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2015-03-08 12:12雷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甘精

雷振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雷振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停用降糖药, 并进行饮食控制, 运动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于餐前30 min注射诺和灵30R, 观察组患者于每日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 并于餐前15 min口服瑞格列奈。疗程4个月, 观察指标有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 餐后2 h血糖(2 h PB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空腹胰岛素(FINS), 体质量指数(BMI), 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HbA1c指标有变化,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1c指标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11.1%, 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4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指标变化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 致使血糖偏高, 若不及时治疗, 会引起严重并发症[1]。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 可通过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本实验旨在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来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男43例, 女47例, 年龄43~65岁, 中位年龄56岁。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 且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胰岛素治疗, 排除患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停用降糖药, 并进行饮食控制, 运动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于餐前30 min注射诺和灵30R, 起始用量为0.4 U/kg, 每日早晚餐各注射1次, 监测血糖浓度, 对药量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于每日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 起始用量为0.2 U/kg, 监测患者血糖浓度, 随时对药量进行调整, 患者于餐前15 min口服瑞格列奈2 mg,3次/d, 并根据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最大剂量不超过6 mg/次。疗程4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的FBG、2 h PBG、HbA1c、FINS、BMI、低血糖发生率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HbA1c指标有变化,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1c指标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指标变化相比,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后, 观察组发生低血糖患者5例, 占11.1%, 对照组发生低血糖患者19例, 占42.2%,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相比,bP<0.05

项目 观察组(n=45) 对照组(n=45)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MI(kg/m2) 26.1±2.7 24.2±3.9 25.19±2.4 24.8±3.1 FBG(mmol/L) 10.6±3.7 6.9±3.5ab 10.7±3.1 7.2±3.8b2 h PBG(mmol/L) 11.7±4.2 8.7±4.3ab 11.9±4.6 9.2±3.7bHbA1c(%) 9.9±3.8 6.1±3.3ab 9.6±3.7 7.9±3.8b

3 讨论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患者为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血中胰岛素增高对其补偿, 但相对患者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不足。此类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 仅有轻度乏力、口渴, 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2,3]。瑞格列奈是一种口服降糖药, 其通过与不同受体结合以关闭β细胞膜中ATP-依赖性钾通道, 它使β细胞去极化, 打开钙通道, 使钙的流入增加, 诱导β细胞分泌胰岛素。

本实验治疗后, 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BG、HbA1c指标有变化,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1c指标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11.1%, 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42.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更好, 值得推广应用。

[1]王谨, 包勇, 庄婷婷, 等.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重度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模型研究.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6):455-459.

[2]杨小东.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当代医学,2011,17(7):79.

[3]焦凯. 餐时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59-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74

2015-01-09]

476800 河南省民权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甘精
绚烂北极光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复方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不同格列奈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格列奈类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综合评价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把“赠品”当“正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