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道歉及回应策略研究

2015-03-14 05:21
关键词:本族语英汉语料

吴 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英汉道歉及回应策略研究

吴 珏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研究道歉言语行为中的道歉策略和道歉回应策略,设计研究问题和方法,分析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包括英汉道歉策略分类、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频次和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分布。对道歉策略和道歉回应策略分别进行归类。定量调查结果显示出英语本族语者在道歉时比汉语本族语者显得更为直接,而在回应道歉时更为简洁;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道歉和回应道歉时受到英语国家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英语倾向,但在道歉策略的使用方面不如英汉本族语者自如。

英汉道歉;回应策略;道歉言语

道歉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言语行为,从个人道歉到公开道歉、集体道歉,我们处于一个“道歉的年代”[1]。每个人的道歉方式都各不相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歉策略和形式也各具特色。本文将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对道歉言语行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这里所说的“道歉言语行为”,其实包括两部分:交际一方的“道歉”与另一方的“回应”。与以往大多数有关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不同,本文将不仅仅聚焦于二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向对方进行道歉的策略,还将探讨他们对道歉作出回应的策略。尽管国内外对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道歉行为的研究还为数不多,有关他们道歉回应行为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文可以充实这一领域的研究。

一、道歉言语行为相关研究

1.道歉策略研究

研究指出,道歉者必须使用一些语用策略才能使道歉言语行为具有说服力。国外一些学者在道歉策略方面做了不少研究。Fraser在其道歉言语行为研究中列出了九种道歉策略,包括四种直接道歉策略和五种间接道歉策略。[2]Olshtain和Cohen将道歉策略分为五类,分别是:含有“道歉、原谅、对不起”等词语的道歉表达、对情境的解释、承认责任、提供补救,以及承诺克制。[3]在此基础上,Trosborg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道歉策略,包括减轻冒犯程度、承认责任、解释原因、提供补救、承诺克制,以及表达关心等。[4]但是以上三位学者的道歉策略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分类也不尽详细。

关于道歉策略的研究多集中于英语道歉行为,国内专门针对汉语道歉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李军[5]对汉语道歉行为进行了分类和阐述,认为汉语道歉行为由必有手段和辅助手段组成。除此之外,国内有关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英汉道歉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6-10]以及第二语言语用能力的培养上。[11-12]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汉语和英语道歉行为的差异,指出不同文化会带来不同的道歉行为和策略使用。

近期和本研究直接相关的是侯慧芳、李雪梅[13]的研究。两位学者采用语篇补全测试的传统方式对中国和美国共三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美大学生在道歉策略的选择上未出现明显差异。然而,该研究采用的调查方式过于老套,对英汉道歉策略也未进行重新归类,而只是基于国外学者的已有分类,因此本研究将采用一种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即书面角色扮演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道歉策略进行重新分类和对比。

2.道歉回应策略研究

在研究道歉言语行为时,国内外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冒犯者的道歉行为上,而忽视了受害者对冒犯者道歉的回应。国内在道歉回应方面的研究少之甚少。钱乐奕和杨晖专门针对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的回应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他们通过语篇补全法收集了被调查者的汉语道歉回应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将汉语道歉回应策略分为五种:直接道歉回应、告诫、安慰对方、自我开脱,以及有条件的谅解。[14]

傅蓓在研究汉语道歉语的同时,还关注对话者在话语中如何使用不同的道歉回应策略,尤其关注话轮转换中对话者的互动特点,发现在实现道歉言语行为过程中,被道歉者起到了与道歉者同样重要的作用。[15]在此基础上,傅蓓、蒋盛芳和寮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收集语料,研究了中英对话者的道歉及回应策略,发现了新的道歉策略类型,并归纳和命名了道歉回应策略及其次级策略,即“抱怨”、“要求解释”和“提出要求”[16]。可以说,这是近期与本研究最为相关的研究。然而,该研究只是收集了中英对话者的英语对话作为语料,没有涉及英语和汉语本族语者用各自的母语进行的对话,并且对道歉及其回应策略的分类过于粗略,也没有进行英汉对比。

基于以上研究,将同时考虑英语者和汉语者的道歉回应言语行为,通过书面角色扮演的方法收集语料,对其进行分类、统计、比较和分析,以期对国内外道歉言语行为的相关研究做更进一步的补充阐述。

二、 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英、汉本族语者用各自的母语进行道歉时使用哪些语用策略?中国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进行道歉时使用哪些语用策略?与本族语者有何异同?

(2)英、汉本族语者用各自的母语进行道歉回应时使用哪些语用策略?中国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进行道歉回应时使用哪些语用策略?与本族语者有何异同?

2.研究方法

共有三组受试参与了本研究。第一组受试为来自美国某大学的3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作者请在美国深造的好友召集32名美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指导他们完成情景对话,并收集所有文档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给作者,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他们均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讲美国英语,因此被定为英语本族语者组。第二组受试为来自江苏省某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的64名大一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低下,因此被定为汉语本族语者组。第三组受试为来自江苏省某省属普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64名大一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中等偏上,因此被定为英语学习者组。

语用学定量研究中,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DCT)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研究工具之一。尽管该方法容易操作,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但并不能显示研究受试的思维过程以及整体语境对对话的影响。相反,其他研究工具,如真实语篇和角色扮演,却能够充分考虑语境因素,揭示受试在交际过程中的语用特征。[17]其中,开放式角色扮演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青睐,因为它包含了多种对话情境并能收集到多话轮对话。[18]另外,本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考察研究受试的道歉话语,还将研究他们的道歉回应话语,因此,传统的DCT研究方法不能满足本研究的要求,而角色扮演却能够收集到含有多个话轮的语料。考虑到以上因素,本研究将采用开放式角色扮演的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

具体说来,首先设定8个含有道歉及回应行为的对话情景(详见附录),然后分别制作成中文和英文卡片,以便研究受试进行角色扮演。对于美国大学生受试,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将英文对话情景发给32名受试,请他们按要求每人编写一组对话,并输入电子文档,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返回*出于种种不便,作者未能招募足够多的美国志愿者受试,因此只能让每位受试独立完成一篇对话,而非像国内受试一样两人完成一篇对话。。对于中国大学生受试,利用课堂时间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江苏某高校英语专业随机选取了64名大一学生,给他们发放英文对话情景卡片,每两人一张,请他们根据要求与伙伴用英文进行口头对话,完毕后立刻将刚才的对话转写成文字,任务完成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随后,在该高校化学专业随机选取了64名大一学生,给他们发放中文对话情景卡片,请他们在15分钟内根据要求与伙伴用中文进行口头对话后再

转写成文字。通过以上方法共收集到96篇对话,其中每组受试收集到32篇对话。

三、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

1.英汉道歉策略分类

基于前人对道歉策略的分类和本次调查的语料分析,将本研究中的道歉策略分为三大类:直接道歉策略、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以及非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其中,每一类道歉策略又包含若干子策略。详见表1*表1所列道歉策略均为本研究所收集的对话语料中发现的道歉策略。其中大多数策略为英汉两种语言共有,但有一些策略仅在一种语言中发现。表中所列英汉示例大多数是从本研究语料中借用,有些是研究者从实际生活中获得。。

表1 道歉策略类型

直接道歉策略是指那些含有道歉词语(如“道歉”、“对不起”、“sorry”、“apologize”等)的表达,直接使用了道歉施为动词或程式。直接道歉策略包括一般直接道歉表达和强化直接道歉表达,后者是前者的强化型表达。间接道歉策略是指那些不含道歉词语的表达,通常与直接道歉策略一起使用,被看作直接道歉的辅助手段。其中,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与道歉语境的联系程度较为紧密,与实施道歉言语行为的目的直接匹配,因此被称为“规约性”的间接道歉策略。非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则不同,与语境的联系程度较为松散,与道歉的目的也并非直接匹配。

2.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频次

从表2可以看出,英汉本族语者在较少的话语交际中能够使用较多的道歉策略,而中国英语学习者虽然能产出较多的话语,但实际运用的道歉策略却较少。这说明学习者在使用母语时能够将道歉策略运用自如,而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却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道歉策略。

表2 道歉策略在话语中的比率

3.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分布

表3是三组受试各类道歉策略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三大类道歉策略在各受试组中的分布情况大体一致,即:非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直接道歉策略,最后为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表3显示,美国人用母语进行道歉时,直接道歉策略占了较高的比例(33.7%),而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的比例则较低(7%);中

国人用母语进行道歉时,直接道歉策略与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间的比例差距(28.9%、13.4%)没有美国人大。究其原因,西方人一向被认为是比较直接、开放的,而中国人则较为间接、含蓄。向对方道歉损害的是自己的积极面子,而中国人一向比较“爱面子”,所以当交际一方冒犯了另一方时,西方人喜欢直截了当地对对方说一声“Sorry”,而中国人则喜欢用一些含蓄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道歉之情,尽可能地保留自己的面子。在这一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直接道歉策略和间接道歉策略分布比例(32.9%、10.2%)与英语本族语者更为接近,这也许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同时也受到了目的语文化的熏陶。

表3 各受试组道歉策略分布情况

四、 中美大学生道歉回应策略

1.英汉道歉回应策略分类

基于本次调查的语料分析,将本研究中的道歉回应策略分为四大类:直接接受对方道歉策略、间接接受对方道歉策略、直接拒绝对方道歉策略,以及间接拒绝对方道歉策略。其中,每一类道歉回应策略又包含若干子策略。详见表4。

根据回应态度的不同,对道歉的回应策略可以粗略地分成两块:积极回应,即接受道歉策略,和消极回应,即拒绝道歉策略。根据话语的间接程度,前者又可分为直接接受道歉和间接接受道歉两类,后者也可分为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道歉两类。直接接受对方的道歉有一般表达和强化表达两种形式;间接接受道歉的子策略种类则较为繁多,都间接表达了被道歉者接受道歉者道歉行为的意愿。与之类似,直接拒绝对方的道歉也有一般表达和强化表达两种形式,间接拒绝对方道歉的子策略都间接表达了被道歉者拒绝道歉者道歉行为的态度。

2.中美大学生道歉回应策略分布

在收集到的96篇对话中,共发现了452条道歉回应策略,其中英语本族语者共使用了157条道歉回应策略,汉语本族语者共使用了148条道歉回应策略,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则使用了147条道歉回应策略。

表5显示了各组道歉回应策略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到,英语本族语者在回应道歉时,64.33%的策略属于积极回应策略,即接受对方的道歉,35.67%的策略属于消极回应策略,即拒绝对方的道歉。对于汉语本族语者来说,60.81%的策略属于积极回应策略,39.19%的策略属于消极回应策略。英语学习者在这方面也呈现了类似的趋势:67.35%的策略属于积极回应策略,32.65%的策略属于消极回应策略。这表明,中美大学生在回应道歉时,大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的。

表4 道歉回应策略类型*表4所列道歉回应策略均为本研究所收集的对话语料中发现的道歉回应策略。其中大多数策略为英汉两种语言共有,但有一些策略仅在一种语言中发现。表中所列英汉示例大多数是从本研究语料中借用,有些是研究者从实际生活中获得。

表5 各受试组道歉回应策略分布情况

在积极回应方面,三组受试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即间接接受道歉策略的比率比直接接受道歉策略要高。但汉语本族语者使用直接接受策略要较为频繁,而英语本族语者和英语学习者则较多地使用间接接受策略。这个现象比较有趣。人们一般认为西方人比较直接,东方人比较含蓄,而本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生在回应道歉时,间接接受道歉(46.50%)要比直接接受道歉(17.83%)频繁得多;而中国大学生在用母语回应道歉时,这个比例差距没有那么大(40.50%、20.27%);用英语回应道歉时,呈现出与英语本族语者类似的趋势(48.30%、19.05%)。由此可见,在道歉回应这个言语行为上,汉语本族语者要比英语本族语者显得更为直接,而中国英语学习者则受到了目的语的影响,展现出与母语不同的特点。

在消极回应方面,三组受试的策略使用情况基本相同,都是间接拒绝策略远远高于直接拒绝策略。汉语本族语者只使用了1条直接拒绝策略,而在英语本族语者和英语学习者中都没有人使用直接拒绝策略。这也许是由于人们考虑到面子问题,觉得直接拒绝对方的道歉有损对方的面子,而采取较为委婉的拒绝方式。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受试展现出了相同的趋向。

五、 余 论

通过对英汉本族语者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三组受试实施道歉言语行为的调查,可以发现:

(1)英汉本族语者在用母语进行道歉时,会使用直接道歉策略、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以及非规约性间接道歉策略,每类策略又都包含若干子策略。

(2)与英汉本族语者在道歉时能通过较少的话语较多地使用各种策略不同,中国英语学习者会在较长篇幅的话语中使用较少的道歉策略,这表明他们第二语言的语用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英汉本族语者在用母语进行道歉回应时,会使用直接和间接接受策略,以及直接和间接拒绝策略,每类策略又包含若干子策略。

(4)英汉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回应道歉时,大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英语学习者在某些方面受到英国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英语倾向。

(5)在道歉时,英语本族语者和英语学习者显得较为直接,而汉语本族语者则显得比较含蓄;然而在回应道歉时,英语本族语者和英语学习者显得比较含蓄,而汉语本族语者则显得更为直接。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设计对话情景还不够全面,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英语本族语者没有真正“组对”进行对话,“书面角色扮演”的研究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希望后续研究能在这些方面得到改善。

[1]GIBNEY M, et al.The age of apology:Facing up to the past[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8:2.

[2]FRASER B.On apologizing[M]//COULMAS,FLORIAN.Conversational routine: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prepattenered speech.Mouton:The Hague,1981:259-271.

[3]OLSHTAIN E,COHEN A.Apology:A speech act set[M]//WOLFSON N,JUDD E.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bury House:Rowly,1983:18-35.

[4]TROSBORG A.Apologies strategies in natives/non-native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7,11(2):150-152.

[5]李军.道歉行为的话语模式与语用特点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19.

[6]黄永红.对言语行为“道歉”的跨文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5):33-36.

[7]姜占好.中澳大学生英语道歉策略的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4(2):32-35.

[8]李志军,秦傲松.汉英道歉策略对比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5(2):96-100.

[9]刘思,刘润清.对“道歉语”的语用定量研究[J].外国语,2005(5):17-23.

[10]王海萍,项骅.中英道歉言语行为评价之比较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9(1):1-7.

[11]李敏.二语学习中道歉语的中介语语用能力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26):88-89.

[12]邹白茹.道歉策略对比分析与第二语言语用能力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4):134-138.

[13]侯慧芳,李雪梅.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的对比研究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1(1):284-285.

[14]钱乐奕,杨晖.论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的回应[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54-156.

[15]傅蓓.汉语道歉语的话语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6):70-77.

[16]傅蓓,蒋盛芳,寮菲.中英对话者话语中的道歉及道歉回应策略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7-92.

[17]CHENG D.New insights on compliment responses:A comparison between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Chinese L2 speak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3):2204-2214.

[18]KASPER G,ROSE K.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M].Blackwell:Malden,2002:68-69.

附录:道歉言语行为对话情景

情景一:甲(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和乙(大四学生)约好下午三点在甲的办公室见面,谈论乙的毕业论文事宜。乙准时来到甲的办公室门口,可是门关着,里面没人。乙在门口等了十分钟后甲才匆匆赶来。甲和乙碰面之后,对话开始。

情景二:一周前,乙(大四学生)将写好的毕业论文初稿交给了甲(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请甲指导。这是乙花了两个月辛苦写出来的,就此一份,没有备份。可是甲却不小心将乙的毕业论文弄丢了。当乙去甲的办公室谈论文时,对话开始。

情景三:甲(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规定乙(大四学生)在这个星期五将论文初稿交给甲。可是到了星期五,乙却没有完成论文初稿。当乙来到甲的办公室后,对话开始。

情景四:一周前,乙(大四学生)向甲(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借用移动硬盘复制一些论文资料。硬盘里有许多珍贵的文件和资料,甲没有其他备份。可是乙却不小心将甲的移动硬盘弄丢了。当乙来到甲的办公室后,对话开始。

情景五:甲(乙的男友)和乙(甲的女友)相恋半年,平时感情很好。有一次两人约好晚上6点在某餐厅共进晚餐。乙准时来到餐厅,可是十分钟后甲才匆匆赶来。当甲和乙碰面后,对话开始。

情景六:甲(乙的男友)和乙(甲的女友)相恋半年,平时感情很好。一天甲来到乙家中,乙拿出自己心爱的茶杯招呼甲喝茶,这是乙去世的母亲留给乙的遗物,乙非常珍惜。可是甲却不小心将茶杯打碎了。现在,对话开始。

情景七:甲和乙是同一所大学的大三学生,却互不相识。有一次甲乙同乘一辆公交车,车上非常拥挤,甲就站在乙身旁。突然司机一个急刹车,甲没有站稳,轻轻踩到了乙的脚。现在,对话开始。

情景八:甲和乙是同一所大学的大三学生,却互不相识。有一天,甲乙同在图书馆自习,两人同桌。乙在用笔记本电脑撰写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没有及时存档。甲在喝咖啡的时候不小心将杯子打翻,咖啡泼在乙的电脑上,导致电脑当场瘫痪,无法启动。现在,对话开始。

2014-10-11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言符号学科研创新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吴 珏(1981-),女,博士,讲师;E-mail:likejackie@163.com 致谢:本文作者衷心感谢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的悉心指导!

1671-7031(2015)01-0122-07

H314

A

猜你喜欢
本族语英汉语料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科技写作中的词块: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英汉本族语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语理解度的对比研究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dependent competing failure process and shifting-threshold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