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雕像:珊瑚的产床

2015-03-15 02:05编辑罗婧奇
中国三峡 2015年3期
关键词:海洋公园塑像珊瑚礁

文、图/大 河 编辑/罗婧奇

海底雕像:珊瑚的产床

文、图/大 河 编辑/罗婧奇

雕塑群《寂静的演变》之一。

由此产生的一个标新立异的想法让坎昆国家海洋公园的负责人兴奋起来:建一座海底雕塑公园,把去珊瑚礁海域潜水的大量游人引导到这一新的水下观光项目中来,让珊瑚礁得到喘息和生息复原的机会。

拯救珊瑚礁的良策

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些被蓝绿色的海水包围的人像雕塑的图片时,以为是在哪处海底又发现了什么古代文明的遗迹。后来才从新闻里得知它是由墨西哥坎昆国家海洋公园和海洋环境保护联合会共同承建、由英国雕塑艺术家贾森·德凯雷斯·泰勒(Jason deCaires Taylor)创作的世界规模最大的水下雕塑公园。

坎昆是墨西哥最大和最著名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它位于墨西哥的东北部尤卡坦半岛的最东端,面向加勒比海,隔着尤卡坦海峡与北面的古巴相望。坎昆附近的浅海有着世界上第二长的珊瑚礁群,是加勒比海地区珊瑚礁潜水观光的最佳地点。每年从世界各地来这里旅游度假的二百五十万游客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到珊瑚礁海域去潜水观光。四十年前,坎昆是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渔村,如今已发展成有七十万常驻人口的现代化旅游城市。旅游业为坎昆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是推动当地发展的引擎。

海洋公园的珊瑚礁是坎昆的宝库和经济命脉。然而,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珊瑚礁一样,这片加勒比海的珊瑚礁群在近年来也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面临消失的危险。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对珊瑚礁的两大威胁。在过去的十年里,坎昆所在的尤卡坦半岛曾经遭遇了三次历史上罕见的飓风的袭击。特别是2005年的特大飓风威尔玛曾在坎昆附近海面徘徊辗转,三次登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和滔天巨浪,陆地上的建筑遭到非常严重的破坏以外,沿海的珊瑚礁也受损严重。

另一方面,长期大量的游人和潜水观光客对珊瑚礁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并给珊瑚礁的恢复和生长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压力。如何在不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保护好珊瑚礁这座自然宝库,让坎昆的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地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

在既保游人客流量又保珊瑚的两难抉择中,国家海洋公园的人员想到了曾经在网上看过的几幅图片。那是在格林纳达海滨水下的几尊人像雕塑。在幽蓝的海水中,斑驳的石像神秘新奇,立刻就抓住了人们好奇的目光和探索的欲望。由此产生的一个标新立异的想法让坎昆国家海洋公园的负责人兴奋起来:建一座海底雕塑公园,把去珊瑚礁海域潜水的大量游人引导到这一新的水下观光项目中来,让珊瑚礁得到喘息和生息复原的机会。

上:雕塑作品《园丁》。

下:雕塑作品《倾听者》。

于是,他们请来了水下雕塑的作者,英国艺术家泰勒共同商量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双方一拍即合,他们高兴地看到未来的海底雕塑公园不仅可以分流游人对珊瑚礁海域的压力,而且如果选择特殊的塑像材料的话,这些艺术雕塑还可以作为人工礁座,为新生的珊瑚提供一方重生的天地。

海底雕塑亮相

国家海洋公园很快与泰勒签定了合作协议。从2009年开始,泰勒在数名当地助手的大力协助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创作。首先,他列出了四百座真人大小的塑像所需要的模特原型:一位强壮的渔民,一位白领管理者,一位健美女教练,一位古稀老人,一位幼稚的少年……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助手们手里拿着这张模特名单,在墨西哥的大街小巷里寻找着志愿者。

在创作室里,泰勒要用凡士林和硅胶混合制成的模料涂遍模特的全身,从头到脚不落一块地方。然后模特需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在海底的姿势摆好,保持一个多小时不动,直到塑胶变坚固成为模具后才能揭下来。四百名志愿者模特,包括八十多岁的老人和一名仅三岁的小男孩全都非常好地配合了泰勒的工作,为他的后期创作提供了保证。

在模具制好以后,泰勒用一种与海洋生物科学家共同研制出的特殊水泥来塑像。这是一种pH值中性的水泥,既适于珊瑚生长,又不会对海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材料中还包括了大量的玻璃纤维,据说它是吸引鱼类的材料,有助于鱼类来此栖身。在海底雕塑群的整个创作中,共用了120吨水泥砂石、3800米玻璃纤维和400公斤硅胶。除了在室内的创作以外,他们还花了一百多个小时在海底勘察、布置和安装。

左:雕塑群《寂静的演变》之二。

右:海底雕塑公园的水下揭幕仪式。

2010年11月27日,坎昆海滨著名的国家海洋公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十分奇特的海底雕塑公园的揭幕仪式。西装革履的官员和来宾们在9米深的海底,既飘逸潇洒又重心不稳地为揭幕式剪彩。在他们的面前,身穿潜水衣、端着水下摄影机的大群记者们像一个个游动的幽灵。在他们的身后,四百座真人大小,姿态、表情各不相同的水泥塑像群栩栩如生。这座世界最大的海底雕塑公园选址于国家海洋公园边上的一片海底荒地,占地420平方米。四百座真人大小的塑像分成四个主题园,分别是:《希望园》,《失梦园》,《利马人》和《寂静的演变》。

海底雕塑公园为游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品欣赏环境。那些习惯于漫步在美术馆和画廊里,在灯光下观赏画作和雕塑的人们,如今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游弋在塑像群里。像万花筒一样在海面闪耀的阳光,透过蔚蓝色的海水照射下来,就像舞台上的追光灯照亮了每一位静止不动的演员。他们或低头沉思,或侧耳倾听,或静静地观赏花盆里的珊瑚,或闭目遐想。一位孕妇安详地抚摸腹部,一位小姑娘在仰头感受水面透射下来的光怪陆离的阳光,一位佝偻的老人在回忆过去的时光……这些静立遐想的人们,在蔚蓝色宁静的海水的包围中是否有和陆地上不一样的情感和期待?海水在周围轻轻荡漾,就像大自然母亲的手臂在温柔地把儿女拥入怀中,鱼儿在人群中穿梭细语,水草悄悄地缠绕上塑像的手臂。在这里,看着海中雕塑,游人会更真切地体会到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和眷恋。

不知道陶醉在这片温柔之乡的游人是否知道地球最美丽的海底花园——珊瑚礁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全球已有70%以上的珊瑚礁因为自然灾害、地球温室效应和各种人为破坏而受到严重损害。科学家们预计,如果人类再不采取挽救措施,到2050年,地球上的珊瑚礁可能不可挽回地灭绝。

珊瑚礁不仅是美丽的观赏对象,更是地球上几亿人赖以生存的保障,珊瑚礁海域丰富的鱼群养活了它周边地区数以千万计的人,全球与珊瑚礁有关的旅游业每年的收益就可达一百亿美元。难以想像,如果没有了珊瑚礁丛和其中生活的鱼群,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为了挽救和保护珊瑚,人们在世界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各种人工礁座已经在一些地方发挥了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坎昆海底雕塑公园的水下雕塑不仅仅是美丽的观赏对象,也是未来的珊瑚礁新的基床。泰勒几年前在格林纳达海中安放的类似的人工珊瑚礁艺术塑像上,新生的珊瑚已经落脚,并且生长了数英寸长。

大自然的创作刚刚开始

在坎昆海底雕塑公园落成和揭幕以后,人们曾经问雕塑家,他的创作是否已经完成。泰勒的回答是:真正的创作才刚刚开始。从今以后的艺术家是大自然,是新生的珊瑚,是水草和鱼群。它们将一点点从雕塑的口鼻眼中,从他们的头顶、肩头和臂弯里萌芽生长。我们期待着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以后,这些雕像会变得“面目全非”,变成真正的珊瑚礁丛。久违的鱼群将重返这片海中荒地,海龟、贝类等海洋生物也会来这里栖身。

实际上,到目前,时间刚刚过去了三四年,情况就已经有了可喜的改变。那座名为《花园》的雕像本来只是一块水泥台和几株水泥的花朵,现在已经有了真正的花园的基调——绿色,那是海藻已铺上了平台。一个绰号叫“圣人”的雕像的头部完全不再是水泥的灰色,变得五颜六色,雕像的五官已被覆盖上了相当厚的珊瑚礁变成了球状。

泰勒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热切地希望自己的雕塑作品被侵蚀破坏的艺术家。在海底雕塑园落成后的几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潜入水下去观察作品的情况,为珊瑚对它们每一个微小的“破坏”而欣喜。

继第一批四百座雕像下水以后,泰勒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创作,新的雕像一批又一批地矗立在海底不同的园区。坎昆国家海洋公园已经批准泰勒制作一万个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像安置在水下。他的雄心是,让海底肖像的数目超过中国秦始皇兵马俑现有的数目。

猜你喜欢
海洋公园塑像珊瑚礁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终于等到你!ATOLL(珊瑚礁)ST200流媒体播放机、SDA200流媒体播放/功放一体机
机器人运送珊瑚卵拯救珊瑚礁
珊瑚礁世界的鱼儿
海洋公园找港府拨款100亿
情牵候鸟 守护童年
跟踪导练(三)3
礁堡·塑像
海洋公园度假村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