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于“淘宝第一村”的案例研究

2015-03-06 03:34张灿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淘宝村形成机制产业集群

张灿



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基于“淘宝第一村”的案例研究

张灿

摘要:位于义乌市郊的青岩刘村,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义乌当地的2000多户淘宝卖家,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现象,号称“淘宝第一村”。这样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模式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律呢?通过对青岩刘村集群的每个阶段关键事件进行梳理,研究发现:随着集群规模的大小变化,动力因素是动态变化着的,且每个阶段的关键动力因素是不一样的,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集群关键动力的更迭大致本着如下顺序:比较优势+创业者自身条件(萌芽期)规模经济+社会网络(成长期)创新因子(成熟期)。规模经济是加速产业集群成长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淘宝村;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形成机制

一、问题提出

当下,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网购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快捷购物方式。据统计,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①。电子商务在创造新的消费市场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截至2014年12月,电子商务产业的直接从业人数已经超过250万人,其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1800万人。

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衍生了一个新鲜名词——“淘宝村”,“淘宝村”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而被外界称作“淘宝第一村”的浙江义乌青岩刘村最为典型。青岩刘村2005年完成旧村改造,200多幢错落有致的砖混住宅楼闲置出租,位居“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毗邻江东货运市场的优势地理位置,吸引全国各地的网商进村租房创业。如今,青岩刘村已基本实现“带上电脑在村里租一间房,就能开网店”,从注册网店、上传商品信息、进货、接单到发货,包括商品网拍、网店美工、经验传授等,不用出村,都可以在村里完成。

这个位于义乌市郊的小村庄,从过去仅有1000多名村民,发展到现在容纳了8000多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义乌当地的2000多户淘宝卖家,形成了“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现象。有许多记者对青岩刘村进行了报道,这座充满活力的“淘宝村”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但相关方面的学术研究却相对欠缺。对于这种虚拟市场的“产业集群”现象,理论该如何解释?这样的集群模式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律?哪些因素促使青岩刘村成为“淘宝第一村”?这些问题都亟待解答。

本文研究对象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产生条件及其演化轨迹。基于对“淘宝村”青岩刘村的案例研究,分析该村集群形成的每一个时期的主要动力因素,进而得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二、理论框架

学术上关于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较为欠缺,但是对于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s)的研究已经较为完善。自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1890)首次提出产业集聚(即“地方化”),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大都是实体市场产业集群,少有虚拟市场产业集群。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的现象。本文所研究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是指来自不同地区的从事电子商务的创业者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并伴随着集群区域内该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支持性服务行业的衍生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阶段划分

克鲁格曼(1991)、波特(1998)都认为集群的演化存在着一定的生命周期,大致包括以下五个阶段:集群形成、持续增长、饱和与转型、衰退、死亡或复兴成长。步诺梭(1990)以对集群干预的时间先后顺序做依据,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自发形成的阶段、政府干预的阶段。魏守华(2002)把集群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发生阶段。该时期的关键推动因素是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2)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动力是社会资本优势和低等合作效率。(3)成熟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动力是集群内知识、技术的创新和高等合作效率。而王缉慈(2002)以区域创新网络演进过程把集群演化阶段分为:网络形成、网络成长与巩固、网络逐渐根植这三个阶段。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青岩刘村电商产业集聚形成的特点,本文将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分成以下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二)产业集群的动力因素分析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因素,很多学者已经做了相关研究。马歇尔(Marshall,1964)认为是集群本身所具有的外部经济使得地方性工业企业在区域集聚。韦伯(Weber,1909)关注了工业选址的区位因素,强调工业在某个地方集聚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结果。“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克鲁格曼(Krugman,1991)强调集群是因集群区内的规模报酬递增、物流成本、要素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特殊历史事件将会在集群形成过程中产生巨大影响力,现实中集群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一旦空间集群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社会网络模型”认为空间集群的产生及维系,关键是因为有信用集聚的支撑,社会网络很重要。而“新产业区理论”认为集群不仅取决于经济方面的因素,还取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持久的创新是产业集群区域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

每个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集群的形成动力,本文在对各种流派的理论要点整合后,结合“淘宝村”的特点,认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动力主要是:比较优势、创业者自身条件、规模经济、社会网络、创新因子。如表2所示。

(三)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构建

1.集群规模与各动力因素的关系

从萌芽期到衰退期,每一个动力因素在每个阶段的作用大小是动态变化的。图1展示了集群成长的各动力因素与集群规模大小之间的关系。

比较优势和创业者自身条件不会随着集群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图1中表现为直线,比较优势和创业者自身条件对集群的影响是:不同大小的比较优势和创业者自身条件能够使成长动力曲线产生上下平移,这两股动力增加,动力曲线上移,同时集群的均衡规模点右移,均衡规模增大,反之则均衡规模减小。规模经济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先增后降。起初随着集群规模扩大,创业者能享受集群带来的外部经济效益,加速了集群成长动力的增

表2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动力因素

图1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成长动力曲线

大。当集群超过一定规模时,因为土地、基础设施等要素的供给有限,随着规模的扩大,土地和基础设施等要素的价格上升,开始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减小了集群的成长动力。随着集群规模扩大,社会网络呈微上升状态。萌芽期,创业者大都是外来人士,相互之间并未建立社会网络关系;之后,集群的创业者越多,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机会就越多,社会网络更广泛,便于技术、信息共享。但是,创业者选择在该村集聚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社会网络,因此社会网络只是影响集群成长动力的一小部分。因为创新因子并不受集群规模的影响,所以图1并未画出创新因子的曲线,创新是集群成长的重要推动因素,能够将集群提升到新的高度,推动创业者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由于创新的投资较大,其外部性较强,所以小型创业者的模仿动机超过创新动机,容易成为集群区域内创新中的“搭便车者”。集群区内若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导致创业者很少创新。

2.集群规模与其成长动力的关系

在各动力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整个集群的成长动力曲线。如图1所示,集群的成长动力与集群规模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集群的成长动力”开始缓慢增大,超过最初规模后,成长动力开始快速增大;接着,成长动力的增速放慢达到最高点后开始减小至零;一旦规模超过均衡规模点,成长动力便为负,此时集聚规模出现萎缩。

3.集群生命周期与其成长动力的关系

图2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曲线

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集群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图2所示),各阶段对应的主要推动因素也不同:处于萌芽期的集群区内创业者数量很少,还未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此阶段集群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本地拥有的比较优势和创业者自身条件。在成长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外来创业者的零星迁入和本地创业者的缓慢裂变和衍生。

处于成长期的集群区域最显著的特点是集群规模的迅速扩大,集群在基础配套设施环境、社会网络关系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产生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吸引大量创业者入驻。电子商务协会开始成立,政府也对该村集群现象有政策支持。此时,集群的成长动力已转变为比较优势、创业者条件、规模经济和社会网络关系共同推动集群成长。

处于成熟期的集群区域的特点是规模较为稳定,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创业氛围环境融洽。一些做大的创业者尝试开拓新市场,转为做各网店的供货商。政府、协会也对集群支持和进行正确引导。此时,集群的成长动力除之前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社会网络等外,要想突破规模趋于饱和的状态,创新因子的作用很大。

产业集群的成熟期后,若没有促使突破瓶颈的创新点,很难再上升。成长期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地价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出现规模不经济,加上其他地区同类创业集群现象的分流影响,使得集群内知名网店开始出现外迁,此时产业群的规模衰退。政府也会将政策重心转移到其他新生创业集群区域。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于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演化轨迹研究具体细化为:找到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每一个时期的主要动力因素,而随着集群的形成,这些动力因素又都在动态变化,综合影响了整个集群的成长动力。每个阶段的关键动力因素不一样:萌芽期的关键动力因素是比较优势和创业者自身条件;成长期的动力因素除之前的两大动力外,更关键的是规模经济因素,还有社会网络的推动作用;成熟期需要创新因子去推动集群向更高级转型发展。

三、案例分析

据实地调研发现,本文研究的“淘宝村”青岩刘村从2005年至今,一共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下文将分别对青岩刘村每一个时期的关键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并据此分析每一时期产业集群的主要动力因素,力图用实证资料来求证本文构建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1.萌芽期:比较优势+创业者条件(2005─2008年)

青岩刘村位于义乌市郊外,村道的一侧是环城线,田地不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并不是务农,主要靠外出打工。2005年完成旧村改造后,闲置了大量的房子出租,房租便宜。随着旧村改造建新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发生了改变,外出打工的大部分都回到村里,有的村民在国际商贸城开实体店做外贸,也有的闲在家里靠房租为生。位居“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靠近义乌最大的货运市场——江东货运市场,物流方便,村里迎来了第一拨为数不多的网商。

2008年,村子附近的篁园市场要迁至7公里以外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导致在这里开店的房客们也要集体搬离,而这部分房客是村里的主要租客,于是村里的房屋开始空置,房租下降,村民们开始为怎样把空房出租出去而发愁。有村民提议:与义乌的其他地区一样搞专业街,例如围巾专业街、箱包专业街等。村民刘文高则提议搞电子商务。刘文高早在2002年就对电子商务有所接触,当时他请人制作了自己的独立网站,在网上卖琥珀,成功地把产品推上网络平台并接下了不少订单。这段经历,让刘文高发现了电子商务的强大发展潜力,产生带领村民走电商道路的想法。接着,在村里召开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会议时,刘文高邀请义乌工商学院的院长帮忙宣传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会议结束后,村里就决定发展电子商务,目标是把村里的空房以较好的价格租出去,刘文高被任命为青岩刘村发展“电子商务领导小组”副组长,村长担任组长。

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思想,由于偶然、历史事件、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原因,一些产业最初在某些地区发展,形成一定的初始优势(李瑞林,2009)。青岩刘村距离义乌国际商贸城(号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只有7公里,进货方便、货源充足,而且,浙江省内面积最大、运量最大的运输市场——江东货运市场距离青岩刘村不到1公里,物流十分便利。可以知道,青岩刘村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禀赋)上具有比较优势,吸引活跃在虚拟市场中的网商创业者集聚此地。

“淘宝店”是一个门槛较低、技术含量不高、投资成本低的创业方式,适合初始资金不多的青岩刘村民或其他年轻人。义乌的“淘宝大学”——义乌工商学院也在青岩刘村附近两公里处。学院为刚起步开网店的在校学生免费配有一间上网教室和一间储存货物的仓库;学生在“淘宝店”上的业绩可以折算成实践课的学分。因为青岩刘村的地理位置较好、房租便宜,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选择租用青岩刘村的房屋继续开网店。义乌工商学院的学生成了青岩刘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凭借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后盾,加上毗邻江东货运市场,电子商务在青岩刘村萌芽,义乌工商学院也为其培育大批电商学生。萌芽期主要受到优越的地理位置(比较优势)和创业者自身的教育文化程度、资金条件的综合影响。

2.成长期:社会网络+规模经济(2009—2010年)

(1)社会网络推动集群成长

第一,信息分享。入驻青岩刘村的创业者大都是一些缺乏经验与资金的年轻人。2009年5月,在江东街道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成立了“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筹委会”,组织网商创业者培训交流,邀请成功网商做老师,推出简单易学的淘宝免费课程,为村民、大学毕业生提供培训。还建立了线下共享平台,有意愿的网商定期举办活动,共享网商经验,甚至联合进货、销售。刘文高说“淘宝村刚萌芽之初,创业者大都蜗居经营,后来创业者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交流共享货源、技术、信息等,抱团取暖,不考虑个人私利。抱团的好处是当别人还是单兵作战的时候,淘宝村已经是集团军队了”。凭借这种抱团取暖的意识,电商创业者之间建立了一定社会网络关系,促进村里的创业者共同进步。创业者小张说:“在这里,创业不再是‘单打独斗’,虽然在网上做交易,但创业者们在生活中都能互相交流经验。这里随处都能向别人请教,还经常组织成功网商讲课,很有创业氛围。”正是因为创业者在青岩刘村的集聚,建立了一定的社会网络,才有了信息分享、知识溢出的可能。

第二,协会成立。集群的优势一部分也来自于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2010年3月22日,刘文高带领他的网商朋友,在江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成立了义乌市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为宣传协会、扩大影响力,刘文高经常带领网商朋友打着“义乌市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淘宝第一村”的旗号参加各地网货交易会,2010年首次组团参加义乌博览会,引来众多国内外客商关注。协会组织会员与各大交易平台进行合作,6月对接京东商城,建立合作关系;同年12月对接拍拍网,为义乌网商开通绿色入驻通道。协会平时还会定期组织网商会员召开培训会、经验分享会,同样也丰富了社会网络,促进了信息交流。

社会网络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方式,使得集群内创业者建立信任关系,增加学习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集群的成长,营造集群内特殊的电子商务创业文化。

(2)规模经济加速集群成长

第一,进货新模式。开网店最怕积压货品、占用资金。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货源充足,但是很少零售,一种产品要几百上千件才可以起批,这对于小型网商创业者来说是道难题。此外,还要把各种商品拍成照片再加上文字说明上传到网店,比较麻烦。为此,刘文高引进了一种“网货超市”的新模式。2010年4与28日,首家“网货超市”——俏货批发城在青岩刘村开张。随后,创业9.9元、万客商城、淘宝部落等也在青岩刘村设配货中心。“网货超市”即:批发商库存了成百上千种产品,又做好这些产品的数据包(包括图片和文案),把产品摆放在货架上。创业者入驻后,可以先把图片和文案上传到自己的网店,等待接单,然后根据每天的接单情况,到超市货架上去选货,接多少订单就进多少货,选好货出门的时候扫码结账,跟普通超市买东西一样。如果遇到较大的单子,批发商再单独给创业者送货。创业者还可以把最近网上热销的产品信息告知批发商,以便更新采购方向。

“网货超市”的进货模式使得网商创业者不需要囤货,接下淘宝订单再去超市进货,实现了“租一间房屋、带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就能在村里开网店”的设想。因为创业者在青岩刘村的大量集聚,才扩大了对上游网货批发商的需求,才有了创业者联合进货的可能,催生了“网货超市”这样的进货新模式。一方面,网商创业者能更加便利、低成本且低风险地开店;另一方面,批发商也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通过混合批发的优势吸引更多网商与之合作,扩大了自己的规模。

第二,便利物流条件。在中国快递协会发布的国内快递服务重点发展城市名录中,义乌已成为全国快件业务量较大的15座城市之一。目前,义乌的年快递物流量进入全国各大城市的前10位②。义乌物流量逐年增长的现实从侧面反映了义乌电子商务正逐步发展。作为青岩刘村的网商代表,刘文高与义乌的20多家快递公司(包括四大快递巨头及国内几大知名快递公司)谈判,要求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与最优惠的价格,为网商创业者节省了不少物流成本,为青岩刘村构建了一张强大的物流网络。而且几乎所有快递公司在村里都设置网点,发货量大时可以打电话让物流人员上门取货,如果发货量较少,网商下楼将货物送到楼下的快递网点就可以了,十分便利。

诸多网商创业者在青岩刘村集聚,一方面,形成了一个集团军,去与快递公司谈议,得到更低的快递价格,减少了物流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青岩刘村的网商创业者之多,对于快递的需求也扩大,吸引了申通、圆通、中通、汇通这四大快递巨头、EMS及其他知名快递公司入驻村里,设置站点,使网商创业者发货更为快捷。

第三,路径依赖强化集聚。克鲁格曼(Krugman,1991)认为现实中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t)。因为历史事件、自然资源禀赋或其他因素,一些产业起初在拥有优势的某区域集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接着各要素向该区域集中,进一步强化该区域的产业集聚优势,壮大集群规模。正如波特(Porter,1998)指出:一旦一个集群开始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会促进它的成长。这与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因果累积理论相似。图3是对“淘宝村”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性进行的形象描述。

图3 “淘宝村”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性

在路径依赖性的作用下,集群如滚雪球般发展起来,集群所在区域——青岩刘村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先者。集群区域的市场规模越大,形成规模经济,就越能提高创业者的经营能力,吸引更多的创业者慕名而来。自发而生的“淘宝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淘宝第一村”的名声也随着媒体的争相报道而在全国知名,吸引了更多创业者来到青岩刘村租房,进军电子商务。

货源充足、物流便利、运输成本较低,青岩刘村营造了适合电商创业的最佳环境氛围,成了初创者和小型网商的创业摇篮。开一家网店需要的初始资金较少,这里有“网货超市”可以小额混合批发货品,不需要库存太多货品。村里是住宿小区式的楼房,地下室可以当库房,楼上套间可以做办公室、卧室、库房的“综合体”。这种由于网商创业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是单个企业孤立在某个区位内所无法获得的,新入驻青岩刘村的创业者则不用支付太多成本就可以享受,何乐而不为?产业集群产生的规模经济反过来又加速了集群的成长。据媒体报道,2010年10月,村里的电商创业者猛增到两千多家。

3.成熟期:产业链完善+规模饱和(2011年)

产业集群是先横向再纵向的集聚方式而进行的,最初主要是商业的集聚,在其带动下,交通运输业、通信业、文印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等也随着快速发展(徐剑锋,2002)。随着产业集群的成长,一条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也在青岩刘村逐渐成型——引进了文印店、广告公司、网页设计公司、包装箱以及胶带供应商等电子商务的相关行业,甚至适合每天工作到深夜的淘宝网商的小饭馆、烧烤摊,也都在整体配套设施之列。基本上,淘宝网商不出村就能满足工作生活的一切需求。这恰好印证了陆立军(2009)的观点:一个较大规模的集群,它的存在本身也会吸引相关要素流入本地区,企业便无须特地外出寻找。

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融洽的创业氛围环境,“淘宝村”的集群拥有一个短暂的成熟期。但是,前两个时期的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社会网络关系等动力因素难以满足集群的继续成长,要想突破规模趋于饱和的瓶颈状态,创新因子的作用很大。大量研究证明,创新是产业集群的活力源泉,硅谷之所以成为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凭借的正是其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青岩刘村创业者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算高,也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创新氛围不佳,缺乏创新因子,因而集群缺乏再次成长的动力,此时的集群规模趋于饱和,难以再继续成长。

4.衰退期:规模不经济与相关适应性行为(2012─2015年)

最早入驻“淘宝村”的网商,一部分转向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上游,搬离“淘宝村”,在义乌工业园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加工工厂,一部分从淘宝卖家转为卖家的批发商,做小额混批的生意。村里房屋都是居民住宅区设计,每个房间的面积很小,货品都分散放在多个房间,而配货员需要拿着订单在各个货架间走来走去寻找货品,配一张订单要走多个房间,影响配货效率。村里的仓库满足不了大型网商的需求,大型知名网商必须搬离,寻找更空旷的场地,谋求更大的发展。

除了仓库的限制,大型网商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营运流程,继续在青岩刘村开店也不再合适。首先,村里的房租逐年上涨,房租成本是一笔负担;其次,是不稳定的客服团队,在青岩刘村,淘宝网店很多,大网商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客服人员很轻易就跳槽了,而且这里开网店条件便利、门槛也低,也有不少客服人员学了技术后自己开店去了,劳动力成本也是一笔负担。拥挤成本、土地价格上涨、劳动成本上涨,规模不经济效应上升引起企业不断外迁(徐剑锋,2002)。当创业者在集群区域内不能获得竞争优势,便会搬离此地,选择更具优势的区位。

据新浪浙江资讯报道,从2005年至今,在“淘宝村”做大后搬离的网商有近两千家,有的搬到了义乌其他地区,有的搬到了杭州、上海、郑州、安徽等地。但还是有新的创业者到青岩刘村来从事初期的低成本创业。青岩刘村成为电子商务创业者的“孵化基地”,较为新颖的进货模式、便利的运输条件以及融洽的创业环境氛围,吸引着新的小型创业者入驻村里,捞取第一桶金。

青岩刘村产业集群的成熟期后期,仓库限制、房租上升、劳动力流动性大等规模不经济问题出现,义乌其他地区也陆续出现了电商产业集群现象,对其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威胁,村里的大型知名网店不断外迁,产业集群的规模出现衰退迹象。若没有突破此瓶颈的创新举措,很难再次恢复之前集群快速成长的状态。

四、“淘宝村”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1.鼓励并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其辐射作用

经济活动的集聚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培育企业家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快速经济增长。应鼓励经济活动的集聚,特别是产业集群区域的发展,推动其成为引领创新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2.优化物流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创业者在决定集聚还是分散时,节约运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是其区位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政府应大力优化中国的物流网络,加大对集聚区域公共物品基础设施的建设,顺应并鼓励“淘宝村”这种自发而起的集聚区域的发展。

3.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孕育集群的第二次生命

产业集群的成熟期规模趋于饱和,规模不经济加上其他地区的效仿现象,比较优势未必继续再是优势,要想推动集群的再次成长,创新因子是关键。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可以投入创新研发机构,建立创业者聚会场所,组织交易会、展览会等促进网商间的交流,加速信息知识的通畅交流,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人才,鼓励创新,尊重创新。

4.借鉴并结合实际,推广“淘宝村”的发展模式

截至2014年12月,全国网购人群规模达3.8亿人,同比增长21.8%,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8211亿元,电子商务已经开始改变消费者购物方式的结构。2014年11月19日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青岩刘村考察,称赞村民在虚拟空间服务实体经济,开拓巨大市场空间,不愧是网店第一村。2015年1月21日,总理又将青岩刘村这一东部小村庄的大众创业案例搬上了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可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方针之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融合,是当下商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鉴于此,支持并推动青岩刘村乃至整个义乌市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发展,结合各地优劣,因地制宜将“淘宝村”的集群模式经验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刻不容缓。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年4月8日发布。②何百林.快递物流业,义乌又一座“金矿”?[EB/OL].http://www.jhnews.com.cn/jhrb/2011-12/29/content_2018048.htm,2011-12-29。

参考文献

[1]Crafts N, Venables A J. Globalization in History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C]. CEPR Discussion Papers 3079,2001.

[2]Henderson J V, Shalizi Z, Venables A J. Geography and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1(1).

[3]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483-499.

[4]Leo V D B, Braun E, Winden W V. Growth ClustersinEuropeanCities, anIntegral Approach[J]. Urban Studies, 2001,38(1), 185-205.

[5]Porter M.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11-12): 77-90.

[6]陈柳钦.克鲁格曼等新经济地理学派对产业集群的有关论述[J].西部商学评论,2009,(1):57-73.

[7]戴书龙.浙江省制造业集群演进过程中的动力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2-24.

[8]刘杰,郑风田.社会网络、个人职业选择与地区创业集聚——基于东风村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1,(6):132-151.

[9]陆立军.产业集聚、动态外部性与专业市场发展——来自浙江省义乌市的证据[J].开发研究,2009,(4):17-21.

[10]孟军.产业群形成机制研究[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8-27.

[1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2]苏兆国.基于企业区位选择的产业集聚机理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5):171-173.

[1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柳阳)

【区域格局与产业发展】

[14]王仲智.产业集群网络视角的观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15]郑风田,程郁.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5.

[16]郑菊芬.不同区位论对产业集聚的解释[J].商业环境,2009,(3):107-108.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E-Commerce Industrial Cluster
——A Case Study about“the First Village of Taobao”

Zhang Can

Abstract:Qingyanliu, located at the suburb of Yiwu city, where more than two thousand Taobao sellers gather and e-commerce industrial cluster, is named as“the first village of Taobao”. Then what’s the development rule of the e-commerce industrial cluster?Through narrating key events in each period of Qinyanliu’s e-commerce industrial cluster,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motivating factors is dynamic changing as the size of the cluster, and the key drivers in each period are different. The key drivers of the cluster is roughly in line with the following order: comparative advantage + entrepreneurs’own condition(bug period), economies of scale + social network(growth period), innovation factor(mature period). And the scale economy is the key factor to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cluster.

Key Words:The Taobao Village;Industrial Cluster;Motivating Factors;Formation Mechanism

作者简介:张灿,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硕士(北京100872)。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5)06—0097—08

收稿日期:2015—09—23

猜你喜欢
淘宝村形成机制产业集群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形成机制分析
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淘宝村”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