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5-03-01 03:06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贵州大学生

何 娟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贵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对策分析

何 娟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就业指导课程是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获取就业信息及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分析现阶段贵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对深入探讨就业指导课程与促进贵州大学生的就业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贵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质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并热爱职业的劳动观念,培养大学生适应职业及规划职业生涯能力,以服务学生选择适宜性职业而开展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而且能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形成积极乐观的就业理念[1]。因此,深入研究现阶段贵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对提升贵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贵州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社会与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仍有一些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投入不够,基础条件不足。社会各界及各高校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程在帮助学生良好就业上起到的巨大的积极作用,所以对就业指导课程不够重视;同时认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是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所以,对于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没有积极有效的支持,没有给予足够的经费、师资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有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总体评价不满意占15.85%,认为一般的占49.26%[2]。而在在贵州高校仍然有一些领导重招生,轻培养;重专业,轻就业;重管理,轻指导,学生教育、教学部门与就业部门的沟通力度不够,不能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

2.教学指导形式较为单一,课程讲授缺乏实践性

贵州一些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普遍以大班制进行教学,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形式受到极大的限制。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以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方式进行,学生缺少实际的感受与良好的互动。而且,大多数高校往往只是针对毕业班级大学生安排短短1个学期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这种时间跨度较短的“临阵磨枪型”的突击教育,就业指导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大学生觉得并没有从中学到什么东西,无法满足大学生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服务。且没有向低年级辐射,忽视了对一、二年级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单一的课程讲授使大学生获取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真正的求职面试等实践操作中很难发挥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贵州高校大学生都希望指导形式能够多样化,希望能够通过讲座、会议、一对一辅导等多种形式来帮助他们获取最直接、最实际的就业指导。所以在课堂讲授中通过小组交流技能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实践性的技巧就显得尤其重要。此外,贵州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加之教师讲授过于单一,所以广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不予重视,忽视了课程所讲授的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内容,最后难免会在求职面试中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3.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化程度不高

以高校为例,贵州大部分高校并没有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要求。甚至有些高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也大多从行政管理部门转化而来或者是辅导员,由于比较欠缺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知识,难以承担诸如学业设计、职业规划等方面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研究,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辅导的实际需要[3]。加之贵州高校相对单一的管理模式,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难以深入贵州的社会实际,在教学时只能谈一些一般意义的东西,与贵州的社会实际脱节,难以满足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对大学生就业起到的指导作用就十分受局限。可以说,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刻不容缓。

二、完善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对策研究

1.转变观念,明确大学生就业课程在贵州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现阶段,切实转变贵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对缓解就业难至关重要。首先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择业观,培养贵州大学生求职的自信心,克服大学生求职中的盲目攀高的心理障碍;其次,高校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人才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增强工作的目的性与实效性。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发展较快的学校都能够做到以就业为导向、确立就业指导课程的主导地位,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4]。因此,贵州高校及政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贵州高等教育发展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各高校加大投入、并列入学校每年的经费预算,确定每年投入幅度,并适度逐年有所增加;政府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培训,并定期对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贵州政府和高校双管齐下,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提升贵州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2.明确教学对象和课程内容

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应建立起能适应新形势的面向学生个体、面向职场、面向素养的就业指导课程系统。面向个体,应根据贵州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考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学生需求,规范就业指导课程的刚性与弹性;面向学生的素养,应主要关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核心竞争力及全面发展的能力。做到及时更新授课内容,符合就业指导形式。为贵州大学生提供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就业能力提高和创业教育等六部分指导课程内容,尽量满足学生的课程诉求。在普及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特长设计不同的细化章节和就业实践活动,同时还可开展与就业相关的市场分析预测,适时组织开展就业指导专题讲座。通过教育,协助大学生完成两个转变,即从大学生到求职者的转变、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3.加强教学改革,创新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指导课程是以理论为基础、注重培养实操技能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参与体验、收获与反思为路径,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现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提出若干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文字案例或视频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这的角色,设计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5]。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举例大学生求职应聘成功经验,也可以举例求职失败的应试教训,这些真实而具体的实例,能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利于学生在案例情境中去认识自我、清晰职业方向、培养职业技能。改变了一言堂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方法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应用主要是教师通过将学生分为小组的单位形式进行合作和协作来成学习任务,进而达到提高每位同学的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方法[6]。这种方法的教学增加了学生们在一起自由地交流和谈论的机会,创造了一种民主而和谐学习氛围,不仅能增进同学们的感情交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率,使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同时也利于教师本身照顾学生全体,做到针对性指导。

(3)社会实践法。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都是在学校、课堂进行。然而我们可以把上课地点搬到人才市场,组织学生参观招聘会、用人单位、做市场调研,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前景,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目标行业并借个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职位。学校也可以根据年级组织学生进行阶段化的就业指导,低年级的课程主要讲授职业规划与职业素质培养;高年级主要侧重择业观的引导、就业技巧或对相关专业的技能培训。及时弥补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的不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强化师资建设,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高校应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就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而言,授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拥有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是贵州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人才保障。贵州高校应按照略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人数1:500的比例来进行配置,尽快配齐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同时采取措施、制定规划,尽快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放在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建立一支具备过硬专业知识的职业化师资队伍。

[1]姜尔岚,吴成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1.

[2]赵晓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5(1):32-36.

[3]夏劲钢.贵州省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和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4]李雪静,于炯.新疆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探析[J].新疆社科论坛,2012,6(3):27-30.

[5]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34-51.

[6]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32-38.

Pres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urse Guide to Employment of Guizhou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HE Jua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yi,Guizhou562400,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a social focus problem. Employment guidancecourse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mployment circumstances, access to employment information and enhance their employ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and proposes th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and promotion of monority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1009—0673(2015)01—0084—03

G647.38

A

2015—01—01

何娟(1986— ),女,河南信阳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

责任编辑:杨欢欢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贵州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贵州,有多美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