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开放心态方能实现1+1>2

2015-03-16 06:42舒文琼
通信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互联网+”:开放心态方能实现1+1>2

蓝戈智库 | 舒文琼

毫无疑问,在本届“两会”上“互联网+”成为最热的词语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腾讯总裁、两会代表马化腾在提案《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中呼吁,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可以说此次“互联网+”的提出是与“新常态”一脉相承的。此外,在“互联网+”已成共识的当下,如何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1+1>2的融合效果,则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从第三产业扩展到第一、第二产业

对于“互联网+”究竟如何定义,目前业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根据马化腾的提案,“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代表了一种能力,或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能够对传统行业实现提升。

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

根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49亿户,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广泛普及的互联网目前已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互联网交通、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不仅对传统产业起到了升级换代的作用,而且方便了千家万户的生活,有助于解决打车难、看病难、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不过,融合的浪潮刚刚开始,虽然众多第三产业已经与互联网形成了很好的结合,但是大量的第一和第二产业仍然缺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拥抱,他们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和思维方式,担心互联网会打破传统格局,带来颠覆的力量。也有一些企业对“互联网+”抱着观望的心态,或者虽有意改变,但一直未付出行动。种种原因,阻碍了部分第一和第二产业借助“互联网+”来提升生产效率,激发新的活力。

现在,是时候用“互联网+”来实现升级转化了。

“新常态”下的必然趋势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了不小的下行压力,许多传统产业遭遇寒冬,新兴行业的增长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下滑的速度,使得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趋缓,GDP增速仅为7.4%,为24年来的最低,我国经济步入了发展的“新常态”。为应对这一状况,政府提出要把经济发展从过去的要素和投资驱动型,转为创新驱动型。形象地解释,就是改变过去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增长,转而通过创新实现价值的增长。

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一是理念,二是技术。目前迅速普及的互联网,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理念层面,都将给传统行业带来创新的动力。从技术层面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于传统行业,可产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快流通的效果;从理念层面看,互联网思维提倡开放共享、用户至上、协同创新,推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快速反应的机制流程,将这些思维应用到传统行业,会对传统行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如果前者带来的是物理上的量变,那么后者产生的将是化学上的质变,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将推动行业跨界合作,对原有行业进行升级换代,激发更大的创业创新活力,从而释放新的增长点,助推经济转型提质增效。

为此,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来看,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将成为“新引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已是必然趋势。

合作而非单干

“互联网+”提出了大方向,如何做加法则是个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做加法,要达到1+1>2的效果,就需要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携手合作,充分融合。

从目前互联网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比较常见的现象是,互联网公司跨界交通、金融、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并且是所向披靡。不过当面向传统行业时,互联网公司如果想自己单干去革传统行业的命,那么可能会遭遇滑铁卢。因为互联网公司毕竟实力有限,即便资金雄厚如阿里巴巴,在跨界电子商务、交通、金融等领域后,再跨界更多领域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何况第一和第二产业体量庞大,远非第三产业可比拟,阿里巴巴如果要继续跨界,则要耗费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就被融合的行业来看,目前大多数被互联网公司跨界的第三产业处境不佳,例如电子商务的火爆使得众多商场店铺倒闭关张。那么,第一和第二产业是否应该视互联网为洪水猛兽,一味地畏惧排斥,或者自己进行“内部改良”呢?事实上,这些都不是好的做法,因为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回避这一趋势只是如同鸵鸟遇到危险时将头埋在沙子里,但是并不解决问题。而对于“内部改良”的做法,传统产业由于在思维、技术、管理方面比较受限,因此仅仅靠内部自我学习,或者引进部分互联网人才,都只是浅层次的小打小闹,至多是一场内部维新运动,并不是真正地拥抱互联网浪潮。

为此,无论是互联网系还是传统的第一和第二产业,都要抛弃防范戒备或者颠覆革命的想法,抱着开放、合作、互补的心态,在帮助对方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马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