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县标水岩村 飞瀑流云 蝴蝶蹁跹

2015-03-16 05:04李雨霖
云南画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金平哈尼族小村

李雨霖

在红河州金平县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深处,有一片小小的台地,四围的山峦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从南面的缺口望出去,远方的山在云中时隐时现,那里是另一个国家越南。把视线转回到台地上的小村标水岩,70多户哈尼族人家世居于此,他们的田野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一部分;而村子后面山峦上奔泻而下的瀑布,在森林中恣意流淌,在云南瀑布往往被称为标水岩,于是村寨因瀑布而得名。

这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梯田、森林、瀑布和蓝天白云构成了世界的主体,中间明黄色的哈尼风格建筑被绿色的芭蕉环绕着,格外靓丽。当我远远望见这个村寨时,禁不住惊叹一声。我们是追寻蝴蝶来到这里,这是一个蝴蝶展翅蹁跹花丛的季节,春末夏初,标水岩村所在的金平县马鞍底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蝴蝶之会。设想一下,穿越云雾,过河入林,突然车窗前蝴蝶飞舞,甚至整个挡风玻璃全部被成千上万漫天飞舞的蝴蝶笼罩,各种色彩的蝴蝶迅速主宰整个世界,天地顿时一片斑斓,游人身置其中,如同走入梦境——这是童话还是现实?

可惜今年来晚了一点,蝴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循着蝴蝶飞舞的路线,驾车穿行在山林间,就这样怀着下一个地点可能蝴蝶更多的念头,发现了标水岩。从前的标水岩村,村里是金平县独具特色的哈尼族“蘑菇房”,因屋顶形似蘑菇立于森林中而得名。它的屋基呈长方形,墙基用石料砌成,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茅草或稻草盖成四斜面。其特点是正脊短,屋面坡度较大,易散水,屋内常年温暖,易储粮。在大门头多饰以驱邪物,木刀或象征勇敢刚强的兽角。从外观看好似朵朵蘑菇立于山中,简朴古拙,与自然融为一体,哈尼族特色鲜明。随着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古老的土掌房已经消失,好在新建的房屋仍然保持着哈尼建筑“蘑菇房”的特点,茅草顶,宽大的平台,房身也用了土黄色的涂料,远远看去,依旧风景如画。建成后的标水岩民俗文化村将成为具有“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的哈尼民俗文化村,更是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穿过村寨,奔着引人注目的130多米高的大瀑布而去。从远处看,瀑布不是垂直而下,似乎呈70度角,黑色的岩石与白色的激流侧卧在森林中,从山巅一直到山脚。瀑布的水沿着一条小河,一直流淌到村里,让整个路面都薄薄地淹上一层,顺着斜坡,仿佛瀑布扔在缓缓延伸。村后是一片平整的草坪,面积不算太小,几头水牛慵懒地爬在那里,享受着下午的阳光。

越过草坪,瀑布就在面前了。这时的瀑布恢复了垂直而下的面目,如珠帘垂壁;斜里侧观,似白链当空舞;向下俯视,像飞龙入水;抬头仰望,犹仙女散花。四季清脆的水流从瀑顶的原始森林中突然奔出,訇然而下。那不顾一切腾跃的执着,卷起的雾露弥漫在空中。瀑下的深潭,清澈见底,可惜时间有限,不然一定要下去游上一把。

告别这个在追寻蝴蝶的路上发现的小村,突然发现这里才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今年的蝴蝶都已离去,明年也许还会再来,到时应该在这个小村住上一晚,听着那永不停歇的水声,和梯田里的蛙鸣。

链接:

标水岩民俗文化村是“中国?红河蝴蝶谷”规划建设的核心区,建设面积45776平方米,其中房屋占地面积9296平方米,道路占地面积10440平方米,绿化占地面积26040平方米。标水岩民俗文化村建设哈尼族蘑菇房70户,其中小户型62户,大户型8户。标水岩民俗文化村建设内容包含民居,道路,强电、弱电、通信设施,灯光、绿化,景观广场,停车场,村活动室,入村标志性大门,给水,水景沟,观景池,橡胶坝,排污设施,附属工程等,预计投资3485.68万元。标水岩民俗文化村将建设成为水景特色,引入河流环绕村庄,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整体功能融入其中,以展示哈尼族民居建筑风格,体现哈尼族农耕文化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庄。

猜你喜欢
金平哈尼族小村
小村的呼噜
《健听女孩》:无声世界里的有情人生
小村之恋
学校您好
本土与异域: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研究
周至县2017年小麦白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试验示范报告
无臂无文化,照样撑起女大学生爱情伞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女大学生嫁人风云:无臂的你“情瘫”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