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协同发展*

2015-03-06 03:34刘升学付跃龙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

刘升学 李 峻 付跃龙



论湘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协同发展*

刘升学李峻付跃龙

摘要:以产业协同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历史发展背景、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以及产业基础等层面,就湘南三市在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协同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也存在着产业同构、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统筹规划等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湘南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策略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湘南三市;产业转移;产业协同

2011年10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批准设立湖南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地区成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将整个湘南地区设立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既有意将湘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也有意将之建成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作为地区性的区域合作,其核心是经济合作,而经济合作的核心又应该是产业的协同发展。审视各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主要有两点一直受到诟病: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是污染产业还是低端的行业,来者不拒,在地方GDP狂热和当政者政绩追求的推动下,不但没有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演进的良机来精心运作,反而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二是恶性竞争,各地比拼政策,盲目争抢产业转移项目,无序承接,产业同质化问题严重,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只突出竞争,不注重合作,既没有实现区域内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和利益的最大化,还影响到区域的产业整合、融合、互补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1]。这样的博弈行为,不是策略性行为,而是一种盲目和缺乏理性的行为。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一个区域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一、理论阐释及背景介绍

(一)产业承接中的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阐释

产业协同是指开放条件下各产业子系统自发的相互约束耦合,表现出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结合。对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不同的流派和学科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过研究,有运用一些传统理论的,有提出新的理论的,笔者认为,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如下这些。

要揭示产业协同发展的规律,首先,应该把握产业之间的联系,因此产业经济学之产业关联理论必然得到运用。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在研究产业协同时,要运用产业关联的理论来阐明不同产业间的关联纽带,这是产业间联系的实质性内容,只有弄清楚这些实际内容,才能运用协同理论来谈产业之协同发展问题。其次,自然要运用到协同理论。协同理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协同理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在研究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其中要运用协同效应与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自组织原理解释了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一个区域内的产业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大系统,由不同的产业系列组成,这些产业系列就是子系统。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以协作性思想、互补原理思想、系统的整体效应的理念为指导,做到区域内的统一协调,使区域内的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这种动态变化中由于协同作用能具有自组织功能,从而使区域内的产业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平衡,整个系统不会因为承接产业转移而产生更大的冲突甚至被破坏,而是使系统存在着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优化。

区域产业分工理论是指导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另一重要理论。区域产业分工理论也就是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具体体现。区域产业分工可以一般地表述为:一国内各区域相互关联的产业体系,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在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作用下,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产业空间结构的客观过程和分异状况[2]。区域产业分工理论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区域的产业分工有利于更多地获取区域利益,区域通过产业合理化分工,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既减少区域内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盲目竞争,又通过合作协同,使区域的产业结构效益、空间结构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整体功能效益最大化,实现共赢并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还能解决各主体的相似需求。我国区域产业分工普遍存在三个问题,区域间产业分工专业化水平低、区域间产业结构低水平非正常趋同和产业区域配置过于分散、缺乏规模经济性[3]。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区域的原有产业结构体系被打破。因此,要致力于新的合理化产业结构体系的建立,同时要克服上述的区域产业分工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并通过产业承接,促进区域产业分工更趋向合理和向更高层次发展。

产业聚集理论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另一种理论支撑。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包含,区域对某一产业产生吸引力时,产业内的众多企业会受到这些吸引力的推动而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实施产业转移,当众多生产相似或相关联产品的生产企业都转移到某一区域,就会形成集群[4]。区域在承接产业专业中,要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结合起来,根据本区域在国际、国内的产业分工,整合区域资源,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构建产业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促进产业聚集,逐步形成本区域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必须建立合作竞争的新理念,并运用合作竞争理论指导区域的产业协同。合作竞争理论(cooperation-competition theory),也称竞合理论,源于对竞争对抗性本身固有的缺点的认识并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该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进行竞争,也有合作,因此提出了合作竞争(Co-competition)的新理念,它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思想。合作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核心逻辑是共赢性,合作竞争理论的逻辑思维:绘制价值链→确定所有商业博弈参与者的竞争合作关系→实施PARTS战略来改变博弈→分析和比较各种商业博弈结果→确定合作竞争战略→扩大商业机会、实现共赢。合作竞争可以产生四种效应:规模效应、成本效应、协同效应、创新效应。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中,各利益主体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在合作中应把其他利益群体的活动视为正外部条件,联合各主体的优势,减少重复与浪费,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并从中受益,共同创造新机会,共同开拓市场和共同采取合作性策略参与外部市场竞争,增强各自和整体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扩大商业机会和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湘南三市产业协同发展的背景条件

湘南示范区涵盖衡阳、郴州与永州三市,共包括34个县(区),土地面积5.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96%,人口1759万,占全省的26%。湘南地区是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要接纳区和前沿地带,是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湘南示范区是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湖南三大经济板块之一。湘南地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土地、矿产、人力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产业基础较好。三市呈三角形构造,两两之间有很长的毗邻线,既是地理上的一个区域,也是传统上的一个经济区域,还是现在城市化中的一个城市经济区域。三市地理毗邻,人文相亲、市场相通、经济相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虽有相似,也有差异,具备“非同质性”区域合作的基础,也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1.三市的区位依托

湘南三市成三角形构造,这种结构本身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关系。三市比邻,相邻区域大,中心城市距离近,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密切。衡阳市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全国重要交通主枢纽城市、湘南的湘南经济文化中心。通过衡阳可以融入长株潭城市群、长江经济带。衡阳是不同运输方式的连接点,也是物流的集散地,水路沟通长江、珠江水系,是湘南出海的重要口。郴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紧邻粤港澳,东界江西,南接广东,西近广西,素称湖南的“南大门”。通过郴州,可以融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粤港澳经济圈、海西经济区,由此使湘南加强与沿海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是华中、华东地区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是内地直达两广(广东、广西)、两南(海南、大西南)、两区(香港、澳门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南山通衢”之称,是泛珠三角经济圈、东盟经济圈、中部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圈等四大经济圈的交汇叠加之地,是湖南通粤达海的西南大门。经由永州,近可以对接武陵山扶贫攻坚示范区,远可以融入东盟与北部湾经济区。

2.三市的资源条件

湘南示范区本身所具有的地域狭窄性,决定了三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别不大,资源禀赋差别也不大。但区域内三市的资源禀赋突出之处仍具特色,空间分布也表现出鲜明的区域互补性。自然资源的相近、丰缺差异和彼此之间地理上的临近,都为三市彼此之间的协同共进创造了条件,大大降低了三市之间自然资源的彼此互补的交易成本,从而极大地提高大湘南的区域经济合作效益[5]。矿产资源方面,湘南地区不仅储量大,而且种类丰富。其中,郴州由于拥有众多有色金属矿产而被称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永州的银、铋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其银的采冶在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也被称为“中国银都”,此外,永州的锡、锌储量分列全国第三、第四位,萤石储量6800多万吨,微晶石墨储量则达3600多万吨,煤炭储量11亿多吨,煤炭基地,“能源之乡”。锰储量居全省第二位,产量也是居全省第一位,稀土与水能矿储量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三位。衡阳的钠长石储量在亚洲处于首位,高岭土也是名列全国前茅,硼砂为华南独有,衡阳的岩盐也是居华南之首位。衡阳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之乡,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金、银、铅、锌、铁、铀、硼、高岭土、重晶石、钠长石、岩盐、芒确、汉白玉、煤等60多种。另外,湘南地区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丰富的水力资源。

3.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明显,产业集聚已初具规模

自湘南示范区成立以来,三市抓住机遇,加大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力度,引进施工项目和境内外资金量均有快速增长。近3年来,三市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100个,占全省的37%。引进内资实际到位资金2086.4亿元,占全省的52.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1.34亿美元,占全省的27.2%。一些先期引进的项目和资金已基本上进区入园,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开发区或工业园。

衡阳市形成了输变电制造、盐卤化工及精细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钢铁冶炼及管材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等五大产业集群和机械装备制造、轻纺及酿酒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生物制药、非金属及建材等五大特色产业。有色金属加工业、黑色金属加工业、化学原料制造业、煤炭开采业、电气机械制造业是其五大支柱产业。郴州市形成了有色金属深加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医药等五大产业集群和能源、建材、医药食品、机械化工等四大特色产业。有色、能源、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材、机械化工是其六大支柱产业。永州市形成了汽车、食品、医药、造纸等四大产业集群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矿产品加工、清洁能源和再生资源等五大特色产业。机械工业、食品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工业是其五大支柱产业。

工业区或产业园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湘南地区经济增长,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特别是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增长,也是湘南地区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以及进行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

二、三市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产业同构严重

如前文所述,区域内或区域间产业协同发生的基础是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区域内依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的差异,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分工达到优势互补,使资源和市场得到有效对接是达成产业协同的重要方面。就制造业而言,由于历史和自然资源条件的原因,三市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

由于三市的主要优势产业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交叉、雷同现象。产业结构的趋同,一方面容易造成相互恶性竞争、抢夺资源的局面,另一方面很难在区域内形成完善的分工体系和产业规模。其结果难免出现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产业规模小,产业协同效应难以发挥。为进一步说明问题,对三市主要优势产业的区位商进行分析。

通过产业的区位商分析发现,三市的主要优势产业中,衡阳的化工、钢铁及农副产品加工;郴州的有色金属开采;永州的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电力生产等产业部门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其他产业基本属于初步专业化,甚至没有形成专业化的格局。总体而言,湘南地区三市的产业结构趋同及专业化水平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内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园区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湘南地区目前已建成了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共39个,省级以上园区24个。其中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郴州出口加工区2个为国家级园区。三市所承接的各类产业转移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大多都已进园运行,形成了转移企业和加工贸易向园区集中的局面。但是,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表1 三市主要优势产业区位商

一是,园区产业“集中”而非“集群”。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不强,甚至没有关联,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协作关系不密切,产业产品链条短。大多数园区通常拥有6到8个产业门类,形成互不关联的企业扎堆,而不是相互关联的企业集群。

二是,园区企业少,不能凸显规模效益。工业园区数量虽然众多,但大多数园区只有10—30几个转移企业,且都为中小型企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因此,很难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通常情况下,只有在产业集聚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够优化企业的成本曲线,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6]如果产业集聚不能带来较好的规模经济效应势必对承接进一步产业转移带来不利影响。

三是,承接的龙头企业、配套产业和中间产业少,不足以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和配套产业协同转移。在湘南地区能够实现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转移,形成配套产业协同转移的只有衡阳富士康、郴州台达电子等几个案例。产业链整体转移的局面还没有出现。中间产业转移少且分散布局,也是产业集群难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湘南许多园区都引进了鞋类加工企业,但引进的鞋材企业少且分散布局,难以形成鞋类生产集聚区。

四是,转移产业与湘南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契合度不足,难以实现转移产业与湘南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三)示范区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建设

虽然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但是,三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是各自为政,各尽其责。在区域的发展上没有一个统筹的规划和设计,以至于产业园区发展零乱分散、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湘南三市在行政级别上同属于地级市的架构,在经济上也没有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极化地带或区域经济腹地,缺乏一个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中心。因此,区域内各市的功能定位、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地位等方面很难在一个合作框架内达成各地利益诉求的一致。在一个良好的合作协同机制建立之前,各自为战的非合作博弈局面或许还会进一步演化。

三、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湘南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其经济区位定位是中部地区对接粤港澳与东盟的前沿,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试点的“辐射与带动”区域,是国家在承接广东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布局区域,是承接东部、辐射中部、西部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开发的新支点,其产业定位是建设成为泛珠三角区域重要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国家将湘南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既是基于湘南本身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也是为了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更好地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并通过产业协同、区域合作促进湘南经济区的共同发展并最终实现湘南的一体化建设。

承接产业转移既是增加产业总量,也是通过承接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承接产业转移首先是以资源禀赋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为依托,因此,区域内原有的产业协同关系依然存在,而且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一方面依然要保持这种协同,并且使之更加协同,另一方面要在承接产业中进行协同并使承接产业能协同发展,这既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又对于区域内各利益主体的发展,都是有利的,而且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湘南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必须探索建立推进区域深度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产业转移机制。

(一)分工协同,错位发展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各市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与产业基础来确定产业承接的重点,区域也要统筹各市的部门间或产业间分工,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互挖墙脚、自相残杀。三市要扬长避短,专业化生产,错位发展,既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又避免区域内的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使三市的优势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1.深化部门专业化分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区域产业分工的第一阶段,即部门间或产业间分工,也叫部门专业化。部门专业化能使规模经济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三市产业协同的基本协同。

这里强调部门专业化,并不是说所有的部门都不存在重复,主要是三市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要减少重复,或者即使重复也不同质化,更不能是在产能过剩下的重复建设,而是差异化发展,最好能达到差异化互补。有些本土化的产业,是可以重复的,但在三市交界区域,应主动打破行政区划的约束和突破本位主义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进行该类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市场能均衡协调,使资源配置效率更高。

对于现存的三市产业同构的现象必须尽快整合优化,三市应根据各自每种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比较优势进行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强自己有竞争优势的,把自己不强的和没有竞争优势的交给强的和有竞争优势的一方去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逐步解决区域内主要产业的同质同构问题;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三市必须从一开始就要统一协调,不能各自为政,更不能相互争抢,否则就会在产业承接中形成区域内新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从而产生新的产业冲突,而不是产业协同。

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坚持“有取有舍,强化优势”的原则。引进的产业应充分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重点着眼于延长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拓展优势产业加工的迂回程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于非优势的产业或不利于本地产业优化的转移项目应果断舍弃。这样,既有利于集中资源更好地发展本地优势产业,也能避免由于区域内的无序承接而产生无序的竞争。衡阳与郴州都有金属矿产资源的优势,但衡阳在冶炼方面有较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足够的产能,因此郴州利用地域相邻的便利,可以借用衡阳的冶炼产能来发展金属矿产品加工,而不要再承接冶炼产业;郴州有新型建材的产业优势,衡阳与永州就不要再承接新的建材产业,而把当地的新型建材市场让给郴州;永州有了造纸业,衡阳与郴州就不要再去发展造纸业了,两市可以将造纸原料输送给永州。

2.深化产品专业化分工,互补共生

区域产业分工的第二个阶段为部门内或产业内分工,就是不同区域都在发展同一个产业部门,但其产品种类是不一样的,这种专业化可称之为产品专业化。由于地域相邻,条件相似,三市之间一方面必然会存在一些相同的部门与产业,也必然存在部门内或产业内分工;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处于同一区域,更有利于开展部门内或产业内分工。

实行产品专业化分工,一是三市要按照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或者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开发差异性产品和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如衡阳与郴州都搞机械产品,衡阳侧重于工程机械,郴州则侧重于轻工与农业机械。二是三市在规避产业同质同构时,不是对相互间的产业发展不闻不问,而是要高度关注,认真研究,在搞清什么不可为时也要搞清在另外两市的大产业中,根据自身的优势能做什么,并主动切入,在承接转移中重点承接,要根据自身优势,对接其他二市的大产业、大产品,开发生产互补品,共同分享市场的同时,共同打造市场。如衡阳富士康生产平板电脑,市场在采购平板电脑时,必然需要平板电脑保护套等互补品,郴州则可以利用其加工业优势,生产平板电脑保护套等互补品。

3.深化产业链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区域产业分工的第三阶段是产业链分工,它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产业链分工虽然有国际化的趋势,但本地组合和近域推进仍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产业链分工,龙头企业可以获取基于产品生产成本地域差异的最大化利润,并实现即时供货和精益化生产,对接的企业可以获取新的市场机会,整个区域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链的空间聚集和合理组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其在国内甚至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并推动区域的整体发展。

围绕区域优势产业拓展产业链分工,一是接通产业链,二是延伸产业链。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如永州生产汽车,衡阳生产车轿;衡阳生产变压器等电力设备,其他两市可以瞄准产业链的断点,承接相关产业与之对接配套。衡阳、郴州两地都盛产矿产,在承接产业中要围绕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做好文章,既延伸产业链,又发展了产业和提高了附加值。

在承接产业中,除了本地区要围绕已有的优势产业从接通产业链和伸延产业链两个方面谋划产业承接外,其余各地区都应瞄准区域内的大产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通过接通产业链和伸延产业链,主动与这些大产业对接与配套。

研究发现,湘南三市产业门类较多,但是单一产业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据对一些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调查,上下游企业配合率不高,湘南三市本地的配套率不到30%。这既说明了过去在这方面的不足,也说明了以后在这方面还大有潜力可为。如衡阳有富士康、新特变、富创精密工业、新龙科技、巨电电子、星源电子、智统五金,郴州有台达电子、高斯贝尔、华磊光电、杉杉科技、富士电梯,永州有五矿江华稀土产业园、达福鑫电子信息产业园、台湾高科技产业园、康都药业,三市在对接配套上都可以围绕这些大企业或大产业做一些文章。

(二)合作协同,规模发展

三市在承接产业中除分工协同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合作协同,通过合作协同,促进产业的聚集,以取得规模效益和溢出效应。

产业转移有一种“集群扎堆转移”的现象,这是由于这些产业的相互关联造成的。三市地理临近,经济联系密切,资源禀赋、产业构成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互补之处,因此可以进行合作协同,通过优势集合或优势互补,共同引进大产业和促进产业的集群扎堆转移,发挥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和规模效益,把一些产业做成区域内的大产业、优势产业。

产业集聚一般有三个特征,一是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临近性,二是产业之间的联系性,三是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在前两性具备的前提下,能否实现区域的产业聚集,关键是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性。湘南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从对抗性竞争转变为合作竞争,由互防转变为互动,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集聚结合起来,根据本区域在国际、国内的产业分工,整合区域资源,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构建产业群,促进产业聚集,提升这些产业群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

湘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一方面应在构建“三极四带”(衡阳、郴州和永州“三极”;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二广高速和洛湛铁路,泉南高速和湘桂铁路,厦蓉高速和台南高铁四组交通干线为主轴的四条“井”字形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带)产业布局中,着力于形成产业集聚,另一方面可以在临边区域共建集聚产业园,还可以三市相互异地建立托管的产业园,将关联产业向龙头产业靠拢,主动聚集到一块。

(三)整合协同,共同打造区域优势产业

湘南三市存在着资源禀赋相似、产业同质同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问题,在过去一直将这个问题视为三市竞争的焦点和合作的劣势和障碍,这是因为三市既没有区域经济区的整体概念,更无整合区域生产要素、发扬整体效应的理念,因此面对共同的市场时,首先想到的和采取的是相互之间恶性竞争,而不是联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共同对外竞争。三市的一些资源、产业虽然从局部来看有些优势或特色,但面对大的外部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些优势或特色就毫无竞争力可言。但如果把整个湘南的共同优势或者特色整合起来,协同发展,不但消除内部的竞争冲突、发展冲突,而且可以显著的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取得“1+1>2”的协同效应,把劣势化为优势。

三市在旅游、有色金属、煤炭、化工、电力、电子等行业有共同和交叉部分,可以通过组建联合体、大型企业集团、一体化等方式,开展整合协同。以旅游业为例,如果能组建一个旅游业的大型联合体,则三市的旅游业则将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转变,竞争力将大大加强。

四、政策建议

三市被批准设立为湖南省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3年有余,但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的工作还没有真正启动,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策略性行为依然是个体性的,不是整体性、全局性、联合性的,而且是一次性的博弈策略,不是基于反复博弈的策略。有鉴于此,笔者认为:

第一,建立大湘南经济区论坛,大力推进湘南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协同发展。对大湘南经济区的产业协同发展虽有一些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一是仅是学者的行为,缺乏政府参与,研究成果很难被采用,二是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大部分是纯理论分析和宏观层面上,缺乏操作层面的研究,实践指导意义不强。大湘南经济区论坛不仅有学者参与,还要广泛吸收三市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参加,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既可以发挥理论的先行引领作用,又可以起到宣传发动、转变观念和达成共识的作用。

第二,尽快建立区域性产业协同发展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通过该机构运用协调机制协调整合区域发展规划,调整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协同整合地区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加强政策合作,协同构建开放的市场体系等[7]。通过协同合作,使湘南从地理区域向经济区域转化。考虑到湘南地区的一体化建设,可以成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推动一体化建设的同时,承担起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之职。在民间,可以建立一个“区域第二合作平台”,即通过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将区域内的企业按行业组织起来,形成市场力量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市场与政府间相对均衡的沟通和对话渠道,以此推动政府合作向纵深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7]。实现湘南地区在承接转移中由互掐到互补、互防到互动的转变。

第三,尽快制定湘南经济区承接产业指导目录。在科学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制定出湘南经济区承接产业指导目录,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协同发展的思路,设计承接产业的空间分布、聚集、对接协同的方案,彻底扭转在一个经济区域内承接产业活动中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残害的混乱无序局面。

第四,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降低三市因不同行政主体所产生的摩擦成本,减少恶性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均沾,逐步壮大整体经济实力。具体地讲:一是实施经济区域制度和政策一体化,实现经济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减少制度冲突,在区域内营造交易成本降低的政策环境。二是实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区域硬件水平,避免浪费,做到“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为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便利。三是实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市场化整合,特别是承接产业,通过产业区域转移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四是实施区域市场体系网络化,共同创造和共享市场机会。五是实施区域内城市群体的协调发展,合理定位三市的城市功能,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结构科学、功能互补、效应整合的区域城市体系[7]。

参考文献

[1]安左娅.恶性竞争问题随产业转移过来[Z].人民日报,2012-01-09.

[2]曹阳.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张艳艳.促进区域产业分工的制度创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4).

[4]汪陈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结合的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责任编辑:口天)

【区域格局与产业发展】

[5]钱汉珍,等.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湘南三市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合作对策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6]李宇慧.武汉城市圈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时代经贸,2007,(5).

[7]张平.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J].经济,2007,(8).

Hunan in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n Industry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Liu Shengxue Li Jun Fu Yuelong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article in-depth analysis the condition and possibility of industry’s synergetic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cities of southern Hunan from historical backgrou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base. And point out that the three cities has good basis for cooperation to admit into the industrial transferring. At the same time,there is also the similar industrial structure, low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and other issues. Putting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pecific measures for collaborative industry in southern Hunan.

Key Words:Three Hunan City;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Cooperation

作者简介:刘升学,男,南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衡阳421001)。李峻,男,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衡阳421001)。付跃龙,男,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湘南三市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合作研究”(12ZDA13)。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5)06—0073—08

收稿日期:2015—08—20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我国产业转移研究进展述评
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研究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北京专业市场向河北转移的适应性提升策略
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