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2015-03-08 12:12王文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肩周炎字形手法

王文献

基于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王文献

目的探讨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在肩周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20例肩周炎患者,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 实验组采用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0%患者对“C”字形刃针疗效显著, 高于对照组(85.0%);实验组95.0%患者对“C”字形刃针疗效满意, 高于对照组(65.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 低于对照组(1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发病率较高, 临床上采用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治疗效果理想, 治愈率较高, 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四步手法;“C”字形刃针;肩周炎;治疗效果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 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患者发病后临床上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怕冷等, 给患者正常生活等带来很大影响。常规治疗方法更多以手术为主, 这种方案虽然能够短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患者手术后创伤较大, 影响治疗预后[1]。近年来, 四步手法下的“C”字型刃针在肩周炎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在肩周炎患者中的疗效, 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诊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资料进行综合性回复分析,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0例。实验组男37例, 女23例, 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6.5±3.8)岁,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3.5±1.4)年;对照组男34例, 女26例, 年龄40~66岁, 平均年龄(56.7±3.9)岁, 病程1.2~6.5年, 平均病程(2.9±1.1)年。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同意,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以针刀微创松解术为主要治疗方法,1次/2~4 d,2~4次为1个疗程。实验组采用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在患病部位每次进行3~5个部位定位, 即喙突外侧缘一点, 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各一点, 岗下肌肩胛下肌各一点, 呈“C”字形, 行常规消毒, 并进行铺巾, 采用一次性刃针快速进入皮下(入刀时保持刀刃方和肌纤维方法平行), 缓慢至骨面, 沿着肌纤维走形方向针刺2~4次后出针。手术后对患者切口进行2 min加压, 并行四步手法松解:第1步, 松解颈部软组织;第2步, 对颈部小关节错位进行调整;第3步, 松解患肩周围筋膜软组织;第4步, 对患肩肩关节的紊乱进行调衡, 对于严重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住院期间, 患者卧床休息, 睡硬板床, 辅以腰带外固定, 其中针刀微创松解术后48 h禁止下床运动, 同时辅以床边腰带牵引[2]。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评定,具体如下:显效:腰腿痛消失, 直腿抬高>70°, 能恢复原工作;有效:腰腿痛减轻, 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95.0%患者治疗效果确切,高于对照组85.0%;实验组95.0%患者对疗效总体满意, 高于对照组65.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1例出现疼痛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 对照组治疗后4例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肩周炎发病率较高, 且患者发病后症状比较明显, 主要以疼痛、活动不便等为主,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发病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周围其他组织损伤,严重患者甚至出现瘫痪、残疾等。对于肩周炎临床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 传统手术虽然能够减轻患者活动幅度,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复发率较高。

近年来, 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在肩周炎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95.0%患者治疗效果确切, 高于对照组85.0%;实验组95.0%患者对疗效总体满意, 高于对照组6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4]结果类似。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和常规手术相比疗效确切, 它结合了解剖学、生物力学基础、脊柱病因治疗学、软组织外科学等, 患者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时能够帮助患者解除过大的张力作用, 同时还具有信息调节等作用, 其具体优点如下:①肩周炎发病率较高, 门诊中具有较多的病例资源, 能够满足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临床实践需要, 这种治疗方法创伤较少, 治愈率更高。②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治疗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保证患者能够自我修复, 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肩关节, 这种治疗方法更加注重对肩周炎整体网络状病理构架的松解, 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 低于对照组10.0%(P<0.05)。

综上所述, 肩周炎患者采用四步手法下的“C”字形刃针治疗效果理想, 治愈率较高, 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1]余国芬, 邵景汉.丙泊酚静脉麻醉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浙江创伤外科,2010,15(5):699-700.

[2]陈金辉, 黄俊风, 许德明, 等.臂丛麻醉下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现代中医药,2013,33(3):82-83.

[3]米丽姑, 王泽虎, 王泽玲.针刺配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214.

[4]谭昊, 王勇.小针刀配合宣凝饮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231-2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54

2014-12-03]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康复科

猜你喜欢
肩周炎字形手法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层递手法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