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弗里奇曲线缺口问题的实证分析

2015-03-01 15:05耿小娟
生产力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求职者缺口失业

耿小娟

(甘肃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在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情况下,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和严峻,在双向选择的市场上,一方面“就业难”使求职者忧心忡忡;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感慨实用人才的稀缺,职位空缺但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许多学者利用贝弗里奇曲线对这一人才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进行了分析。

张德远[1]将贝弗里奇曲线的图形运用图形法和数学两种方法推导了出来,系统地介绍了贝弗里奇曲线的概念及其用途,考察了国外贝弗里奇曲线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贝弗里奇曲线在我国应用的意义及可行性。任保平、宋宇[2]在职业搜寻理论中详细介绍了贝弗里奇曲线,并用贝弗里奇曲线区分不同类型的失业以及其数量的图形表示和计算。李晓颖、李晶[3]全面介绍了贝弗里奇曲线,然后借用其移动特性着重从工作搜寻活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队伍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是如何影响失业的。谢芳[4]运用贝弗里奇曲线分析了贝弗里奇曲线对结构性失业和对劳动力市场运作效率的影响,认为在存在大量空岗的情形下,失业者不能实现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因素和信息不完整,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的失业或摩擦性的失业,包括突出的地域性结构失业、技能性结构失业、观念性结构失业;失业率与岗位空缺率的同时增加将导致贝弗里奇曲线的外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些应对策略。唐娜[5]运用贝弗利奇曲线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现象,是由于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两者结构不合理、不匹配,从而引起的部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郑文力、邹碧芳[6]利用贝弗里奇曲线从产业结构调整、就业观念、职业搜寻效率以及大学生特殊群体特征等四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利用贝弗里奇曲线,从产业结构调整、就业观念、职业搜寻效率以及大学生特殊群体特征等四方面,系统剖析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内在机理,进而提议从“拓展经济需求以促进就业”和“提供人才供给以适应市场”两方面采取措施,以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贝弗里奇曲线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少有人去关注曲线本身,更无人质疑该曲线是否存在缺陷。作者在利用贝弗里奇曲线做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时发现,贝弗里奇曲线存在一个缺口,并不是像各类书籍中介绍的是一条连续光滑曲线。本文通过对贝弗里奇曲线缺口的论证,得到了更为准确的贝弗里奇曲线,从而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失业问题和劳动力市场特点提供参考。

一、贝弗里奇曲线简介

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一个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一书中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中失业率与岗位空缺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利用一条曲线描述这种关系,这条曲线被称为贝弗里奇曲线,有时也称UV曲线。UV曲线通过对失业率与岗位空缺率共同运动趋势的分析能够提供更多的关于当前经济的经济周期波动与劳动力市场运作效率的信息(见图1)。

图1 贝弗里奇曲线及其位移

图1中,横轴表示失业率,可理解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岗位空缺率,可理解为企业提供的岗位状况,即需求。可以看出,失业率越高,岗位空缺率就越低,反之亦然。图中,45度线表示“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即U=V”,此时的失业率为U0,A点表示“供大于求”(U1大于 V1),失业率为 U1。B点表示“供不应求”(V2大于U2),就业岗位充足。当空岗率低时,失业者难寻工作,失业率提高,如A点所示。贝弗里奇曲线除了可被用来区别失业类型外,还可用来表明劳动力市场运作效率的变化,曲线向原点移动(由L移到L'),表明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越高,因为L'曲线所表示的岗位空缺率和失业率均更小,反之,远离原点的L''曲线则表明运作效率较差。

二、劳动力市场的划分及其关系

职业搜寻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大类市场:一类是存在空缺的市场,在这一类市场上,劳动的需求大于劳动的供给,工作岗位大量闲置;另一类是存在失业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大于劳动的需求,许多人处在失业状态。笔者将存在空缺的市场定义为对求职者要求较高的市场,即高级市场,这一市场主要是由知识、技能和管理精英构成;将存在失业的市场定义为对求职者素质要求低的市场,即低级市场,主要是由非熟练工人、没有特殊技能的就业者、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从农村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构成。高级市场和低级市场之间劳动力缺乏有效流动,高级市场的就业者即便在失业时也不愿进入低级市场,低级市场的就业者也很难进入高级市场。

在存在失业市场中,劳动者素质技能比较低,只能在低级市场里找工作,短期难以到存在空缺市场去找工作,因为空缺市场提供的岗位只有素质和技能水平高的人才能胜任。在失业市场里找工作的特点:对于技术和专业性的要求不是很高,求职者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转换职业较为容易;就职者素质技能差别不大,所以不同工作工资差距不是很大,工资水平都比较低。

存在失业市场的求职者有两类:新进入者和二次寻找职业者。对于新的求职者,工资水平是他们选择工作的主要因素,因为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初次进入职场,不具备技能,给他们提供的工资都在维持生存的边缘。二次寻找职业者再次找到的工作和以前的工作相比,在一些方面有所改变,再次找工作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前的工作丢失、对于现在的工作不满意、个人兴趣和喜好的追求、生活不方便、工资水平等。在低级市场,二次所能找到的岗位,工资水平的浮动区间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寻找工作者就会追求其他方面的增长。由此可见,在存在失业市场二次寻找工作只是一种工作的平行迁移,不是发展。即不是由低级市场到达高级市场。

在存在空缺市场,劳动者素质、技能高,为提高素质、技能付出的成本也高于低级市场劳动者,所以劳动者工资高,工资差异大,浮动区间也大。在此市场中,劳动者再次寻找工作是追求更高水平的工资和待遇,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且主观兴趣、喜好等也是决定劳动者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高级市场的劳动者生活水平较高,他们所关心的不再是生存问题,而是自己的发展与自身偏好的满足。他们更愿意在休闲与工资之间替换,即愿意牺牲一些收入换取更多的休闲时间,满足精神需求。

高级市场中对于技能要求较高,求职者在高级市场中二次寻找的工作和以前的工作具有相似性,不同行业之间的跳转较为困难。在空缺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能高,工资提升较大,本身工作环境相对较好,所以即使低级市场提供和高级市场一样的工资他们也不会去低级市场工作,他们只会继续在空缺市场找工作,而且他们会在空缺市场寻找比以前更好的工作。由此可见,在存在空缺市场二次寻找工作是一种发展,是追求更好工作的行为。

因为两个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低水平劳动者难以直接到高水平市场找到工作(存在空缺市场)。因此在贝弗利奇曲线的这一点存在跳跃难度,即贝弗里奇曲线有缺口。

三、贝弗里奇曲线缺口问题的实证分析

(一)贝弗里奇曲线缺口论述

在图1中可以看到,原始的贝弗里奇曲线是一条平滑的曲线,在曲线上没有任何的缺口,表明失业者可以自由在任何市场上寻找想要的工作。但实际上,以上论述表明贝弗里奇曲线上应该存在缺口。既然有缺口,那么缺口应该在什么位置?

我们以L曲线为例,U=V直线上的点都是岗位空缺率等于失业率的点,那么就是说U=V直线右侧的部分是U>V的点,表示失业率高于岗位空缺率,即对于人才是供大于求,所以这部分可以理解为存在失业市场。U=V直线左侧的部分是U<V的点,如B点。表示失业率低于岗位空缺率,即对于人才是供不应求,所以这部分可以理解为存在空缺市场。

当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处在发展阶段时,贝弗里奇曲线的缺口就会在曲线L与U=V交点右侧位置(见图2)。这一段是存在失业市场,缺口存在于这一市场,即在低级市场中就出现了跨越困难,表示在低级市场中技能较好的人数量很少,而且技能较低的劳动者对于跨越相对容易的缺口缺乏动力与意愿,表示整个国家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国家投入教育经费不够,高素质人才急缺。

图2 贝弗里奇曲线缺口示意图1

当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教育水平高,农业人口比重低。那么贝弗里奇曲线的缺口就会在曲线L与U=V交点左侧位置(见图3)。这一段是存在空缺市场,即在高级市场中出现了跨越困难,表示在这个市场中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求职者人数充足,但在跨越更高水平时遇到了困难,则该国家不缺乏中级人才,劳动者素质、技能普遍比较高,投入教育经费足够低级市场的劳动者增强自身素质与技能,去高级市场寻找工作。

图3 贝弗里奇曲线缺口示意图2

综上所述,当某国贝弗里奇曲线缺口存在于U=V直线右侧时,表示该国教育水平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紧缺,需要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再就业培训;当某国贝弗里奇曲线缺口存在于U=V直线左侧时,表示该国教育水平较高,不缺乏高素质人才,只是对于技能、知识要求极高的岗位招工有困难,需要国家把更多的资金投入这些高端行业,增加这些行业的人才供给。由此可见,贝弗里奇曲线缺口沿U=V直线右侧不断向左上方?移动,也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缺口的位置越高,该国家越发达。

(二)贝弗里奇曲线缺口问题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为例)

如图4,可以看出2001—2009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较为严重,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表明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本部分各图所标示的点都是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数据来源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年都是小于1的,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那么在劳动力供给充足的中国存在岗位空缺率高的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来分析较高技能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图4 2001—2009年度市场职业供求总体变化

在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表中(见表1),五级技工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求人倍率都在1.4以上。在工程师分组里,求人倍率都在1.5以上,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达到2.34。可见在全国劳动力市场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高技术人才供求矛盾突出。同时也说明,贝弗里奇曲线中不是每一点都能平滑移动,在技术等级较高的行业出现了明显的难以跨越的缺口。

?

图5是2001—2011年分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变化图,可以看到,2001年以来,连续11年的求人倍率都大于1,技术人才供不应求。

图5 2001—2011年分技术等级供求变化

从图6中2001—2011年分专业技术职务的求人倍率变化趋势也可以发现,连续11年求人倍率都大于1,专业技术人员也供不应求。但在图4中,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是供大于求的,为什么出现了这种矛盾呢?就是因为贝弗里奇曲线有缺口,求职者技术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在缺口处存在跨越困难。

图6 2001—2011年分专业技术职务供求变化

图7是2001—2011年市场部分职业供求变化。图中有的职业常年供大于求,求人倍率小于1,有的职业常年供不应求,求职倍率大于1。职业之间分化如此明显,求职者在职业间转换困难,供过于求职业的求职者难以到供不应求职业市场找工作,反映出贝弗里奇曲线缺口在这里作用明显。

图7 2001—2011年市场部分职业供求变化

以上分析表明,贝弗里奇曲线确实存在缺口,而且该缺口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沿U=V直线右侧向左上方移动。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低,所以贝弗里奇曲线的缺口出现于存在失业的市场,政府要增加就业,就需要对两个市场分别施行政策,一手引导低素质人才顺利流入存在失业市场,一手加强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使两个市场就业人数双增加。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充分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而不是主观臆断,确定好培养模式,好多年不更改。一所大学可以同时推出多套教育模式,因材施教,或者改为浮动教育模式,使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个体发展。国家可以发展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由于劳动力市场有层次,所以国家的教育也应该走向市场化,增加各种教育机构,为不同需求的求职者提供服务。对于民营教育机构,国家要予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教育平民化。同时,要进一步细化相关统计指标,如:劳动力空缺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劳动力存在失业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等,将我国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描述得更加详细,为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学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1]张德远.贝弗里奇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5).

[2]任保平,宋宇.宏观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李晓颖,李晶.中国失业问题的贝弗里奇曲线分析[J].西北人口,2007(2).

[4]谢芳.贝弗里奇曲线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解读[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5]唐娜.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7(10).

[6]郑文力,邹碧芳.中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机理与应对——基于贝弗里奇曲线[J].华东经济管理,2012(1).

猜你喜欢
求职者缺口失业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失业预警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民生表情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2015年乙烯进口关税下调至1%补充国内需求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