器,把某一情感状态的变化看成是进入容器。

三、结语

动词与使移构式的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意义的构建过程,不表示使移动作的动词要与使移构式融合,主要通过三种认知操作:构式压制、词汇阻碍、高层隐喻和转喻。但是,目前学界对动词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所谓同类动词也只是采取其中一个分类标准,在其他分类标准下,同一语言事实能否得到相同合理解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程琪龙,程倩雯.动词和构式之间的关系——动词语义焦点[J].外语教学,2014(3).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On Cognition of English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s

TangChunyan

(DepartmentofFoundation,MiddleburyCollegeof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00 )

Goldberg proposed that the arguments of the verb and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s must fuse if the verb is allowed by them,but Goldberg’s approach has not been able to give a fully accurate account of the principles that allow or block lexical-construction fusion.This paper will address it by specializing the sementics of verbs and the cognitive method of high-level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the frame of LCM which developed by Ruiz de Mendoza.

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s;LCM;metaphor;metonymy

2014-11-02

唐春艳(1981-),女,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H314

A

1673-1395 (2015)02-0080-04

猜你喜欢
构式隐喻语义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