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治疗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及对策

2015-02-23 11:47宋光芬
西部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针灸科诊室无菌

宋光芬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浅谈针灸治疗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及对策

宋光芬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针刺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以规范针灸治疗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针灸;医院感染;控制

中医针灸疗法具有独特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等,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但由于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不同的理念,中医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无菌知识的学习和无菌技术操作训练,使针灸科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针灸科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十分必要[1]。

1 针灸操作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缺乏 针灸科医生未接受系统的医院感染管理课程教育;此外受传统医学观念及老一辈针灸医生的影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欠规范,如手卫生依存性低,皮肤消毒不严格,自我防护意识差等。

1.2 分区欠合理,空气易污染 针灸诊室分区不明确,未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患者针灸、拔火罐、艾灸、埋线、刮痧等各种操作均在诊室完成[2]。人员出入多、流动量大;治疗期间患者身体部位暴露较多,不能开门窗通风;尤其采取艾灸治疗时艾条燃烧后空气中微粒较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针刺、埋线等治疗属侵入性操作,极易破坏人体正常屏障作用,如果诊室通风不良或空气消毒不到位,空气细菌超标,在操作过程中可将诊室空气和物表的某些致病菌带入体内,引起针刺部位感染。

1.3 针灸针的清洗消毒存在问题 目前尚无针灸针专用清洗设备,人工清洗极易导致职业暴露。使用后的针灸针通常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根据型号大小排列插入棉垫盛放在普通针盒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针灸针清洗缺乏初洗-多酶浸泡-精洗-漂洗-终末漂洗-干燥流程。而灭菌所用普通无孔针盒蒸汽难以透入,针盒内部的冷气不能排出,达不到灭菌要求。针灸针属高危器械,即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的医疗器械,应进行彻底清洗、干燥后进行灭菌处理。

1.4 操作前后忽视手卫生 受传统针灸治疗手法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淡薄;医院洗手设备配置不完善;工作量大,人员短缺等诸多因素导致医务人员洗手依存性低。忽视针刺前后洗手,尤其是忽略两例患者之间手卫生环节。长针必须持针身刺入皮肤后再进针,医务人员的手不可避免地接触针身,极易造成针刺部位的感染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1.5 穴位皮肤消毒欠规范 针灸科医生普遍存在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情况,通常用一根棉签蘸取2%碘伏连续擦拭消毒多个针刺穴位皮肤表面,消毒直径小于1 c m,不仅达不到消毒皮肤作用,还会造成皮肤表面细菌“搬家”,潜在穴位深部感染风险。

1.6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不到位 门诊患者针灸治疗前未将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各项指标做为常规检查。治疗结束后将用过的针灸针放入碗盘,护士整理清洗时容易造成针刺伤。废弃的针灸针未按规定装入利器盒内,与生活垃圾混装,易造成清洁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后,对伤口的处理未按医院职业暴露流程进行,不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缺乏随访调查。

2 对策

2.1 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组织针灸科医务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职业暴露防护、手卫生规范等,以全院培训和科室学习相结合,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强化医院感染意识[3-4]。制定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及针刺治疗标准操作规程,组成以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兼职医师及护士为骨干的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每月针对科室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组织实施。医院感染科每周检查诊疗环境、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手卫生及医疗废物处置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操作者和科主任或护士长,并提出整改意见,科室填写整改措施及结果,并由科主任签名后上报医院感染科。

2.2 明确区域划分,规范物品消毒 诊室区域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放置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治疗车等;半污染区为患者诊疗的区域;污染区存放使用后的针灸针、拔火罐、医疗废物等。加强诊室通风,早中晚避开患者治疗时间各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每日用空气消毒机在门窗关闭状况下消毒120分钟。规范诊室就诊流程,限制闲杂人员随意出入诊室。诊室内物体表面每日用清水擦拭2次,受到患者体液污染时用500m 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平面及地面。每辆治疗车配置速干手消毒液和医疗废物容器,感染性医疗废物放置到黄色垃圾袋,不得与生活垃圾混装;废弃的针灸针及其他锐器应放入锐器盒。

2.3 规范针灸针消毒 针灸针属于高危器械,应进行彻底清洗、干燥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如患者经济条件允许或一次性针灸针费用能够纳入医保收费项目,应尽量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如果不具备使用一次性针灸针条件,应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按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集中处置。采用纸塑小包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每个小包装配置各种型号的针灸针供临床医师方便使用[5]。已经打开的无菌包装必须在4小时内使用,超过4小时重新清洗消毒灭菌。针灸科实行针灸针“一人一用一灭菌”。

2.4 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每间诊室设置洗手池,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及干手设施,张贴“七步”洗手图。为每位医生配备“口袋装”速干手消毒剂。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相关制度,进行“七步”洗手法考核,让每一位医护人员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养成“一人一操作一洗手”的习惯[6]。

2.5 穴位皮肤消毒实行“一穴位一消毒” 用2%碘伏消毒针刺部位皮肤,以穴位为中心螺旋式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应在5 c m以上;如果单人双手操作不方便,可改为双人四手操作,护士负责穴位皮肤消毒,医生进行针刺操作。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规范消毒皮肤,防止针刺部位感染。

2.6 加强标准预防,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认定血液、体液、排泄物具有传染性的患者,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使用后可复用的针灸针、小针刀、拔火罐等物品不得随意放置,收集在固定的器具内放置到污染区,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处置。

3 小结

要实现针灸科医院感染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关键在于医院领导重视,科室人员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无菌操作原则,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1] 方欢,刘莉,于红,等.针灸科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1855-1856.

[2] 陈秀花,胡玉灵,孙刚.理疗与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9.

[3] 权金林,党建中,程麦莉,等.做好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J].西部中医药,2013,26(12):49-50.

[4] 田继红,张军英.石家庄市中医院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J].河北中医,2007,29(11):1053.

[5] 曹力,许丽萍,薛素芬,等.针灸诊疗中预防感染的管理与对策[J].中国针灸,2006,26(8):609-609.

[6] 晏成芳,祝书文,马文立.针灸室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34.

Problem ofNosocom ial Infection in Acupuncture and M oxibustion Treatm entand Its Solutions

SONGGuangfen
University Hospital of Gan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20,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nd solutionswere put forward to standardize the aseptic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to avoid nosocomial infection.

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nosocomial infection;control

R256

A

1004-6852(2015)03-0073-02

2014-10-20

宋光芬(1965—),女,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及护理教学。

猜你喜欢
针灸科诊室无菌
午后的诊室
人性化带教在针灸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新开的诊室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
针灸科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PBL与传统带教法在针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针灸科本专业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