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相牵,前后勾连

2015-03-17 00:12赵景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4年42期
关键词:殉情焦母兰芝

赵景玉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该诗能成为千古名文,得益于其主题深邃,针砭时弊;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赋比兴、铺陈排比、夸张对比等。另外在结构安排上本诗较好地运用了前后呼应的手法,使文章首尾相牵,前后勾连,较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揭示了诗歌主旨。具体分析如下:

一、诗前小序与诗歌正文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诗前小序用寥寥数语概括介绍了故事的时间(汉末建安中)、地点(庐江府)、人物(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仲卿母),以及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结局(夫妻结合,恶婆逼迫,双双殉情),最后介绍成诗的经过(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小序清晰完整地交代了叙述要素,简单地勾勒了事件的轮廓。同时,在简洁凝练的叙述中,设置多种矛盾冲突(悬念),引而不发,蕴蓄丰富的情感张力,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诗歌正文围绕序言梗概具体而细致地叙写事件起因——兰芝被遣(被逼休妻);过程发展——夫妻誓别(无奈别妻);情节延续——兰芝抗婚(贤妻再嫁);长诗高潮——双双殉情(夫妻殉情),悲情结尾,告诫后人。通过对诗歌正文的理解,诗前小序中引而未发的矛盾冲突(悬念)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诗前小序与诗歌正文一“简”一“繁”,一“张”一“弛”,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二、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这首诗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托物起兴,以美禽恋偶喻夫妻恩爱,并用兴的手法引起下文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起到统摄全篇,渲染悲剧气氛的作用;结尾以浪漫主义手法收束,用鸳鸯双飞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呼应了开头。另外,结尾以鸳鸯照应开头的孔雀。结尾以双鸟和鸣,呼应开头一鸟独飞,诗意极佳。开头与结尾虽然文字较少,但用三处呼应,使诗歌前后勾连,浑然一体。

三、两条线索相互呼应,缜密紧凑

诗歌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第一条线索围绕焦刘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是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的第一次冲突;兰芝辞婆,是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抗争的第二次冲突;兰芝拒婚,是兰芝的忠贞与其兄的虚荣的第三次冲突;仲卿别母,是焦母的顽固与仲卿守约的第四次冲突。这四次冲突,实际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且演绎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主人公双双殉情。第二条线索是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铺展的。这条线索建立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第二次是兰芝辞婆后,与仲卿的话别,抒写了他们真挚坚定的感情;第三次是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这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相互呼应,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及对人物命运的交代。

四、细节安排上相互呼应,匠心独运

《孔雀东南飞》一诗在结构上的呼应还表现在细节安排的相互映衬上。《采菽堂古诗选》曾指出:“凡长篇不可不频频照应,不则散漫。篇中如十三织素云云、吾今且赴府云云、磐石蒲苇云云及鸡鸣之于牛马嘶,前后两默无声,皆是照应法。然用之浑然,初无形迹故佳。乃神化于法度者。”诗中在不同场合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这一细节加深了读者对焦刘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也加强了阅读这篇作品时浑然一体的感觉。此外,兰芝别仲卿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有贤女”的引诱等细节,也在诗中有暗伏、有照应,显示了结构上的精细和诗思的缜密,可谓是功力老到,匠心独运。

猜你喜欢
殉情焦母兰芝
情规
隐秘的心事
简析纳西族文学
民国时期上海政府应对殉情自杀的历史经验
Blooming Air春风轻舞,妆彩飞扬
兰芝LUCKY CHOUETTE时尚定制版
兰芝发布最IN试妆APP《K妆美人镜》
焦母嫉妒心理探微
兰芝被遣只因焦母恋子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