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在线课程“汉字与中国文化”教学新举措

2015-03-01 03:06张道升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形体汉字课程

张道升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植入式在线课程“汉字与中国文化”教学新举措

张道升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为了提高植入式在线课程《汉字与中国文化》的教学效果,采取的新举措有:梳理在线视频课程教学内容,理清阐释汉字文化的思路:形—构—用,讲清阐释汉字文化的方法,纠正在线课程中的错误,扩充在线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汉字文化的应用实例,重视课外活动:参观省博物馆。

在线课程;汉字;中国文化

全国政协常委苏士澍说:“汉字里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如果青少年不会、不懂、不热爱书写汉字,中国的未来令人担忧。”[1]《汉字与中国文化》为全校人文社科类通识选修课程和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课。它从学科上隶属于汉字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改为植入在线课程。本课程选用“爱课程”网站上的视频有:中央音乐学院赵世民老师的《探秘中国汉字》,大连大学李索老师的《汉字的传统文化解读》。通过以上视频及任课教师的讲解、师生互动讨论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汉字进行全方位解读,阐释寓含在汉字形体中的传统文化信息,并结合当今社会语言生活中所存在的对汉字误用、对国学经典文献误释、误读及网络语言中的文字问题,从汉字学理论和汉文化的角度予以分析阐述,帮助学生和听众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汉字,在生活和工作中爱护汉字、规范使用汉字。并从中接受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本课程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汉语、汉民族文化的热爱,了解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改为植入课程以后,教学中的新举措主要有:

一、梳理在线视频课程教学内容,理清阐释汉字文化的思路:形——构——用。如:

1.阿

(1)形体:左右结构。形声。从阜,可声。

古文字“阜”形体演变为“阝”(左耳旁,又名左耳刀旁,左包耳)的过程大致为:

全字共7画,归在“阝”部。

(2)构意:“阜”为象形字,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阿”的本义为大的山陵或大的土山。

(3)用法:①符合构意的用法,如“崇阿”“阿丘”“阿阜”。②借用为: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阿[ē],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等等。

(二)鄙

1.形体:左右结构。形声,从“邑”,“啚”声。

古文字“鄙”形体演变过程大致为:

全字共11画,归在“阝”部。

2.构意:“鄙”由“啚”和“阝”两个构件组成。“阝”是“邑”字形体演变的结果,构字时表示城邑或与城市有关的地名、姓氏等意义,如“邯郸”“郴”“郑”“邶”“祁”“郊”“郝”“邬”等。“鄙”从邑,啚(bǐ)声,本义为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3.用法:(1)符合构意的用法,如“都鄙”“县鄙”等。其中的“都”是城市义。(2)借用为:见识浅薄,行为低下。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粗俗,庸俗;质朴。如:《韩非子·五蠹》:“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等等。

二、讲清阐释汉字文化的方法

考释古文字时,陈梦家先生提出了“分析偏旁以定形,声韵通假以定音,援据典籍以训诂贯通形与音”[2]的科学考释方法。阐释汉字文化时也应该这样。

1.要准确地找到被阐释字的古文字早期形体。字形讹变是常见的一种干扰现象。如:“箕”,《说文》:“箕,簸也。从竹象形,下其丌也。”可有人认为“丌”表声,那就错了。“箕”的形体演变大致为:

可见“丌”表示人的双手。同理,“典”从“册”从“丌”,怎不能说“丌”在这儿也表声吧。

2.重文献,忌臆猜

汉字文化阐释时必须要做到“信而有证”,否则就会像王安石的《字说》那样妄为比附,贻人笑柄。如:有人解释“和谐”时说:“和表示人口中有粮食,谐表示人能自由说话。”因缺乏文献证据,我们只能说这是现代人的主观臆猜。

三、纠正在线课程中的错误

1.家 jiā

百家讲坛《探秘中国汉字》认为:最早的字形是房里有猪,猪繁殖力强,当时人的生产力是最重要的生产,以生产能力旺盛的猪象征家的人丁兴旺。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说:“此篆文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以为人之居。字义之转移多如此。”[3]据此,“家”最初是指猪圈,因为“家”从“宀”从“豕”,“宀”甲骨文像房子形状。房子里有一头猪,不就是猪圈吗?大约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居住条件简陋,常常就在自己住的房子里养猪,所以逐渐变为指人居住的地方。

我们认为段玉裁之说可从。

2.弃 qì

李孝定《甲骨文集释》:“弃,字像纳子箕中弃之之形。古代传说中常有弃婴之记载。”[4]李索老师在分析弃婴原因时说:“有养不起的,有把畸形的孩子给扔了的,还有母系社会的风俗,上古有‘食长子’现象。”其实,还有一重要原因。

“弃”字遗留有抢婚习俗的痕迹。抢婚的习俗在《周易》中有明确记载。《屯卦》:“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非)寇,婚媾。”[5]描述的就是远古抢新娘的情况。“屯、邅”,是困难的意思。“班”,是盘旋。卦辞意谓:跨过山山水水,越过水水山山,小伙子们的马队在村外盘旋,我们不搞打砸抢,为的是和你们结成亲家。上古人们不知妊娠的准确期限,故常怀疑掠夺来的女子的第一胎孩子的血统,遂弃之。抛弃非正宗血统的孩子在上古经常发生。《史记》:“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6]姜原或称姜嫄,为姜姓部落的某年轻女子。所谓姜嫄出野,履巨人迹,无夫感天而生子的记载,这是古人为了避“私生子”之嫌而编造的神话,却真实地透露了她与外氏族男子出奔野合的消息。故姜嫄一而再,再而三地想把私生子遗弃掉。

四、扩充在线课程内容

李索教授的“汉字中的文化信息解读——婚姻”篇中介绍了“昏(婚)、姻、嫁、取、妻、歸、婦”等字,我们在讨论中拟补充“宾、也、始、毓(育)、娩”等字。如:“宾”,“宾”字很好地体现了“母权制”。“宾”甲骨文“从字(家的简体) ,从女,从止,会意。“止”代表外族客人到来,上半部形体表示家族中女头人对客人款待。”[7]

五、加强实践教学:汉字文化的应用实例。

设计思想:汉字,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创制而成的记录汉语的的符号体系,它具有超越时空和方言限制的优势,从而大大拓宽了汉语的交际职能。同时它还是思想文化的直接载体,它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载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际符号,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起承载中华文明的重任。所以,应让学生们去找现实中汉字文化的应用实例。

效果:让学生们通过具体事例了解汉字与中华文化的交相融合,使得汉字具有了拼音文字所没有特质——那就是汉字本身蕴含和积淀着丰厚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从而使本课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内涵性。

六、重视课外活动:参观省博物馆。

设计思想:省博物馆有的文物有文字形体,她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同时,省博物馆以古汉字符号为独特视角,反映东方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性和学术型双重使命。[8]

效果:省博物馆通过文物陈列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使学生了解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了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以及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

总之,汉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力强。它不仅仅表现为是中华民族语言的形象符号和思维载体,通过其产生、发展、成熟和运用过程,可以读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历程,尤其是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内涵。教学中,要运用新举措来揭示这些内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1]苏士澍.汉字——中国文化的根[N].光明日报,2011-08-12(6).

[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李孝定.甲骨文集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

[5]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刘志诚.汉字与华夏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5.

[8]中国文字博物馆.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00401.htmfr=Aladdin.

Teaching of New Initiatives on Implantable Online Course“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a Culture”

ZHANG Dao-sheng
(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601)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mplantable online course"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ulture"teaching effect,our new initiatives are:teaching contents online video lessons,to clarify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dea:shaped structure with.Methods to clarify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Correct the mistakes in online courses.The expansion of the online course content.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practice:application Chinese characters of culture.Pay attention to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visit the museum.

Online Course;Chinese Characters;Chinese culture

1009—0673(2015)01—0064—03

H193

A

2015—01—10

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少年德育策略研究”(编号:JG13181);2014年合肥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立项项目“《汉字与中国文化》植入式‘在线课程’”(编号:2014kcjs12)。

张道升(1976— ),男,安徽肥东人,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文字学。

责任编辑:雷励

猜你喜欢
形体汉字课程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