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法联合扶正祛邪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2015-02-28 08:07宇宏峰史闳贵李秀梅李建成
河北中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肺癌化疗心理

宇宏峰 史闳贵 李秀梅 李建成

(河北省崇礼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北崇礼 076350)

近年来,由于社会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是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都高居首位。现代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本身是一种身心疾病,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及病愈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1],说明心理治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性。研究显示,中医药不仅能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癌性疼痛,还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2],故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2012-01—2014-01,我们对33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给予心理疗法联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并与西医对症治疗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4年修订的肺癌病理学分型标准[3],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1.1.2 纳入标准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首次进行化疗者;生活质量评价(KPS)评分均≥60分;自愿参加此项研究;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预计生存期>3个月;拒绝手术治疗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患者。

1.1.3 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智力低下或视听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者。

1.2 一般资料选取河北省崇礼县人民医院普外科采取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0~77岁,平均(56.5±2.8)岁;左侧肺癌14例,右侧肺癌19例;临床分期:Ⅱa期1例,Ⅱb期2例,Ⅲa期13例,Ⅲb期15例,Ⅳ期2例;其中央型肺癌12例,周围型肺癌21例;病理组织学分型:腺癌13例,鳞癌11例,大细胞癌5例,腺鳞癌4例。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2~78岁,平均(56.2±2.4)岁;左侧肺癌15例,右侧肺癌18例;临床分期:Ⅱa期2例,Ⅱb期3例,Ⅲa期12例,Ⅲb期14例,Ⅳ期2例;其中央型肺癌11例,周围型肺癌22例;病理组织学分型:腺癌14例,鳞癌11例,大细胞癌5例,腺鳞癌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2组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于治疗第1~5 d分别予足叶乙甙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211) 100 mg/m2,静脉滴注3 h;注射用顺铂(齐鲁制药厂,国药准字H37021356)20 mg/m2,静脉滴注2 h。间隔21 d进行下1个疗程。对照组化疗前常规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20 mg入壶,联合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胃复安,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39)20 mg肌肉注射,预防呕吐。化疗期间体质差和进食明显受影响的患者,予肠外营养等对症治疗;疼痛不能耐受者,予止痛药物;粒细胞绝对值明显减少者,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组同时予心理疗法联合扶正祛邪中药汤剂治疗,服用4周。

1.3.1 心理疗法①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尽快取得患者信任、理解和配合,得到家属的理解和支持。②讲解肿瘤及肿瘤治疗的相关知识,说明本次治疗的计划和目的,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措施,减轻他们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心理状态达到最佳。③引导患者正确理解并面对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通过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介绍自身感受,使其他患者能够客观地对待自身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加强社会支持,让家属了解心理支持的重要性,配合医护人员关心体贴患者,减轻其心理压力。

1.3.2 扶正祛邪中药药物组成:黄芪45 g,百部12 g,瓜蒌12 g,党参30 g,白术30 g,半夏12 g,竹茹12 g,薏苡仁30 g,仙鹤草15 g,当归15 g,熟地黄15 g,麦门冬12 g,枸杞子12 g,女贞子12 g,莪术12 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不良反应,并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不良反应根据WHO评定标准,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为0~Ⅳ级,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Ⅱ级为参照值进行评价[4]。生活质量评价依据WHO生活质量问卷(WHO-QOL100)[2]进行调查,所得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5 近期疗效标准以病灶治疗前后变化作为客观疗效评价,参照WHO实体瘤标准疗效评价标准[5]进行近期疗效评估。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达50%,其他病变无增大,持续超过1个月;病变稳定(SD):病变两径乘积缩小不超过50%,增大不超过25%,持续超过1个月;病变进展(PD):病变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客观有效率(RR)=[(CR+PR)/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33例,CR 0例,PR 17例,SD 12例,PD 4例,RR 51.5%;对照组33例,CR 0例,PR 12例,SD 12例,PD 9例,RR 36.4%。2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对照组(n=40)治疗组(n=40)治疗前治疗后躯体功能48.63±18.0761.35±12.58*49.08±23.4876.23±19.44治疗前治疗后*△角色功能46.35±20.3363.38±18.63*45.41±15.4369.52±21.32*△情绪功能43.28±18.3268.35±21.26*45.74±11.7679.76±18.36*△社会功能68.31±12.3670.28±18.32*67.59±12.3577.62±17.35*△认知功能71.38±16.2474.69±21.3672.21±14.5874.52±19.26总体健康49.16±17.3261.52±20.58*50.06±11.2873.45±14.68*△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前各项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表2资料经秩和检验,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化疗是治疗恶心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治疗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躯体不适及心理问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肺癌患者受疾病的折磨、化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心理上多处于抑郁、担忧及绝望等负面状态。研究表明,负性心理可降低患者免疫功能,使免疫系统识别及杀死肿瘤细胞能力有所下降[6]。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增强其对生活的希望,也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而有助于肿瘤消退和机体康复[7]。

肺癌属中医学肺积、肺萎、咳嗽、肺痈、胸痛等范畴[8]。中医学认为,肺癌发病的病因病机是正气内虚、痰凝毒聚和脏腑阴阳失调。在治疗上要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则重视补益脾、肺、肾,祛邪则以祛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主[9]。故以黄芪补气益卫,温扶补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当归补血活血,兼有止痛作用,益血和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半夏有燥湿化痰之功,为治痰瘀之要药,三者同为君药。党参益气养血;百部润肺止咳;麦门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枸杞子、女贞子同补肝肾,共为臣药,以助黄芪补益肺脾肾,提高正气。白术、竹茹、薏苡仁均有化痰、除痹之功,以助半夏祛痰散结;熟地黄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仙鹤草、莪术活血化瘀,三者辅助当归补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伤气;瓜蒌理气宽胸,不温不燥,既助黄芪、当归运行气血,又助半夏祛痰散结,且归肺经,为佐使之药。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既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又可流通气血,祛痰散结,共收扶正祛邪之功,切中病机。我们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疗法联合扶正祛邪中药,二者均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祛邪中药还能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不适症状,进一步增强心理治疗提升起来的患者战胜疾患的信心,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予心理疗法联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能取长补短,增效减毒[8],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1]李湘华,甘秀妮.中国版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测评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369-371.

[2]陈献红.扶正祛邪中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2):1404-1405.

[3]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2.

[4]宇宏峰.ELF方案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2): 1372.

[5]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4-995.

[6]胡婷婷,陈嘉莉,许章英,等.护理干预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09-510.

[7]王静慧,李丽杰,吴光珍,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观察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2):1421-1423.

[8]胡美菊.中西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10):60-61.

[9]赵永强,张凌云.中药改善肿瘤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6):1108-1109.

(本文编辑:曹志娟)

猜你喜欢
肺癌化疗心理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跟踪导练(二)(3)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