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

2015-02-28 11:30
关键词:独立自主大学教师

王 飞

(曲靖师范学院 教师发展研究院, 云南 曲靖 655011)

大学教师: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

王飞

(曲靖师范学院 教师发展研究院, 云南 曲靖655011)

摘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以及社会而言,大学与大学教师职业存在的终极价值是为社会培育出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生。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人离不开大学教育的培育,通过培育出这样的人最终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大学与大学教师职业的职责就是通过自己对知识与文化独立自主的特定运转,使那些致力于发展自己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人接受大学教育;大学教师作为推动大学终极价值实现的根本主体,扮演着学生知识品味与公民人格建构者的角色,并在角色扮演中需要有其特定的建构者人格。

关键词:大学教师;知识品位;公民人格;独立自主;建构者

大学教师应如何定义?有人说大学教师是一个职业;有人说大学教师是一种身份;有人说大学教师是追求真理的人;有人说大学教师是批判社会的人。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关于大学教师的定义。在所有这些定义中,本质上都离不开对大学教师身份问题的思考。恰是这些对大学教师身份本质莫衷一是的认识,导致大学教师身份问题处于模糊不清的境地。出于为大学教师身份正名的目的,笔者认为,大学教师最本质的身份是促进自我与学生完善,并不断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自我完善意愿的一种角色,换言之,大学教师在于为社会培育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生。

一、大学与大学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培育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生

一个国家与民族及其一个社会,对大学的最根本需要,就是需要大学为其培育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生,并最终通过这样的人才“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是教师‘教’与‘学’最终的目的,或者可以说是教育的目的”[1]137。对于一所致力于为社会培育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社会是会保护并重视这样的大学的,对于一所不为社会培育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这样的大学也就失去了作为大学的资格,因为“社会不会保护它不重视的东西”[2]82。

大学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所有机构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织之一,最根本的也恰是因为大学能够满足社会对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人才的这种需要。“价值就是需要的满足。”[3]培育出有知识品味的大学生和有公民人格的大学生,对于社会而言,就满足了其需要,大学也就实现了自身最根本的价值。

培育出有知识品味的大学生和有公民人格的大学生作为大学与大学教师职业的根本价值,具体可分解为大学教育的两个基本使命——“第一是教导学生学会好好生活,活出丰盛幸福的人生;第二是教导学生学会好好活在一起,共同建设公正社会”[4]144。前一个使命的实现就是培育拥有一定品位的知识技能的学生,后一个使命的实现就是培育获得公民人格、具有公民资格的学生。

培育有知识品位的大学生,这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即知识教育层次的目标。在知识品位这个概念中,“知识”是讲究逻辑性的一套静态的“形而下层面的人在创造过程中的理性元素与精神成果”,“品位”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具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形而上层面的感性(非理性)元素”[5]。换言之,“品位是指知识含量的高低和多寡。‘含量’意指知识在量上的蕴涵多少与在质上的精粹程度”[6]。失去了品位的知识就只能是一套冰冷而僵化的工具而已。有知识品位的大学生就是使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中的理性元素与理性精神,更要掌握知识背后那种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形而上层面的感性(非理性)元素。

培育有公民人格的大学生,这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价值教育或文化教育层次的目标。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所有的大学生根本未曾经历过价值启蒙便已离开大学,并安分守己地进入既有的社会建制。

在理应是大学生们最富有理想气息与最自由的时间里,大学及其大学里的教师们没有提供机会,使这些充满朝气活力的年轻人认真面对生命与生命背后所承载的价值。反之则从大学生们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学会如何在既定的游戏规则圈中增强竞争力,击败别人,并为自己争得最多利益。至于这些制度本身是否公正,能否合理地保障并促进个人以及社会的福祉,却几乎没有触及。如此的大学,难道能培育出有担当、有抱负、有思想的公民吗?对于大学而言,要要求或引导学生首先学做公民,在公民这个教育目标面前,像工人、商人、经理以及各种各样的职业人员都是次要的。“每个学生都学习公民需要知道的知识。大学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垄断,它不再自动控制官衔与职位。”[7]79

如果大学教育不是营造通往公民资格的基本渠道,也就没有其他办法通过在大学更好地表现而得到更多的公民资格或更快地获得公民资格。那究竟何为公民人格呢?公民是根据一个国家宪法与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人。人格主要是指道德品质。“人格即能力,即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之源在于人的道德能动性,它表现为道德意志,构成人格灵魂的本质。”[8]357

公民人格是指吻合现代法律精神的现代社会成员应具有的适合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意志以及行为模式的综合表现。公民人格是现代社会的价值理想与时代精神的凝聚。

简言之,公民人格就是一种修养。 “人类修养既是最高工具,也是公共秩序的最终保证。”[9]36通过培育公民人格可以提升社会公众的品位,必将带来道德的进步,反过来又有助于把变化无常的社会大众整合进社会秩序之中。而这样的教育价值需要置于大学的独立自主与大学教师对知识文化独立自主的运作中去实现。

二、大学与大学教师通过对知识文化独立自主的运作致力于大学价值的实现

培育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生这个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学教师通过对知识文化进行独立自主的运作。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需要大学机构的存在,是因为大学充当了国家与社会的中介空间角色,大学提供了一个给国家与社会培育人才的环境,虽然这个环境不是独一无二的,但却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个,有了大学提供的这个环境,就能给国家与社会提供知识再生产与社会批判的再生产,推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国家与社会必须“承认学校的相对自治”[10]12。对学校的自治而言,“最重要的是学校、教师和思想构成了一组独立于其他诸物品而形成的新的社会物品,并且,它反过来要求一组独立的分配程序”[11]262。对于大学的自治来讲,是所有学校自治链条中最明显的一环。大学教师的职位、学生布局、学校的主管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分门别类的高深知识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按照大学自身的法则进行整合或分配,而其分配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政治经济秩序的模式,因为大学所面对的对象与产品是不同于政治经济领域的。

大学作为知识再生产与社会思想再生产的集散地,它总是有其特定的生活方式,由一批知识分子带着一批批准知识分子构成的学术领域。大学的相对自治就必须成为这种学术领域的一种功能,这个自治或者独立自主的功能关涉的问题是大学知识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是什么,大学的独立自主决定着这种过程的正义性。大学在“习得性成长”时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针对人的知识品位与人格进行独立自主的教育分配,大学教育过程就彰显出了一种致力于其价值实现的标准化的结构特征。这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应有之义,正如法国左派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所说:“文化生产者完全需要独立自主,且不因独立自主而悔恨,或者在道德上犹豫,因为用独立自主捍卫自身时,也在捍卫全世界。……因为在独立自主这个平台上,表达着社会普遍利益的思想才能形成。”[12]103

大学共同体是由大学教师代表的世界,教师世界里的知识、传统以及仪式都是由大学教师这个主要文化生产者群体阐说的,而大学教师是在一种或多或少封闭性的共同体中——即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所讲的“特殊社会环境”[13]12-18——面对作为一批批准知识分子的学生,大学教师阐说或解说的对象是作为一批批准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Walzer)曾说:“学生们对于来自社会和经济的要求有权部分延期偿付。教师们也不受直接形式的外界压力的影响。他们传授他们所理解的真理,并把同样的真理向他们所面对的所有学生传授,尽他们所能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不考虑学生们的社会出身。”[11]263这样的大学教师必须是合格优秀的人,必然要求其有对知识文化独立自主运作的能力。“然而,最大的危险是倾向于取消知识分子独有的权利,即根据他们自己的标准来估价他们自身及其生产的权利。”[12]106

因此,“大学理应是一个独立自主的领域,有属于自己的原则和伦理规范。现在一旦用市场逻辑支配大学,整个大学就会跟着市场模式运作,从招生到课程开设,到研究资源的调配再到整所大学的定位,都会在教育市场中以争得最多利益为目标,结果是传统大学理念的边缘化”[14]158。一旦这样,大学独立自主及其大学价值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大学教师在推动大学价值实现中的角色扮演及其建构者人格

承载前述所说大学价值实现的根本主体是大学教师。学生知识品味与公民人格的培育最终依赖于大学教师这个培育主体的基本人格,笔者称之为建构者人格。育人是大学教师的根本职责,育人就是培育出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人。大学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是指大学教师是“理性、正义和真理这些抽象观念的专门卫士,是往往不被生意场和权力庙堂放在眼里的道德标准的忠实捍卫者”[15]前言3。

换言之,建构型教师对于学科、教育学、学生以及人本教学观的深刻理解,为自身的教学提供了宽广而坚实的平台。只要他们与学生的教学行为开始发生,就已经对所教学科建构了丰富的意义。深邃的知识与道德视野使自己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以及课堂上不断变化的情景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包装和剪辑。

总之,大学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意味着献身于传授和发展知识,即献身于培养大学生和发展科学,并努力追求超越自身的专业领域而发展出一种深切的社会关怀意识,成为‘社会的良心’”[16]35。具体来看,大学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的人格,体现为主体性人格、创造性人格与和谐性人格。

主体性人格。大学教师的主体性人格具有理性、自为、独立、自觉的基本特征。大学教师的这种主体性人格是时代精神在大学教师个体身上的凝聚与表征,是大学教师个体精神素质与行为模式在自身上的综合表现。学生知识品味与公民人格的培育过程首先是大学教师的主体性人格不断增强的过程,只有大学教师主体性人格的成熟,才能具有培育学生知识品味与公民人格的前提与基础,从这个角度上看,大学教师的主体性人格“担负着超越世俗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中的浅俗、平庸、单向度、感官刺激、对精神境界追求的缺失等价值追求的责任”[17]。具有如此主体性人格的大学教师,其本身就彰显了人们对自由、尊严与生活意义的追寻,大学教师作为育人者,其主体性道德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走向稳定的人格特质。主体性人格不可能通过外在的强制、灌输来实现,因为“任何人都不能被灌输或施加条件来诚实地讲话或公正地判决,因为实施这些美德都要求一种自觉意识和自由选择的品质”[18]325。

创造性人格。大学教师的创造性人格主要是指大学教师在培育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与道德内容的更新升华。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大学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观念,并能切实把观念贯彻在教育实践中。在培育大学生的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过程中,具备创造性人格的大学教师“充满自信,随机应变。正如训练有素的音乐家一样,对于自己所拥有的学识与技能信心百倍,对于全局具有十足的掌控能力,他们对于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具有批判的监控意识,乐于在育人过程中因势利导,及时调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并且敢于尝试新的行动……有时魅力超群,有时谨慎探索”[19]53。大学教师的育人活动就是创造生命的活动,也是大学生生命的超自然性获得的活动。在大学生知识品位和公民人格的培育中,大学教师的创造性人格承担着大学生的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相统一构成的价值生命。

和谐性人格。大学教师和谐性人格对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健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谐丰富的人格特征及其指导下的学生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与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共生活品质。换言之,大学教师的和谐性人格本质上就是容易让学生亲近。因为“大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要把握人的个体性与差异性,他离不开与各种人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交流。……因此,大学教师都必须能够与人们打成一片,让学生亲近”[20]254。只有能够让学生和自己和谐相处的教师,其育人效果才能彰显出来,育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亲近程度。

要求大学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需要大学教师瞄准大学终极价值的推进,并使自己具有建构者人格。当然,这并不是说需要大学教师是一个完美的人,然而,大学教师的确需要乐于接受并且要发展和丰富自己成为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建构者的各种素质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知识品味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

综上,大学生的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不是天生的,而是习得的。这种习得需要大学教师做好对培育人的方方面面规则的尊重,并引领大学生们在规则里表达自己的意见,凝聚共识,大学生如果缺乏这样的规训,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公民,也就无法有效参与公共事务。无论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还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抑或是培养各种杰出拔尖创新人才,一切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都取决于培育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生这个价值指向的实现。而这个指向的达成关键依赖于大学教师,大学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个具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做公民,这不是一件简单的教育游戏,它隐含着教育变革的重大意义,高等教育强国与人力资源强国的顶层设计能否顺利实现,与大学教师能否担当培育有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大学生的责任,能否扮演好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的角色是紧密相关的。

参考文献:

[1]戴维斯,格莱格瑞,麦克基恩.教师一定要思考的四个问题[M].冯怡,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何伟杰,胡建东.构建进化型的组织[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

[4]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5]孟建伟.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3(3):5.

[6]王飞.大学在自身文化品位的历史积淀与现实提升中的使命[J].教育学术月刊,2012(2):39.

[7]DavidK,Cohen,NcufeldB.TheFailureofHighSchoolandtheProgressofEducationinDaedalus[R].GeneraltySummer.1981:79.

[8]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MinihanJ.TheNationalisationofCulture[M].London:HamishHamilton,2001.

[10]BowlesS,GrntisH.SchoolinginCapitalistAmerica[M].NewYorkPress,1976.

[11]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2]BourdieuP.TheCorporatismoftheUniversal:TheRoleofIntellectualsintheModernWorld[M].Telos81(Fall,1989).

[13]DeweyJ.DemocracyandEducation[M].NewYorkPress,1961.

[14]周保松.走进生命的学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5]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吴必康,钟伟云,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6]吕素珍.现实与超越——大学教师理想角色形象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培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3):25.

[18]麦克莱伦.教育哲学[M].宋少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9]拉里斯,罗斯曼,弗莱格,等.动态教师——教育变革的领导者[M].侯晶晶,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付八军.大学教师的培育与成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UniversityTeachers:

(责任编辑朱春花)

收稿日期:2014-12-15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家办学语境下的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与构建”(13YJC880063)

作者简介:王飞(1982- ),男,云南曲靖人,曲靖师范学院教师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5)02-0104-05

TheConstructorsofStudents'KnowledgeTastesandCitizenPersonality

WANGFei

(InstituteofTeacherDevelopment,QujingNormalUniversity,Qujing655011,Yunnan,China)

Abstract:For any country,nation or society,the ultimate value of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is to nurture qualified students for the society with both profound knowledge and lofty citizenship to create a better world.Through the specific independent operations of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culture,the duties of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to attract those who are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citizen personality to accept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As the fundamental subjects to realize the ultimate value of university,teachers play the roles of constructors i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citizen personality with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Key words:university teachers; knowledge taste; citizen personality; independent; constructor

猜你喜欢
独立自主大学教师
红军长征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初步确立
学生视角的大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分析
“一次消化者”与“二次消化者”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怎样做到“少教多学”
浅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估框架研究
基于积极导向的大学课堂管理
倡导独立自主原则,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成绩
改善大学英语教师管理与激励机制的应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