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2015-03-03 02:44齐慧颖李瑞锋
医学与社会 2015年6期
关键词:卫生室执业医生

齐慧颖 李瑞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齐慧颖 李瑞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乡村医生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从医年限等基本情况,分析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讨论发展对策,为卫生部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全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及样本数据分析乡村医生现状,样本数据是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5个村卫生室,采用问卷法对其全部乡村医生进行调查获得。结果:我国乡村医生总量呈上升趋势,但平均配置数量不足;男女比例接近2∶1;平均年龄为45岁;以高中或中专学历为主;平均从医年限为22年;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34%。 结论:乡村医生总量呈增长趋势,但平均配置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队伍老龄化;缺乏高学历人才;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速度缓慢。

关键词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乡村医生是指在村卫生室工作并且取得乡村医生证书的人员。我国现有近百万长期根植并服务于农村的乡村医生,担负着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来,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环境。新农村建设和医改等政策的推行直接影响着乡村医生队伍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探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源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于两方面:①《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有关2007-2011年乡村医生的统计数据;②实地调研得到的乡村医生有关数据。调研时间为2012年7月-9月和2013年1月-2月。按照全国行政区划,在3个经济地区中选择了28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开展调研活动,其中东部地区7个(北京、天津、河北、上海、辽宁、江苏、浙江),中部地区7个(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12个(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另外,因经费问题每个区域按照行政区划随机剔除1地(福建、安徽、重庆)。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样本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机构编码,每地随机选择3-4个卫生室,全国范围内共选择了105个村卫生室,其中东部地区41个,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32个。调查对象为样本村卫生室的所有乡村医生,共计230人。

1.2 研究方法

因国内目前没有针乡村医生的标准量表,本次调研参考了相关研究进行问卷设计,内容包括乡村医生的从业情况、教育情况、培训情况、收入和保障情况[1-4]。样本数据主要从乡村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从医年限、持有证书几方面进行分析。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后,发放问卷230份,由调查员询问填写后当场回收225份,有效回收率为98.7%。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进行2次录入后,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为描述统计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数量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7-2011年,乡村医生人数逐年递增,截至2011年底,全国乡村医生有106.1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17.8万人,2007-2011年乡村医生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71%。新疆、山西、湖南、吉林、江苏、江西等地的乡村医生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74%、8.51%、8.33%、8.11%、8.10%、7.9%。2011年我国平均每个行政村有2.2名乡村医生,在2007年(1.4)的基础上又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目前乡村医生的配置现状已经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的标准 。2011年安徽平均每个行政村的乡村医生数已达4.5人,江苏、黑龙江、重庆、江西、河南等地平均每个行政村也分别有3.8、3.4、3.2、3.2、3.2名乡村医生。

2.2 性别比例

样本村卫生室调查显示,男性乡村医生明显多于女性。225名乡村医生中,男148名,占65.78%;女77名,占34.22%。男女比例基本达到2∶1。经卡方检验,得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乡村医生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23,P=0.121),均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

2.3 年龄分布

样本数据显示,225名乡村医生的平均年龄为45(45±12)岁,其中年龄最大的71岁。年龄超过60岁的乡村医生有30人,占总人数的13.3%;年龄超过40岁的乡村医生共132人,占总人数的58.7%。见表1。

表1 乡村医生年龄分布

2.4 文化程度

2007-2011年间,除了2008年略有下降外,乡村医生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人数一直持续增长。2011年有5.6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比2007年的3.1万人增加了2.4万余人。中专学历的乡村医生在此期间处于连续增长状态,2011年超过80万乡村医生达到中专学历,比2007年增长了29.3万人,增长幅度为57.8%。目前乡村医生文化程度多为高中或中专学历。2011年我国获得中专学历者的比重已达75.6%。此次调查发现乡村医生为高中或中专学历者13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7.8%。

2.5 从医年限

乡村医生的平均从医年限为22.1(22.1±12.3)年,时间普遍较长,工作时间超过30年的有53人,占比23.56%,其中最长从医时间达50年。东部地区乡村医生平均从医时间为23.6(23.6±12.6)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23.4(23.4±12.3)和18.3(18.3±10.8)年。见表2。

表2 乡村医生从医年限分布

2.6 专业素质

2007-2011年全国执业(助理)医师数量持续增长,2011年全国有19.3万村医获得执业(助理)资格证,比2007年的10.3万人,增加了8.9万人。样本村卫生室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77人,占34.22%。同时,年轻乡村医生受专业教育比例正在提高。在接受调查的乡村医生中,年龄低于30岁的24人中,10人已经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证书。

3 讨论

3.1 乡村医生平均配置数量不足

尽管乡村医生队伍不断壮大,但人均配置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4.58人,而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数仅1.4人。造成城市与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城乡的二元体制使得优质的卫生资源倾向于城市,而广大农村缺乏合格的医务人员。同时,医疗卫生市场化、 政府投入不足、 价格决定资源配置、 农村财政困难、 以及相对僵化的卫生行政和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使农村卫生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5]。

3.2 乡村医生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女性

其他类似研究得出相似的结论:2007年对江西省26645 所村卫生室进行普查发现,乡村医生男、女比例分别占88%和12%[6];2013年对河北省乡村医生调查同样显示,264名乡村医生中男165人,女99人,性别比接近2:1[7]。乡村医生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由赤脚医生发展而来,计划经济时期传统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影响,造成乡村医生性别比例失调。

3.3 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且从医年限长

因政策引导有一定的滞后性,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且从医年限长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与许多研究的结论一致。2012年对四川省的调研得出乡村医生平均年龄45.2岁,年龄最大的71岁,年龄超过50岁的乡村医生77人,占34.22%[8]。周晓敏(2009)对靖江市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463 名乡村医生调查显示,从医年限超过20年的乡村医生有319人[9]。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①超过退休年龄的乡村医生因离岗后无养老保障而选择继续谋生;②村卫生室没有新的乡村医生及时补充进来,导致乡村医生到退休年龄后不得不坚守岗位[6]。

3.4 乡村医生缺乏高学历人才

虽然我国乡村医生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还未达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的在2010年全国有80%的乡村医生达到中专水平的标准。目前乡村医生缺乏高学历人才,全国数据显示,2011年大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仅占5.3%;本次调研的225名乡村医生中仅9人为本科学历。原因有两方面:①当前正规医学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不愿到农村卫生室工作;②经过培训的乡村医生在取得一技之长或考取执业医师证后选择转入城市[8]。

3.5 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速度缓慢且存在地方差异性

多年来我国乡村医生执业能力有所提高,执业助理医师比例逐年增加。据统计,截至2000年我国有乡村医生教育机构1317个,承担着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其培训率为86.01%[10]。尽管如此,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速度缓慢,绝大多数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011年我国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仅占14.31%,每千农业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仅为0.22人,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相距甚远[2]。原因有两方面:①当前我国《执业医师法》对执业医师资格的报考条件要求较高,满足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才有资格报名,而乡村医生的学历主要以高中或中专为主,大多数没有资格参加考试;②当前我国乡村医生的培训效果不明显,许多乡村医生知识和技能不能通过考试[9]。

4 建议

4.1 重视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医疗卫生的主要提供者,其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民的健康水平。在不能短期内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情况下,要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并适度将卫生资源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倾斜。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公平性,在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时可打破农村的行政化区域,制定统一的乡村医生配置标准,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规定卫生资源应有的上下限。同时,各地乡村医生在管理方面,可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尽量提高统筹层次,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4.2 缩小男女比例差距

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没有特别要求乡村医生的性别比例,但从实际出发,女性乡村医生队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女乡村医生,其比例太小会使多种卫生保健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影响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功能发挥。为均衡性别比例,应重视女性乡村医生的培养,鼓励女性加入乡村医生队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女医生到村卫生室工作。

4.3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2013年国家卫计委首度提出《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一些开始探索的地区大幅提升了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但是,全国许多地区尚未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大多数乡村医生仍处于老无所养境地[11]。国家应积极总结各地的经验方法,加大推广力度,使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最大化。

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例如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将考取执业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并且建立乡村医生到龄退休制度,使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不再在村卫生室执业,促使乡村医生的新老更替。

4.4 定向培养高素质人才

国家应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加入到乡村医生队伍,并为其创造比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这样既解决了一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缓解了乡村医生后继力量断层问题。同时,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针对农村卫生事业的特点,开设农村医学相关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定向培养人才。

4.5 加快向执业医师转化进程

针对当前我国执业医师资格报考条件较高,导致大多数乡村医生没有资格参加考试的问题,国家应适当降低报考条件,使通过培训获得中专学历的乡村医生能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同时,鼓励有资格的乡村医生积极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2]。另外,国家在重视教育体系建立的同时,更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卫生主管部门应充分了解乡村医生培训的需求及特点,制定统一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乡村医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疆,张光鹏,任苒,等. 中国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与发展[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127-129.

[2]柯昌玲,贾红英,史甲奇. 湖北省乡村医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2):114-117.

[3]张静如,李晓伟,许军玲,等. 乡村医生教育工作现状及培训模式探索[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0):1013-1014.

[4]柯青林,徐凌忠. 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模式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937-938.

[5]张宗光,张云策,王恩波,等. 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新视角与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探讨[J]. 中国卫生经济,2013,32(10):35-37.

[6]沈凤鸣,袁兆康,廖小兵,等.江西省村卫生室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6(4):240-242.

[7]郑聪毅,高雅丽,陈晓炜,等.河北省乡村医生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3):4-6.

[8]郑思佳,杨练,景琳,等.四川省乡村医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5):1-3.

[9]周晓敏,夏迎秋. 靖江市乡村医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7):521-524.

[10]梁华,曾小立,冯忠娜.我国乡村医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2):907-909.

[11]赵东辉,汪早立,任静,等. 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6):633-636.

[12]王玉,王晓燕,韩优莉,等. 乡村医生执业资质转化难的原因及对策[J]. 医学与社会,2013,26(4):7-10.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of Rural Doctor Team Construction in China

Qi Huiying et al

SchoolofHealthManagement,Bei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100029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rural doctors' number, gender,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working time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octors who are working in the countryside, and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health department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rural doctors. Methods: The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Statistics Yearbook and sample was to make an analysis of rural doctors current stottus. The sample data come from 105 village clinics across the country. All rural doctors in the 105 village clinic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 amount of doctors in rural areas was increased,but the number of rural doctors per capita is insufficient; men and women close to 2:1 ratio,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5 years old. The rural doctors mainly have high school or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ir average career of working as a rusal doctor is 22 years. The state (assistant) practicing doctors' qualifications examination's pass rate is 34%. Conclusion: At pres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doctor team in China are as follow: the level of allocation of rural doctors is low and different in regions; the ratio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is seriously imbalanced; the rural doctors team is aging; highly educated talents lack; the pace of transforming (assistant) practicing doctors is slow.

Key WordsRural Doctor; Team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4-12-11;编辑张晓莉)

通讯作者:李瑞锋,liruifeng1997@126.com。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为09YJC790020;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我国城乡居民一体化医疗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运行机制研究”(2013);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我国乡村医生从业现状调查研究”,编号为2014JYBZZXS061 。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723/j.yxysh.2015.06.012

·卫生管理与改革·

猜你喜欢
卫生室执业医生
最美医生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村卫生室设备“一配了之”可不行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医师怎么看多点执业?
医师多点执业:2014再升温
资金落地 村卫生室脱胎换骨
强行合并村卫生室带来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