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自主学练,养成终身体育——“自主学练”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5-02-26 15:3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小学陆志祥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学练动作技能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小学 陆志祥

引导自主学练,养成终身体育——“自主学练”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门小学陆志祥

【摘要】“自主学练”教学策略是通过给学生预留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加强学生的自主锻炼,从而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种教学模式更加体现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需求为基础,更加优化和整合了体育教学资源。

【关键词】自主学练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体育教学中“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大大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面对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有效教学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如何促使学生养成终身

体育意识?结合新课程理念,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了“自主学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自主学练”通过给学生预留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加强学生的自主锻炼,从而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种教学模式更加体现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需求为基础,更加优化和整合了体育教学资源。

一、设情激趣,自我明确

新课标指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学生有了兴趣,运动欲被激发,会主动了解学习目标;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练中去。

一堂体育课首先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堂的导入阶段。导入过于简单,学生还没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的、就开始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做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在教学实践中,有经验的老师会用精练的语言明确学习目标,或以小故事,或创设某一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到好奇和新鲜,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也会随着老师动起来。如在教学《前滚翻》时,为了让学生明确技术目标,课堂在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猴哥》开场中展开,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对孙悟空的“筋斗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运动欲完全被激发。

二、直观导学,自我形成

运动心理学表明:学生动作概念形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教师对动作的示范及分析讲解,或观察图解,或观看录像,使学生初步形成动作的概念,懂得动作的部位、方向、路线及用力的顺序等。形成了初步的动作概念,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去积极地模仿练习。在体育课上,教师的一个漂亮示范动作,往往能引起学生的阵阵掌声。学生在学习中,只有形成了初步的动作概念,才会对这一运动项目产生“想要学”的欲望,而动作概念是抽象的,学生一时很难理解。通过实践研究,我们认为,直观性的导学最能使学生形成动作概念,或者说最能理解动作要领。比如,向学生出示钉鞋,从鞋钉的所在部位,直观地明确快速跑时要用前脚掌着地的动作方法;从篮球的滚动理解了前滚翻团身紧的动作要领;从教学挂图明确了蹲踞式跳远的全过程。

三、自学自练,自我练习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体育课程是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必须要通过学生反复的动作练习、自我尝试,才能内化动作要领。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练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练,让学生在自主学练中对动作技术进行观察、模仿,从而掌握知识、技能。自主学练过程可以是在教师指定的场地器材范围内进行个体的、或双人的、或三四人的、或小组的练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动作、体会动作、理解和掌握动作,并通过生生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相互合作交流,提高交往能力。如在足球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安排丰富多彩的自主学练形式:(1)个体练习,个人的熟悉球性、带球、射门等自我练习;(2)分组合作练习,相互传球、三人“二过一”等合作练习;(3)集体练习,游戏、比赛对抗等练习。在“个人”、“同伴”、“集体”三种主要教学形式中,设计了“自主法”、“互助法”、“集团法”的三步法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实行开放式教学,增加师生间、同学间双边和多边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强调“以我为主”,积极启发学生的运动思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科学观点认识运动规律,加强实践操作,逐步形成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四、反馈释疑,自我验证

体育课作为一门技术学科,练习时难免会出错,出错就会对身体和运动技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技术定型;一旦形成错误的技术定型,要想纠正过来就很吃力,甚至比初学动作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错误动作也常常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在跑步的练习中,学生往往在摆臂上会出现错误,教师必须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如众多学生出现错误,要加以集体辅导,或者让学生观察相互正误对比,自我纠正。

五、发展提高,自我巩固

在体育教学中,巩固阶段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提高技术动作,这一环节往往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忽视的。学生在掌握动作要领后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判断分析、比较综合的思维方式找出动作要点和内在联系,加深对动作理性认识,再通过反复练习,使其较准确、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

体育动作一定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形成动作定势。所以,巩固阶段的练习是熟练掌握动作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明确了动作的方法和过程,练习的激情高涨,教师在组织练习的形式上可以完全放开,留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动作要领,直至取得成功的体验。

六、创新迁移,自我拓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为最终目的。学生在熟练掌握动作后,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充分发挥,进行组合动作或迁移到同类的或难度更高的动作练习中,掌握自我锻炼的科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提倡创新,关注发展。运动技能相互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迁移和干扰现象,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着运动技能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迁移规律组织教学,安排学习,能强化动作技能的良性迁移,防止和克服各种不利于学习的干扰现象,使学生顺利地进行新动作技能的学习,加速动作技能的准确掌握。学生自我拓展练习需要教师精心的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按一定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如学生熟练掌握了跑、跳的技能,在掌握篮球、足球技术时会如鱼得水;学习了前滚翻以后安排学生尝试练习后滚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总之,构建“自主学练”的体育课堂,发展和提高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学练动作技能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劳动技能up up!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