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抽烟者画像

2015-03-07 03:20阿廖
椰城 2015年11期
关键词:烟民香烟场所

■阿廖

给抽烟者画像

■阿廖

世界之大,催人振奋或叫人嗟叹的杂事自然就多。就在股民紧盯股指,沮丧于跳水般下跌的绿色箭头时,我却关注一项发自京城的新闻——这条新闻对我来说绝对属于“催人振奋”一类:即从2015年6月1日起,在北京正式施行《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这个被誉为“最严控烟令”的《条例》明文规定,北京市包括写字楼、餐厅在内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均禁止吸烟,同时还彻底叫停了有关烟草的所有促销活动。对个人有违上述规定而在禁烟场所强行或偷偷吸烟者,最高将被罚款200元。

说到有关控烟规定——其实在此之前,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等多个大城市也先后出台了控烟条例,尽管各地《条例》管控程度宽严不一,但都言辞凿凿,姿态鲜明。但结果呢?好像都未出风大雨小、不尽人意的套路。即使是北京,早在1995年和2008年就已经出台过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有关规定,至于这次北京新颁布的条例号称“史上最严”,不知是鉴于以往的禁烟条文都基本沦为“纸老虎”而才发飙的举措呢,还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于2011年在我国全面实施,而这个《框架公约》的实施,就意味着我国要在目标年份里实现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全面禁烟承诺?

我们的媒体比较喜欢使用这个“最”字,其实,说北京这次“控烟最严”,我看在某个角度上是会让深圳人发笑的。仅以处罚的额度而论,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市民在禁烟场所吸烟,可按情节严重程度处于罚款五十元至五百元不等——这就比北京最高的个人处罚额度高出一倍半。至于对禁烟场所经营者不履行控烟责任的最高罚款,深圳最高可罚3万元之多,而北京才是1万元。至于广州2012年7月颁布修订后的《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对于未履行控烟责任并拒不改正的场所经营者,仅处罚款三千元,这就基本成了“隔靴搔痒”类的标本谈资——因为广州的罚款数额,与“北上广深”们所处的万众仰视地位相去甚远。

当然,各地控烟条文的宽严程度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关心对象,被冠以“史上最严”也好,“处罚最重”也罢,作为痛恨当众抽烟行为的你我他,最想看到的种种“被誉为……”的称号是否名至实归。试看某组数据:号称“史上最严禁烟令”实施一个月后,尽管北京市卫计委以6类场所为重点,频频亮出大动作,但即使这样,6月份也仅有40家单位因整改不到位被行政处罚;而因违法吸烟而被处罚的个人仅有寥寥90人……当然,并不是说被处罚的人数越多就越显得《条例》的实施有力。但与北京市多达420万烟民大军相比,仅有区区90人被罚,其反差实在难以令人觉得合理——上海《解放日报》记者在专程进京踩点调查后据实写道:“禁烟令真的令行禁止、威力无边吗?记者在走访观察中发现,违规吸烟的现象在公共场合仍有发生……”

在一个公开场合——或筵席或聚会或洽谈——每当有人掏出烟,总必定有人凑上来索一根。现在的掏烟者基本都很大方,不知道是否属于借烟摆谱?或者是做做姿态,大多都会主动“通请”,于是乎,在“接着”声中,一根根白色的尤物便得意洋洋地拖出一条条不成规则的抛物线,向各自的目标飞去……这也许就是一幅中国烟民的典型“风俗画”了。

如果你掌握各级官员抽烟者比例的真正数据,你也许就会觉得“远离香烟”的倡导和呼吁在中国显得多么乏力;而从各种盛行的请烟和让烟画面,你难道不感到抽烟其实已经沉积成了一种我行我素的存在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仿佛还烙着一种冥顽不化的标签?

烟的危害性,这里就没必要抢人家专门机构的饭碗去一一罗列了,至于烟草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种种所谓“贡献”,只需看看有关部门公布的利害相比的一组组数字,也会一目了然。

作为社会的一名普通成员,我只知道香烟明摆着就是有毒,只是其毒的“量”与毒的“度”未达到某种标高,因而未被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明令禁止,如此而已。抽烟的人,实质上已经是在吸食毒物品,而你偏要抽,那是你的基本自由。但你在公开场合吞云吐雾,肆无忌惮地给人家派发阵阵“二手烟”乃至“三手烟”则已经对别人的健康有了侵害,你应该内疚,应该惭愧,应该知晓过错。退一万步,至少也应该在姿态上或做派上有所收敛。而最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种行为,明明在损害自己健康的同时,还有碍别人的健康,而实施这种行为的人,有什么资格居然如此放肆?又有什么脸皮去炫耀,去张扬这种冥顽的陋习呢?

写以上文字,我确实带着情绪,但试着回头想想,也有几分释然。看看当下的电视肥皂剧吧,剧情的延续实际上也就是“烟情”的延续。举凡破案英雄,改革专家,廉洁楷模,绝对鲜见有非抽烟者!改革遇到挫折,破案碰上难题,廉洁遭到诬陷,凡此种种,都一一借助火机的“咔嚓”声和烟圈的袅袅飞升来排解。至于集体讨论的“群英会”,更是云天雾地。至于剧中的女性人物,似乎在抽烟这一情节上也不相让:“妈咪”以烟招揽生意,小姐以烟传送媚眼,即使是儒雅清高的海归派,也常常借着叼烟来显示所谓的“风度”……

——所有这些,与其说是导演想象力的萎缩或采用手法的落套,不如说是中国社情的某种写真定格。

再看看我们的奥运冠军吧,在不菲的价码下,到底有多少位不惜为香烟或者以制烟为主业的企业做广告或者变相广告?这在国外,基本就万万不可,或曰根本不可想象!既然说到国外,我们也据实而论:各国当然都有不乏抽烟者,但人家除了信守区域规定,讲求场所秩序外,还有种种行举似乎都值得称赞。我曾多次到国外参加过微型小说创作与批评的学术会议,还到过欧陆多国做过一些文化考察,某外国学者发言完毕后,在烟瘾难耐下也要迫不及待地要抽烟,但人家绝对不是大大咧咧地掏出一根就叼在嘴上,更非随随便便掏出来就满场“公请”或者张三李四向人家逐个派发。人家是悄悄移步吸烟区,然后悄悄拈出一根,蹲下来并半低着头,这才悄悄地点上香烟。而一旦被人发现自己从“吸烟区”出来,吸烟者则必定撑出几成痉挛的勉强笑态,写尽自卑与萎琐,与在发言中的滔滔不绝,洒脱倜傥成了相当有趣的反差。

由于见惯了抽烟者的放肆,所以每遇上一二位稍微收敛一点的抽烟者,我总会毫不犹豫地给予起码的敬重;而碰上更加懂得吸烟礼节的人——比如避开不抽烟者独自悄悄吸烟——我简直就会记之尤深,而且非常愿意为他写上几笔了……

出于对烟的深恶痛绝,于是对所有人——尤其对所有亲朋以及他们的后代,我都自觉地充当着“远离香烟”的义务宣传员——当然,我的呼声是那样弱小,也是那样的无效。经年呼吁,长期宣讲;逢人口舌不闲,四时煞费苦心,估计已经接近祥林嫂的唠叨水平。但辛勤耕耘后回头去检验效果,倍觉伤心不已。于是才知道长往的努力简直是近乎徒劳,不过属自欺欺人。

看资料:烟民的数量无时不在急剧上升;看现实:烟民的低龄化、校园化乃至女性化愈演愈烈;数据显示:2010年,全世界有450家生产香烟的工厂,其中中国有100家。中国生产的香烟占全世界香烟总产量的40%,生产的香烟90%以上都在国内消费,中国烟民每年消耗的香烟达2万亿支。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盖勒普公司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烟民数量已超3.2亿,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人口总数。调查显示,中国每天有3000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8000人。与此同时,中国二手烟受害者已高达7.4亿。

看周遭:各地曾经热闹一时地出现过的多种禁止吸烟的场所,今本都呈昙花一现状;现在好像只乘下飞机和高铁舱了,而即使是翱翔蓝天的客机机舱,其实也才有着90%左右的禁烟效果!

作为痛恨抽烟的个体人,最使我尴尬的是,掰着手指数一数,我自己各个时期所结交的朋辈,竟以抽烟者居多。比如作家X君,老总G君和学究W君,他们很多时候简直就以嘴当灶,以烟为食。G君日抽两包恐怕还未包括伏案夜耕;W君赴宴,不论筵席有多高档,一坐下来必定先吃一碗米饭,可知其胃肠的适应力稍事欠佳——可是一抽起烟来,这位可爱的学究先生的吞吐频率绝对不低。

最搞笑的当数X君了,他曾几次尝试戒烟,每次都声称“这次可以了”或“现在抽的数量在递减了”,然而如此这般不出一月,此君必定故态复萌……X君终于迎来了一次严重的气管炎发作,在饭吃不了泳游不了电脑打字暂时停止的严峻情态下,被迫连日打点滴,药费俨然上千。于是X君又一次信誓旦旦:非戒不可!为了鼓励,我当然也出了绵薄之力,随手把常放在驾座上的瓶装粒状口香糖作礼轻情义重的郑重相赠。好像这一次与前几次不同,好几次在公共场合,X君已经自觉谢绝赠烟——东方隐隐约约出现玫瑰色了,谁不为友辈即将摆脱烟魔的四时缠绕而钦钦然呢?然而,X君在又一次离琼赴京之后,不到20天时间,资深烟民的所有面目便悉数恢复。我和X君本来有着多年的纹枰之约,即使在我还开着摩托的时候,也要在车尾搭上一个棋盘,游泳之余,会议之后,饭桌之隙,我们都曾抓紧时间来一番黑白阵法的检阅。然而在X君一而再再而三戒烟无效的情势下,我决定不再维持这种直面对弈——不是嫌他多年来棋艺长进甚微以至授三子的差距没法减少,而是实在不堪忍受“二手烟”的善意摧残。

最看不惯的是这么一种场景:一个挂有“禁止吸烟”标志的会议室,平时基本上还能起着它所应起的作用。可当有上一级的官员来视察且在视察之后的必然讲话时,这块标志就成了徒有其名的“纸老虎”。这绝不是虚拟,我原来服务过的单位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那时常来这里指导工作的F君烟瘾之大,无人不晓,他在讲话中当然无所禁忌地点燃香烟,于是,那些平时受制于“禁止吸烟”牌子的下级,便上行下效,不一会整个会议室就乌烟瘴气起来。我当时也不敢直面提出批评,但这种时候我是敢当场退出会场的。可偏偏这位F君确有水平,他多次在全市N级干部以上大会上作报告,连一张提纲都不拿,一上来就滔滔不绝,而且条理之分明,数据之准确,逻辑之清晰,目光之高远,论辩之有力,令人在赞叹之余不得不心生服膺而甘愿洗耳恭听。现在他来报社视察,针对本报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他的讲话更有针对性,而绝无大多数为官者那种不痛不痒的腔调。于是我宁愿忍受二手烟的折磨而静静坐着,听着,欣赏着……接下来的一位官阶同样大的Z君,对报社也是同样的关心,也是多次到报社开会讲话,也同样是无视禁烟牌匾而当众自我勾勒抽烟者的画像,但这时候我不但不气忿,不但不想指责,而且还从内里对他的抽烟表示谢意。不为什么,只因为此君讲话太水了:重复之多,逻辑之乱,语词之匮,思维之窄,这在同一级别的官员中我看实在难有人出其右者。最要命的是此君语速拖沓,完全没有节制!我三次参加他来报社开的会,每次都超过下班时间1个小时以上。以致竟有几位同仁在因版面差错而受罚款200元时,竟私下里开玩笑:罚200元也比罚去听Z君的讲话好受。

对我来说,你水平高不高是不关我事的,但你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超时间我就不高兴。不高兴还不敢有异议,于是巴不得借着你此刻的违规当众抽烟,站起来,拍拍屁股,大模大样走出会议室——这时候我特别理直气壮:如果有人敢说我放肆,我会毫不犹豫当场敲着“禁止吸烟”的牌匾,并指着那个带头当众抽烟者说,最最放肆的是他!

认真说来,对待抽烟者的种种表演,我们其实都不够狠,比如为什么不敢在公共场合中有人掏出香烟的一刹那就据理劝阻呢?记得当年东南亚某国当时的一位女总统作访中国,在与邓小平会见时,就当面直言批评主人当众抽烟——好在邓公胸襟宽阔,旋即以诙谐化解尴尬,才使得场面维持了应有的气氛……

我们面对的常常是用“一礼堂”来形容的厅级官员或者用“一广场”来描述的处级官员,可为什么就不见几个敢于为劝阻当众抽烟者而当面抬杠呢?

——所以,对抽烟者的种种画像,别以为只是抽烟者自己的丑态,其实这里面也包含着我们这些非抽烟者无原则的忍让和纵容!

猜你喜欢
烟民香烟场所
骆驼牌香烟没有奖券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骆驼牌香烟没有奖券”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抽“香烟”
印度研究:九成烟民尝试戒烟失败
用香烟买时间
烟民每年为香港带来逾百亿港元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