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型健康教育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2015-03-08 12:12秦梅娟秦美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糖化血糖糖尿病

秦梅娟 秦美华

访谈型健康教育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秦梅娟 秦美华

目的观察访谈型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访谈型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 但在改善程度方面,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访谈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增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访谈型健康教育;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

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食不厌精”的误区导致了许多“富贵病”, 糖尿病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当今社会发病率逐年提高[1]。随着对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深入, 高血糖与不良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研究发现, 社区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高于医院就诊糖尿病患者的患者。因此,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访谈型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是传统健康教育的新体现形式, 主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获取患者的主要思想负担与情感矛盾[2], 采用一种容易让患者接受的谈话形式为载体,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妊娠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探讨了访谈型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旨在为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患者年龄52~79岁, 平均年龄(58.5±4.6)岁。诊断符合国际糖尿病患者研究组织相关诊断标准, 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排除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器质性病变者。观察组中男18例, 女22例, 年龄52~77 岁,平均年龄(58.35±3.86)岁;体质量指数(BMI)23~36 kg/m2, 平均BMI(27.24±3.03)kg/m2。对照组中男19例, 女21例, 年龄54~79 岁, 平均年龄(57.28±4.63)岁;BMI22~34 kg/m2, 平均BMI(27.44±3.28)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8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 具体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指导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均根据血糖情况选用胰岛素R皮下注射, 根据血糖水平, 采用8~15 U餐前30 min皮下注射。饮食指导控制实行少量、多餐制。饮食控制3~5 d后测定24 h血糖(血糖轮廓实验)。饮食疗法是DM的基础治疗, 患者每日需要热量为30~35 Cal/kg,在每日的饮食中, 碳水化合物类占55%, 蛋白质占20%~25%,脂肪占30%, 同时应补充维生素B、C及钙剂和铁剂等。观察组给予访谈型健康教育护理措施, 主动与患者交流, 首先向患者告知糖尿病的一般基本知识, 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并发症情况、饮食注意及糖尿病的治疗, 通过谈话的方式, 容易让患者所接受, 并且取得患者的响应与互动,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心声, 通过访谈, 获知患者的内心情感变化, 进行积极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本次干预之前与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记录, 其中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干预前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 但在改善程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 40 干预前 11.55±3.22 16.86±3.79 9.87±1.45干预后 6.87±0.89ab 8.33±0.68ab 6.79±0.41ab对照组 40 干预前 11.21±3.34 16.86±3.88 9.93±1.34干预后 7.87±1.12a 9.61±1.45a 7.87±0.74a

3 讨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就诊人群中占有较大比例, 社区糖尿病的护理对于血糖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3]。如何开展社区糖尿病的护理对提升社区的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传统采用的是健康教育的方式, 患者往往比较抵触, 不容易接受, 护理干预效果不十分满意。

访谈型健康教育是临床最新护理方法, 对于护理访谈者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糖尿病相关知识[4], 态度要和蔼, 语言要亲和, 对于老年患者, 往往一句“大爷大姨”能够拉近访谈者与患者的距离, 通过访谈获取患者的思想负担, 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有的放矢, 大大提高了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治疗的依从性, 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5]。

通过本研究发现, 通过访谈型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的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在干预前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 但在改善程度方面,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 通过访谈型健康教育,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体积极的作用。

[1]淮盼盼, 陆萍静, 王霞, 等.糖尿病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3,27(11):3720-3722.

[2]胡秀萍.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70-71.

[3]邓琼, 冯琼华, 王薇.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特征对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6-8.

[4]陈兰.糖尿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护理研究进展.护理研究(上旬版),2013,8(3):2313-2315.

[5]巫海娣, 崔焱, 胡艳, 等.动机访谈技术对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笔注射行为改变的影响.护理研究,2013,27(8):2344-23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55

2015-01-21]

276826 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校医院(秦梅娟);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秦美华)

猜你喜欢
糖化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