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学中玩——语言活动区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整合

2015-02-26 15:33江苏省常熟市莫城幼儿园徐珊珊
新教育 2015年16期
关键词:活动区集体绘本

□江苏省常熟市莫城幼儿园 徐珊珊

玩中学,学中玩——语言活动区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整合

□江苏省常熟市莫城幼儿园徐珊珊

【摘要】语言活动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种,它以其个性化的优势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通过孩子们的自主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语言能力,增长见识。而集体教学活动则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同时又有各自的缺点。而将语言活动区与集体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便可以优势互补,帮助每一个发展层次的幼儿,促进其充分发展。

【关键词】语言活动区集体教学活动整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帮助幼儿获得语言发展是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练习、模仿和环境支持。在班级语言活动区应运而生的同时,语言活动区中投入的材料便成了我们要考虑的重点。我们投入了一些适合幼儿的、他们感兴趣的书目供其阅读,虽然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语言活动区成了名副其实的“阅读区”,这完全限制了语言活动区本应发挥的作用。在开展了集体教学活动之后,我们突然意识到,何不将语言活动区和集体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活动区的作用呢?于是,我便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尝试。

一、跟随教学内容,成为活动内容的前奏

1.为集体教学活动做铺垫。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孩子已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为此,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更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帮助幼儿丰富和掌握有关的经验。而课前的准备工作除了利用家长资源之外,我们还有意识地通过语言活动区来进行。如在开展中班下学期的语言活动《动物的尾巴》中,我们需要孩子们提前了解每个动物的尾巴及它们尾巴的作用,内容比较多。因此,我们将有关小动物的书目投放到语言活动区,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各个动物,关注到每个动物尾巴的特征。有了这样的经验准备之后,孩子们在活动中各抒己见,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知道的东西分享给大家,活动效果比较好。

2.规则意识的养成。在语言的集体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教会孩子自主阅读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在一个活动中是无法完成的。这时,语言活动区就变得十分重要。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好阅读规则之后布置在语言活动区中,孩子们在进入区域之后便会在潜移默化中遵守阅读规则,从而慢慢地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二、根据活动的开展,深化活动的内容

在语言活动中,为了促进孩子们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也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观察理解、想象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有较严格的时间控制,在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内要完成预定的活动内容,环节与环节之间通常是一环扣一环,有些活动目标的完成仅仅靠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可能还远远不够;而且活动结束时,个别幼儿对活动的内容意犹未尽。于是我们便将活动的一些内容投入到活动区中,让孩子们到活动区中再去看一看、想一想。如在中班下学期的语言集体活动《我的幸运一天》中,我将重点放在了理解故事内容上面,孩子们虽然对于故事内容已经理解了,但是有个别孩子提出了疑问。如辰辰说:“小猪说话的时候那么轻松,它到底怕不怕呀?”筱雅又问:“狐狸怎么一下子就晕了?”见孩子们的疑问越来越多,我将绘本《我的幸运一天》投入到活动区之中。孩子们高兴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辰辰叫起来:“原来小猪心里是害怕的,你看,它说话的时候的表情有点紧张!”筱雅也说:“我说狐狸怎么一下子就晕了呢,原来它真的做了好多的活呀,它的汗越来越多,怪不得会累晕过去了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这是集体教学活动所达不到的效果,这也许就是活动区的魅力所在。

三、关注能力差异,巩固教学内容

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较多考虑了幼儿年龄的一般特点,所以相对来说,一般活动都只是点到为止,不够深入,这样的活动在集体教学中不是很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怎样让每个孩子都发展到相应的目标呢?我们尝试将这一目标放到语言活动区之中。如在中班上学期语言活动《水果屋》中,我重点让孩子们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以及学说了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差异特别大。活动之后,我尝试制作了故事台。我利用竹子为材料,将活动的人物塑封后固定在竹子上制作成竹偶,将这些竹偶固定在泡沫塑料盒上,同时用盒盖制作背景,这样,一个故事台便完成了。孩子们看到了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来玩一玩,大家一起拿着竹偶讲述,能力强的孩子带着能力弱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

孩子们的语言能力都在各自不断地发展着。由于故事台这种新颖的形式吸引着孩子,孩子们的讲述意识都比较强烈,就连平时不爱表达的孩子都想来试一试,这正是我制作故事台的初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发展。

四、满足幼儿需求,补充活动内容

在一个集体活动之中,我们虽然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自由想象,但是总是做不到关注全体幼儿的想象力,有的孩子在活动之中意犹未尽,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孩子,但是因为时间不够而丧失了一次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于是我将课后延伸到语言活动区之中。如在中班上学期语言活动《会爆炸的苹果》中,我引导孩子们去续编和想象小猪是用什么方法来戳穿狐狸的诡计的。孩子们一阵七嘴八舌之后便各有各的主意了,有的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可是有的孩子却没能来得及说,于是活动结束后,这些孩子便来到了语言活动区,拿出老师自制的空白小书,在书上空白处画上了自己的想法,一页接着一页,每一页都有着孩子们新奇的想法。画完之后,孩子们还会骄傲地拿着自己的小书到处向人介绍自己的故事,在介绍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与想象力,还在他们心中升起了满满的成就感,喜悦之情不言而喻。自制小书这种形式较大地满足了孩子们表达的欲望,在画出自己想法的同时又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绘画的能力,发展了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

五、自主发现问题,生成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区的创设给了孩子们这样一个想说、敢说的环境,在想说、敢说的同时,相对的问题也出现了。如孩子们会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对同一本书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常常会为书中的一个问题而争执不休,直到去老师那里求证。而我发现孩子们的这些问题通常也是大部分孩子在阅读这本图书时感到困惑的问题,于是,我便根据孩子们的理解,结合他们的发展水平来为他们量身定制一个语言活动。如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涛涛和昕昕拿着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跑来问我:“老师,这只母鸡到底知不知道狐狸在跟着它呀?”涛涛说:“它肯定不知道,你看它都没有看到狐狸!”昕昕则说:“我觉得它应该知道,不然它怎么总是走狐狸不好走的地方!”我看了这本绘本之后,发现他们争论的这个问题正是这本绘本的核心,应该也是大部分孩子所困惑的问题。于是,我决定为这本绘本设计一个语言活动,帮助他们来真正理解绘本内容。活动之后,孩子们对这本绘本有了新的理解,阅读的欲望更强了,还能从中看出许多老师在活动中没有关注到的问题,阅读兴趣一时高涨。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实施教学时应采取“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语言活动区正是符合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而集体教学活动主张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活动区与集体教学活动息息相关,集体教学活动引领了语言活动区,语言活动区又补充了集体教学活动,因此,只有将语言活动区与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整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们更好地发展。至于如何有效整合,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活动区集体绘本
我为集体献一计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绘本
绘本
绘本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