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提问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2015-02-26 15:33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徐方中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师者月亮语文课堂

□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 徐方中

训练提问技能,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徐方中

【摘要】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重要课堂教学技能,但流于形式的虚假提问无任何意义。因此,为人师者要掌握提问的要领,精心设计,循序渐进,使得问题新颖且具启发性,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关键词】小学语文因势利导因材施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但当前课堂上的很多提问是一种虚假提问,并没有实质内容和意义,因此教师要掌握有效提问的要领。结合以前听过的很多名师大家们的课,笔者为有效提高提问技能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目的明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在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一个既能体现文本的主要内涵,又能紧紧吸引学生眼球和思维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王崧舟老师《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吧。上课一开始,王老师在与学生谈话的同时,用粉笔轻轻地在课题的“深”字下面画了个着重号,之后便抛出了整堂课的第一个问题:为何要在“深”字下面画个着重号呢?这个“深”字要表达些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有效地把握了文本的教育目标,同时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指向明确。

二、难易适中,逐步深入

教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处在学生已有知识系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几乎所有名师都很好地掌握了这一尺度,提出的问题难易适中,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不断寻求文章内涵。来看看蒋军晶老师的《生命的药方》一课吧。课堂伊始,蒋老师就很直接地在学生读文时提出了一个能帮助学生充分走进文本的问题:这篇课文一共讲了几件事?分别讲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基于学生读文、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之后提出来的,我觉得非常适宜。只有了解了全文写了几件事,才能进一步地深入课文,最后提出值得讨论的问题:明知吃药不管用为什么还要很高兴地吃药?明知去新奥尔良不可能为什么还会欣然同往?明知死亡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还要玩死亡游戏?问题难度逐步提高,层层深入,最终明确了课文的重点:是希望、快乐、友谊围系了这一切。

三、新颖别致,充满情趣

一样的话,通过不同方式说出来所达到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在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也是一样。好的方式,新颖别致,会让学生情绪高涨,乐于参与,这样我们的语文课上起来就容易多了。就如周益民老师的《童年的月亮爬上来》一课的教学中,周老师的一个问题紧紧地吸引了学生:月亮,月亮,究竟有几个?这个问题充满情趣,刚开始的确让全场师生惊讶。是啊!月亮究竟有几个呢?哦!原来是有多少首诗就有多少个月亮;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轮自己的明月。如此精妙的提问为后续教学作了一个很有力的情感铺垫,接下来周老师就很自然地引入了一首首有关月亮、饱含思念深情的诗。

四、循循善诱,曲径通幽

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名师大家们的课都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问题刚提出来时是“山穷水尽疑无路”,可经过一番引导之后,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永正老先生的《把作文写的有声有色》习作教学就很有利地诠释了这一点。教学伊始,于老便用课件展示了两段优美的短文,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大家读一读这两段,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学生积极地在短文中寻找着,找到了相关内容的词语之后,于老又提出一个问题: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什么词?学生立即回答:拟声词。于老随机就说:“在这样的短文中,我们不仅看到美丽的景物,还听到了一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既写出了看到的,又写出了听到的,这样我们的作文就会有声有色。”如何“把作文写的有声有色”是个多么抽象的问题,可经过于老的简单分析之后,它便迎刃而解。

五、因势利导,灵活多样

好的提问,总能启人心智。那么如何才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呢?我认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既要适用于学生,又要适应于教材,还要富有变化。因为学生的思维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我们的教师也要能跟上这样的变化。曾听过窦桂梅老师上的名著导读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窦老师从古诗和中国四大名著入手,引出《西游记》,进而引导学生认识《西游记》中的人物,提出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在分析小说内容时,窦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白骨精一共变化了几次?分别变成了什么人?在揭示完变化之后,窦老师转而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孙悟空打了几次?结果如何?分析到这里,课文似乎应该就此打住。可窦老师却富有变化地抛出了第三个问题:孙悟空三打之后,唐僧的态度都起了哪些变化?引出唐僧对孙悟空评价的话(无心为善,有意为恶),升华了课文蕴含的主题内容——善与恶的关系,同时也延伸了课文内容,起到了名著导读的作用。

好的提问,总能让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我们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更要紧密联系每一个学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大师无不体现做为一个师者的示范作用,让人望而叹之,望而羡之,更应望而学之。

猜你喜欢
师者月亮语文课堂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我只说给月光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师者风范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