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5-03-08 12:12吕翠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满意率支气管炎家属

吕翠媚

小儿支气管炎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

吕翠媚

目的探究儿科细节护理对于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46例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愈情况、感染情况、患儿家属掌握健康知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愈94.52%, 对照组治愈83.56%, 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为100.00%, 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08%,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支气管炎患儿的感染率, 提升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小儿支气管炎;细节护理;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

通过对近年来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显示小儿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较高, 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1]。因此, 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细节护理对于小儿支气管炎的作用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46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胸部平片检查给予确诊, 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发热、听诊可闻肺部干、湿啰音, 经X线检查肺门阴影加深、纹理增粗、肺部斑点阴影。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 观察组中男48例,女25例, 年龄0.2~3岁, 平均年龄(1.34±0.58)岁;对照组中男46例, 女27例, 年龄0.3~2.5岁, 平均年龄(1.39±0.55)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临床症状、家庭支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饮食干预、保温护理、吸氧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调关注细节护理。具体如下。

1.2.1 基础护理 设置温馨病房, 病房墙壁贴上患儿喜欢的卡通图画, 采用患儿喜欢的彩色动物被子及床单, 电视放小儿节目, 病区播放轻柔的音乐[2];患儿在入院治疗过程中要严格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 由于本次研究对象年龄较小, 表达机制不完善, 如果发现患儿体温偏高, 年龄稍长的患儿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措施, 年龄偏小的则不能使用, 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3,4];支气管炎患儿感染率较大, 因此应保证病房空气循环良好, 定时进行通风换气和消毒工作, 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患儿咳痰时, 护士要帮助其翻身拍背, 并注意拍打的力度, 有效促进患儿支气管分泌物排除体外[5]。

1.2.2 饮食护理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要采取不同的饮食护理干预, 一般应以高营养、易消化、高蛋白物质作为主要食物, 如鸡蛋羹、小米饭等。年龄小的患儿在喂食母乳或者奶粉时要注意避免发生呛咳或者窒息;切忌使患儿过饱,以免影响呼吸;给患儿多喂水, 从而降低痰液浓度, 防止痰栓的形成[6]。

1.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强化心理护理干预, 使患儿建立起健康积极的心态[7]。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要积极与其沟通, 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 防止抵触治疗现象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要使用多种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 例如播放动画片、听音乐、讲故事、到娱乐室玩游戏等。

1.2.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家长而言的, 要针对小儿支气管炎以及小儿成长相关问题进行知识宣讲, 包括小儿支气管炎发生的机制、致病因素以及防治措施等;督促家长协助患儿进行锻炼;尤其要加强住院期间患儿服药、输液、咳痰等内容的配合工作[8];强调要把健康教育贯穿到护理中的每一个细节, 从小儿入院到出院以及每一项治疗护理都要落实健康知识教育, 并且要采取多种形式, 如个体教育、观看视频讲座等, 以增强和巩固家长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1.3 疗效评价标准 其中治愈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生命体征趋向平稳, 肺部细小支气管炎症吸收[2]。如果患儿出现持续发热、缺氧、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则视为未治愈。同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调查患儿家属满意率以及掌握健康知识情况, 分数越高则表明家长对于小儿支气管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深。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愈率、感染率, 患儿家属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具体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治愈率、感染率, 患儿家属满意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具体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组别 例数 治愈率 感染率 家属护理满意率 家属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分)观察组 73 94.52(69/73) 2.74(2/73)a 100.00(73/73)a 86.37±9.72a对照组 73 83.56(61/73) 15.07 (11/73) 78.08 (57/73) 51.46±13.29 χ2 1.2560 4.5871 5.6103 P 0.1274 0.0216 0.0142 0.0127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属于儿科临床中非常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其发病机制为多种病原微生物, 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感染呼吸道, 导致肺部细小支气管发生炎症反应。小儿支气管炎的主要发病人群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其中4~6个月的婴幼儿比较多见, 给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身体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当前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存在着多种治疗模式, 同时, 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干预, 对临床细节进行护理是比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提高其生活质量, 需要对其进行整体护理干预, 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细节护理, 制定完善的细节护理措施、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标准及流程,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 并严格落实到小儿支气管炎的护理工作中。由于患儿年龄小, 身体各项器官功能未发育完全, 并且表达机制尚未完善, 因此其治疗风险较大, 对以后的健康成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临床护理作为支持和配合治疗的重要环节,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以及患儿恢复状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治愈率, 降低感染风险, 增强了患者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值得医院推广运用。

[1]刘淑玉.浅谈儿童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护理.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5):341-342.

[2]薛莹冰.变应原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护理357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9):98-99.

[3]孙正芳, 吕光巧.超声雾化与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比较及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2(41):283.

[4]叶芳, 蒋琴, 韩彩莲, 等.21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11(9):877-878.

[5]占小春, 陈虹, 王新华.两种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54-2655.

[6]陈欣.2例小儿纤维塑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36-1537.

[7]陈剑琴, 张红.护理干预辅助药物氧喷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12,19(3):463-464.

[8]张颖, 高蕾, 麻克宁.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行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诊治的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4):60-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41

2015-01-21]

526040 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猜你喜欢
满意率支气管炎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