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5-03-08 12:12罗文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意外事故病房优质

罗文娣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罗文娣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的重要性。方法160例住院患者, 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 普通病房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护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 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度、护理满意度、自感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度、自感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 需积极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建设, 认识其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安全;应用效果

护理是医疗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改革, 意味着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在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方面。近年来,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运用, 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中的护理安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国外具有较好的护理口碑, 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一致认可,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1]。本研究就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本院1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优质护理病房住院患者与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分组的方法, 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80例。实验组患者男45例, 女35例, 年龄16~81岁, 平均年龄(43.25±6.71)岁;对照组患者男41例, 女39例, 年龄17~79岁, 平均年龄(43.89±6.0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采用功能制排班, 患者住院期间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 落实各项常规护理工作, 为患者宣传健康安全知识, 做好健康安全教育, 轮休时做好工作交接, 值班人员落实各项治疗工作, 患者如发生紧急情况, 立即进行救治。

1.2.2 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护理模式为患者进行护理, 医护工作人员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实验组采用APN排班方法,减少交接班次数, 同时根据护理工作量弹性排班, 在工作高峰时段增加值班人员, 确保护理工作及时落实;②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每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8例, 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 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护士有固定的患者,患者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 增加亲切感。③首先制定患者危险因素评估表, 对住院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况、疾病的危险因素、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汇集成表后, 在护理工作中进行针对性护理, 加大护理力度, 尽量防止危险因素的发生, 以提高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2]。④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责任意识, 保持积极向上职业精神, 注重护理细节, 用热情的态度对待护理工作, 保持病房环境清洁, 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住院环境, 指导患者做好日常清洁和饮食用药, 对重症患者协助喂药等。⑤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 对患者的手术伤口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以推动患者的治疗进度并带给患者舒适感及安全感。⑥在护理过程中,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普及相关的临床疾病知识, 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护理过程中为患者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3]。

1.2.3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以及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 以分析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率, 并对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安全度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问卷评分以相关的护理参考指标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度、自感舒适度等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度及自感舒适度调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是指在护理过程采取针对性、专业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在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的同时,并能有效保证护理安全。相关临床数据表明, 近年来各大医院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多, 给患者个体及医院总体都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因此加强护理工作的护理安全问题成为了改良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个案性的特点,在许多情况下, 该护理模式无法很好地阻挡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引起一系列的护理纠纷, 故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安全, 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自应用以来广受众患者及医生的好评, 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4]。

优质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责任意识, 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和心理护理, 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责任制度等, 以上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安全和护理效率, 取得了十分积极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和积极的临床意义, 在本院得到了积极的临床实践效果。本院一共有9个临床科室,2011年开始开展2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2013年开展3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2014年全面推开优质护理服务。自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以来, 护理口碑明显增加, 护理质量日渐提高, 并且意外事故的发生情况大大减少, 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称赞。

综上所述, 为了取得更加显著的护理效果, 加强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 提升本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开展势在必行。

[1]You LM, Aiken LH, Sloane DM, et al. Hospital nursing, care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Cross-sectional surveys of nurses and patients in hospitals in China and Europe. Int J Nurs Stud,2013,50(2):154-161.

[2]范翠平, 李翠青.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4,12(7):656-657.

[3]沈美芳, 彭娅莉, 王珊珊, 等.责任制护理模式患者医嘱执行单的改进与应用.护理学杂志,2013,28(7):17-18.

[4]骆海萍.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分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273-27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57

2015-01-21]

513036 英德市浛洸镇中心卫生院护理部

猜你喜欢
意外事故病房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冬季滑雪意外事故损伤及其安全防护研究
换病房
病房
浅析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幼儿园幼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