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差异,引导探究——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探究的思考

2015-02-26 15:33江苏省苏州市新庄小学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砝码天平等式

□江苏省苏州市新庄小学 戴 磊

尊重差异,引导探究——数学课堂引导学生探究的思考

□江苏省苏州市新庄小学戴磊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尊重学生对探究方法的自主选择,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自我调控,让学生不断凝炼探究的智慧,在扶放间让学生展开真正的探究之旅。

【关键词】明确目标尊重选择重视反思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的这种心理更为强烈。”在学习中,如果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就会有一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愿望,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它、研究它,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欲望。有些高年级学生往往会就一些数学问题与老师讨论得不亦乐乎,正是这种表现最好的写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一、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

由于数学探究内容不像语文,每课都有一个醒目的课题,因此必须让学生一开始就非常清楚地明确这节课上要探究什么、怎样探究、探究后要达到什么程度等。如“简易方程”一课的导入——

1.用天平称物体质量。

(1)抽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演示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学生在天平左盘里分别放上两个不同质量的砝码,右盘里放上同左盘上两个砝码质量相同的一个砝码,让天平平衡(反复演示多次)。其余学生根据讲台上两名学生的演示过程写出不同的等式,教师也逐一板书等式:50+50=100 66+40=100 70+30=100 80+20=100

(2)两名学生继续演示:在天平左盘里分别放上一个标有质量的砝码和一个不知质量的物品,右盘里放一个标有质量的砝码,天平平衡(反复演示多次),其余学生和教师写出等式:40+x=100 20+x=50 y+10=50 y+30=50。

2.观察等式,引出方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两组等式,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组等式中不含字母,第二组等式中含有字母。

师:对!在第二组中每个等式都含有字母x或y,这样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今天就学习方程。(板书课题:方程)

3.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参与探究目标制订。

师:看到“方程”这个课题,同学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顺势而“承”,提出本节课的探究目标。

二、尊重学生对探究方法的自主选择

条条大道通罗马。数学中有一些探究内容,特别是一些开放式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究,提倡用多样化的方式去学习所学内容。就拿笔者执教过的研讨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来说,其中有一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8只,有22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比较多,学生有很多探究的方法。这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应给予肯定。

三、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自我调控

比如,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广场用边长4分米的水泥方砖铺地需要54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有很多学生误列为:“解:设需要x块。42︰62=5400︰x”,解出x=12150。”这也在我的预料之内。当时我并没有直接判断学生的答案,而是转问学生:“你能给老师和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列式吗?”学生说出了他的思考过程。我看到其他同学也都赞成地点了点头。于是,我向学生出示了一张大正方形纸和一张小正方形纸,代替两种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地砖,继续问学生:“用这两种正方形地砖去铺地,你认为哪种地砖的块数比较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毫无异议地认为大正方形地砖的块数比较少。“那么……”我用手指了指错误答案,一指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全班同学也都随着一起进行了数学思考。

四、关于引导学生探究的一些思考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对于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笔者认为——

1.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学生探究。探究内容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的规律,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跳一跳,能摘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过难或过易都会失去探究的价值。

2.让学生探究不等于不需要老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的讲解,哪些内容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哪些内容需要把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讨有机结合,都需要教师及时提示与引导。

3.教师引导最终要回归到学生自主探究。这种回归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扶到放的回归,也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回归。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厚积薄发。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转、承、启、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尊重学生对探究方法的自主选择,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自我调控,从而让学生不断凝炼探究的智慧,学会探究,在扶放间让学生提高探究数学的素养,独立探究。

猜你喜欢
砝码天平等式
说说天平的使用
F2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天平使用前后的两次平衡
组成等式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天平的平衡
巧变动使天平平衡
一个等式的应用
巧妙找次品
上门保养:差异化是竞争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