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5-02-26 14:35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实训

向 炜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职计算机应用及应用电子类专业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其内容广泛、知识点多,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迅速,软硬件产品更新换代快,该门课程教学对教师、教材及实践教学条件的要求很高。作为从事该门课程教学多年的教师,在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实训室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在参与该门课程教材编写、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面也有一些感受心得,结合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提出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从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多年的教学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主要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条件无法很好地满足课程正常教学要求

一般在建设组装维护实训室时,出于成本考虑、担心新配件损坏丢失等因素,实训室用于实训的元器件一般使用旧机房报废升级后淘汰下来的废旧电脑配件,无论是从种类、质量等方面无法满足教学的正常需求,此外在更新升级及后续建设等方面存在和市场脱节等现象,学生无法熟悉较新的硬件产品和掌握较新内容的软硬件实训操作,影响实训效果。[1]

(二)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影响教学效果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速度较快,新的软硬件层出不穷,各个硬件厂商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而一般教材编写更新速度大概是2-3年一个周期,且内容较为陈旧,新技术、新工艺难以及时渗透其中,更新上无法做到和市场同步,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教材内容不少已处于淘汰状态,对教学过程存在较大影响。

(三)学生对课堂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现在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但很多同学仅仅注重上网、游戏等日常娱乐操作,以为这样就是掌握了计算机使用,在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深层次技能方面兴趣不够、浅尝辄止,此外在项目设计上基于实训室设备等综合原因,部分技能无法充分训练甚至是无法训练,导致学生对实践操作不够重视,进而影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最终培养的是学生解决计算机软硬件故障的能力,但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未真正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面对的软硬件故障较少,课程结束后仅有少数同学具备较强的判断思考和动手实战能力,与课程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对策

基于上述问题,结合笔者在实训室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中的一些体会,个人认为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实训室建设,培养教学氛围

该课程一般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实训室的建设与布局就显得特别重要。可根据功能不同对实训室进行分区域布置。一般可分为教学实训区、陈列区和资料区。

教学实训区主要放置用于日常教学及实训的设备,一般可根据分组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实验桌,桌面上一部分为每组配置一套完好的计算机,安装教学控制软件,用于学生观看教师理论教学及操作演示,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软件内容实训教学的实验器材。在桌面另一部分作为拆装平台,为每组配置一套完整的废旧计算机,包括机箱、主板、CPU、显示器等计算机常用部件、线材及螺丝钉、一套拆装维修工具,这些可通过抽屉或者箱子放置,做到试验台整齐有序。

陈列区放置多层陈列柜,主要放置构成计算机主要部件,按其历史发展及分类收集典型部件,旁边并附上简短文字和图片介绍,方便学生结合教材上的计算机各部件发展历史进行实物观摩,对硬件实物及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

资料区存放计算机软硬件类的书刊及杂志,比如像《微型计算机》一般介绍及评测最新的硬件产品,《电脑爱好者》一般软硬结合,可将此处作为一个学习区,方便有兴趣的同学课余之间自主学习提高。

在实训室墙上可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概念、操作步骤以宣传板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中起到耳渲目染的作用。

实训室还需根据市场情况,每年购置部分市场主流硬件设备,为节省成本和防止损坏,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教师演示及学生观摩,待落伍后可放入陈列柜或将其组装成完整的计算机供实训室继续使用。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提前预习对应学习内容,由小组制作PPT及讲授方法,课堂上抽出一定时间由小组代表为其他同学讲授课程,然后教师根据教授内容进行评点和总结,通过学生更深入地参入教学互动,提高学习效果。[2]再比如,在讲解计算机故障判断和维修的内容时,教师可人为地制造若干电脑故障环境,由各小组根据书本判断故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处理,并尝试动手解决故障,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点,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3]

通过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相关章节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三)及时更新教材,编写参考讲义,更新教学网站资源

在教材的选用上以自编教材为主,结合最新版本的参考教材,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课程开始前补充编写讲义并发给学生,以完善教学资料。

课程配套的学习网站要定期更新内容,要能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做到图文并茂,作为教学的补充,在其中也要设置学习讨论区与技术交流区,方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四)多种形式活动激发学生动手兴趣,培养实战能力

一般院校均有计算机机房与办公电脑,在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系院计算机数量更是很多,可通过成立计算机维护兴趣小组或计算机协会等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到日常机房和办公电脑的维护维修中去,也可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电脑城勤工俭学,以学校志愿者的形式在校园、社会上进行计算机维护维修,通过这些形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考虑对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选修课程,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改变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动手能力

考核方式可采用纸质试卷或网上抽题及动手考核相结合的形式,纸质试卷及试题库要抓住基本知识点,杜绝以往考核让学生讲述故障排除或系统安装的动手步骤,只考核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操作考核在考核方式中要占主要比例,比如重点考核故障排除能力或软硬件安装能力,将分数具体到每一个步骤,以正确规范操作为基本考核点,促进学生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动手能力。[4]此外也可动员学生考取相关技能证书,比如计算机维修工等,拓展学生就业去向。

作为高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形式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促进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仍是从事计算机组装维护教学的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1]王保成,向炜,宋清龙.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聂铭,艾琳.电脑选购/组装/维护/故障排除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宋绍成,张勇.电脑组装维修完全手册(第2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4]辛再甫.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程与上机实训[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室的管理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创新
游戏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堂动起来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