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2015-03-08 12:12高艳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普外科优质满意度

高艳杰

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高艳杰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600例普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普外科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心理焦虑情况评分。结果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心理焦虑情况得分(30.57±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31±4.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 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优质护理;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当今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普外科患者多, 病种多样,病情复杂, 而且手术会给患者会带来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 因此, 面对这样的社会和医疗形式, 护理工作更应该有效并优质。本科自2013年对择期手术患者开始实施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普外科住院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0例, 所入选的患者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等重大疾患者以及晚期肿瘤和精神病患者。主要手术类型:肠梗阻、结肠癌、直肠癌、消化道出血、胃穿孔、胰腺炎、阑尾炎等。其中男368例, 女232例, 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43.6±5.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种、手术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例如术前宣教、术后一般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基础护理 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保持环境整洁, 温度适宜, 布局合理, 定期通风消毒;各种生活、就诊设施齐全, 配备相应的功能区, 标识清晰, 便于寻找。护理人员热情体贴、细心周到、举止文明、讲话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关注患者细节问题, 以让患者感到舒适为主[2]。

1.2.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强化优质护理理念 定期组织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加强护理服务意识,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了解患者的需求, 为其提供耐心的优质服务,使患者感到舒适和满足[3]。

1.2.3 建立优质护理管理体系 实行分层次岗位责任制护理模式, 明确职责和分工, 提高护理质量, 设立质控小组, 定期对发现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讨论, 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并监督执行。

1.2.4 心理护理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尊重和关心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时常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情感交流, 多与其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的原因, 并针对其问题及时给予心理疏通和调节, 鼓励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正确合理解答患者的疑问, 给予患者更多的信心及鼓励, 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4]。每逢传统节假日或者遇到患者生日时, 给在住院的患者送上节日问候或生日祝福, 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1.2.5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对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介绍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术后的康复锻炼进行教导。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前、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心理焦虑情况评分。护理质量满意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主要调查包括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品质行为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心理焦虑情况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 评估时间为入院时和出院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心理焦虑情况评分比较 入院时心理焦虑情况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得分(30.57±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31±4.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心理焦虑情况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心理焦虑情况评分比较(±s, 分)

注:出院时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出院时观察组 300 43.25±5.7 30.57±3.6a对照组 300 42.74±6.3 39.31±4.2

3 讨论

对于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服务理念的认知, 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普外科临床护理特点来说, 更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服务理念, 需要从以往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目的的护理方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优质护理模式, 并贯穿于围手术期全过程。

优质护理是把患者放在中心位置, 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5], 它强调需要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在为患者解除躯体病痛的同时开展持续性、系统性优质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6],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 使患者满意, 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改进与完善护理工作的操作技术, 增强护理责任感和自觉性, 提高其“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改进与完善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操作技能[7]。从本文研究的结果中, 开展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改善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并且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同时,在出院时给予优质护理的患者, 其心理焦虑情况明显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 说明在此过程中, 优质护理服务确实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

总之, 对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 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情况,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杨垚. 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心境状态及睡眠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中国医药导刊,2013,11(5):889-890.

[2]赵素敏.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33-235.

[3]李菊萍.普外科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763-764.

[4]邱璇茜. 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体会.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800.

[5]刘凤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640-1641.

[6]朱蔚仪, 方小君, 洪蝶玫, 等.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评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8):2312-2314.

[7]叶红. 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的实施和体会. 全科护理,2012,10(17):1601-16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64

2014-12-25]

467400 河南省宝丰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普外科优质满意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