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即时检测与检验科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的比较分析

2015-03-08 12:12李露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检验科检测仪特种

李露明

床旁即时检测与检验科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的比较分析

李露明

目的探讨床旁即时检测与检验科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的比较。方法采用EDTA-K2、促进管收集100例患者的肘静脉血液, 并分离出血浆、全血以及血清, 然后采用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仪、生化分析仪以及特种蛋白仪, 进行C反应蛋白浓度的检测, 分析不同仪器所检测得出的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床旁即时检测、生化分析仪以及特种蛋白仪进行C反应蛋白测定, 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上, 床旁即时检测、生化分析仪这两者检测方式所检测的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床旁即时检测C反应蛋白时, 与特种蛋白仪所得到的测定结果相比, 其测定结果明显高于特种蛋白仪的测定结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即时检测仪、生化分析仪以及特种蛋白仪, 这三种仪器进行C反应蛋白浓度的检测,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与相关性, 床旁即时检测可在短时间里得到检测结果, 并且使用该仪器进场测定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为了达到理想的测定结果, 临床将旁即时检测设备与检验科常规检测相互结合进行诊断。

床旁即时检测;检验科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

临床进行疾病检测时, 常常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 主要原因是C反应蛋白作为肝脏所分泌出来的一种物质, 在组织损伤、炎症反应这两方面具有预示的作用, 为此, 临床进行感染或者是细菌疾病诊断时, 常常通过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在C反应蛋白检测中,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大影响, 目前, 理想的检测仪器是床旁即时检测设备, 操作简单, 并且可以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本研究对床旁即时检测与检验科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的比较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龄2~70岁,平均年龄(60.72±10.23)岁。100例患者分别来自不同的科室,心外科患者25例, 儿科患者29例, 急诊科患者25例, 呼吸内科患者10例以及神经内科患者11例。

1.2 方法 采集100例患者的肘静脉血液, 血液量为2 ml,采集完毕之后, 将血液放入到促凝管、EDTA-K2抗凝管当中, 并做好相关的标记与记录。经过抗凝处理之后的静脉血液, 采用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仪(韩国Bodi Tech Med Inc公司), 检测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 为了降低检测误差, 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仪器上的说明书进行, 规范操作行为, 降低误差[1]。其次, 把促凝管、EDTAK2抗凝管盛放的血液进行离心处理, 分离出血清、血浆。采用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仪、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及特种蛋白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检测, 检测中采用的试剂为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公司生产提供, 在检测时需注意,患者进行多项检测, 检测时间要控制在1 h以内, 在开展检测工作前, 检测仪器必须处于在控状态, 保持最佳的精密度水平, 达到降低误差的目的[2]。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将超出仪器线性检测区域内的数据排除,对在检测范围内的数据做整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仪、生化分析仪以及特种蛋白仪的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采用r表示, 制作线性回归方程, 采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床旁即时检测、生化分析仪以及特种蛋白仪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上, 床旁即时检测、生化分析仪这两者检测方式所检测的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床旁即时检测C反应蛋白时, 与特种蛋白仪所得到的测定结果相比, 其测定结果明显高于特种蛋白仪的测定结果,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仪进行血浆、血清以及全血样品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 见表1。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血浆、血清以及全血样品的C反应蛋白浓度见表2。

表1 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临床对比分析(mg/L)

表2 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仪与特种蛋白仪测定临床对比分析(mg/L)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对健康越加关注, 但是近年来, 由于病毒感性疾病及细菌感染性疾病到医院就诊的人数不断增多。临床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时, 首先进行的是疾病诊断工作。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所分泌的一种物质, 当人体机体受到病毒的袭击时,或者是人体内组织出现损伤, 受到炎症性刺激之后, 肝脏就会分泌出C反应蛋白[3]。C蛋白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多,当达到48 h时, C反应蛋白的含量分泌值达到最高点, 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 功能与组织等慢慢恢复正常, C反应蛋白的含量也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临床常常采用C反应蛋白来诊断患者炎症、感染的情况, 当C反应蛋白的浓度>10 mg/L时, 则可确定患者的具体中出现炎症, 或者是存在感染现象, 当检测结果>100 mg/L时, 则说明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 需要立即采用相应措施治疗, 不然病情恶化,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临床检测C反应蛋白的浓度, 检测方式为动态检测, 对检测系统的要求比较高, 检测系统要达到检测快速、准确的要求。目前, 理想的检测仪器是床旁即时监测设备, 该设备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现如今, 床旁即时检测仪是一种小型的检测仪器, 用其检测C反应蛋白浓度, 发现该仪器使用的是参考检测系统、荧光免疫测定法, 检测所得到的结果, 显示两者存在可比性[4]。床旁即时监测设备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测定结果与特种蛋白分析仪所得到的测定结果比较,床旁即时监测设备检测得到的结果偏高, 根据相关研究进行评估, 可查看到测定结果是否在误差范围之内。床旁即时检测、特种蛋白仪进行C反应蛋白的检测, 两者检测结果也说明了荧光免疫测定法与参考检测系统测定法, 这两者检测C反应蛋白浓度存在较小的差异。床旁即时检测设备用于C反应蛋白的检测, 检测结果具有使用价值, 已经得到了临床的证实。

本研究对床旁即时检测与检验科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的比较进行分析, 发现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仪在C反应蛋白的测定中, 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与检验科常规检测方法进行监测比较, 检测得到的C蛋白浓度具有可比性、相关性,存在的差异在允许误差的范围之内。现如今, 在临床C蛋白检测中, 采用床旁即时检测设备作为检测的补充设备, 在检验科常规检测中进行补充条件, 旁即时检测设备即使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但是依然不可完全代替检验科常规检测方法。在使用旁即时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时, 降低误差率, 需要操作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 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 并做好日常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在这一的条件下,才可在C反应蛋白检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1]张晓阳, 杨志兵, 杨春显. 两种方法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的可比性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9):1214-1215.

[2]高建钢, 张彩虹, 刘凤华. 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S1):636-639.

[3]包安裕, 李艳, 邵华, 等. 超敏C反应蛋白床旁检测的样品选择与正确度评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9-50.

[4]张顺利.临床常用蛋白类检验项目检测方法可比性与参考物质互通性研究.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62

2015-01-22]

510410 广州市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检验科检测仪特种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特种侦察游骑兵
小型地面特种机器人初露锋芒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欢迎订阅2020年《特种经济动植物》
这些特种蔬菜种植前景广阔
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的便携式检测仪电路
基于555振荡器的地沟油频率检测仪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多功能空气质量远程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