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观察

2015-03-08 12:12许卉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动脉血呼吸衰竭呼吸机

许卉军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观察

许卉军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4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IV治疗组, 各2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NIV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IV, 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而NIV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用于早期呼吸支持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有效、安全。

机械通气;无创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有创通气疗效确切, 但须建立人工气道, 患者痛苦大、费用高、并发症多。无创机械通气(NIV)是患者通过口鼻面罩和呼吸机相连而进行的辅助通气方式, 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1]。本科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行NIV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40例, 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条件[1],其中男29例, 女11例, 年龄32~78岁, 平均年龄53岁。排除标准:心肺复苏后、呼吸微弱、昏迷、休克、严重肺大疱、气胸未处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IV治疗组, 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临床表现 观察症状、体征, 作血常规、生化检查, 送痰作涂片及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作胸部CT。

1.2.2 治疗措施 对照组给予氧疗(鼻塞/面罩吸氧,5 L/min左右), 所有患者均应用有效抗感染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糖皮质激素, 加强对症支持治疗。NIV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Vision呼吸机行无创通气。选择S/T模式, 吸气相压力(IPAP/PSV)从6 cm H2O(1 cm H2O=0.098 kPa)起逐渐增加至呼出潮气量达到8~10 ml/kg;呼气相压力(EPAP/PEEP)起始为4 cm H2O,每次增加2 cm H2O, 最大≤15 cm H2O。依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血气分析和临床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及给氧浓度, 保持SpO290%以上。经NIV治疗无效者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脉血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均有改善, 而NIV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比较(±s, n=20)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比较(±s, n=20)

注:两组治疗后12 h PaO2比较,aP<0.05;同组中治疗后12 h与治疗前PaO2相比,bP<0.05;1 mm Hg=0.133 kPa

NIV治疗组治疗前 1 h 6 h 12 h 治疗前 1 h 6 h 12 h pH 7.31±0.02 7.32±0.05 7.34±0.04 7.36±0.07 7.31±0.03 7.33±0.06 7.35±0.06 7.38±0.05 PaO2(mm Hg) 50.50±4.00 60.10±5.40 65.60±4.80 71.20±4.90 50.55±4.10 72.30±4.20 80.20±2.90 83.10±3.10abPaCO2(mm Hg) 32.30±8.10 33.20±5.80 34.30±4.70 35.40±5.10 32.28±8.20 33.22±7.10 35.60±6.30 36.10±4.20 SaO2(%) 82.40±4.10 91.00±3.40 93.10±2.10 95.60±1.80 82.35±4.30 95.50±1.90 97.60±1.50 98.00±1.80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比较 部分患者紧张配合不佳, 给予心理疏导, 调整鼻面罩位置及呼吸机参数后逐渐适应。个别患者出现轻度腹胀,3例面罩漏气致轻微眼结膜炎, 均无需特殊处理。未出现呕吐物误吸、窒息、气压伤、皮肤受压破溃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重症肺炎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2],肺水肿、肺实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肺顺应性下降、呼吸功耗增大、通气与血流比例(V/Q)失调, 致肺换气功能障碍, PaO2下降。晚期肺纤维化, 肺通气功能亦受损, PaO2下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缺氧组织细胞损伤, 可致多脏器功能不全, 引发高死亡率。

重症肺炎早期应用NIV精确控制氧疗, 改善机体缺氧状况, 可减少气管插管, 提高治疗成功率。其机理为:吸气时 IPAP/PSV作为压力支持, 以补助患者的吸气努力, 减轻呼吸肌疲劳;EPAP/PEEP可改善通气换气, 提高肺顺应性、防治小气道及肺泡萎陷, 改善通气与血流比例, 减少炎症渗出,促进肺水肿吸收。

NIV治疗具有以下优点:避免了有创通气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痛苦, 保留鼻的生理功能, 降低了继发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 无创、操作简单、可间歇使用, 使早期机械通气成为可能。机械通气期间患者可说话、进食,能自主咳嗽排痰。呼吸频率由患者控制, 潮气量取决于患者吸气用力程度、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压力支持水平, 更接近生理状态, 不易出现过度通气和气压伤, 易于人机配合。

本科对2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行NIV治疗, 血气分析显示PaO2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患者均能耐受,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为保证重症肺炎NIV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呼吸机的性能, 上机前认真检查呼吸机工作状态及各项参数设置, 向患者耐心解释, 指导其配合。上机后密切监护, 确保鼻面罩佩戴松紧适度, 作到密闭不漏气, 减少漏气导致呼吸机触发异常, 以免影响呼吸同步性, 避免漏气致眼结膜炎, 防止皮肤受压破溃坏死。应从低压开始, 每隔5~10 min调高压力1次, 给予适当的加温加湿, 定时复查血气分析, 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如NIV治疗过程中病情进行性加重, 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综上所述, NIV用于早期呼吸支持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可纠正低氧血症, 改善患者呼吸困难, 避免呼吸肌疲劳,降低建立人工气道风险, 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机, 提高治疗成功率, 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53.

[2]王立芹.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2009,3(9):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53

2015-01-09]

473058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呼吸科

猜你喜欢
动脉血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