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药理学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015-03-17 18:44周玲玲袁冬平许惠琴陆茵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药理学开放性中医药

周玲玲,袁冬平,许惠琴,陆茵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中医药院校药理学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周玲玲,袁冬平,许惠琴,陆茵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一门重要的实验学科,在我院全面实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我们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中药学、药学专业为试点,建立药理学实践双语课程群,并拓展延伸,增设开放性实践、拓展创新实践、实习特训等相关实践模块,更新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最终构建内容开放、层次递进的药理学实践教学体系。这对促进实践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培养中医药专业性技术人才和创新性研究人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理学;实践教学体系;中医药院校

药理学是高等医药院校密切联系医学和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实践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内容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要求[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传统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忽视了实践课程的固有规律及在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2]。在我院全面实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药理学系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中药学、药学专业为试点,构建了内容开放、层次递进的药理学实践教学体系。

1 优化整合资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前期的教学改革将药理学的实践教学设立为独立课程,在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整合中药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等药理学类的实践课程,形成实践课程群,并拓展延伸,增设了开放性实践、拓展创新实践、实习特训等相关实践模块。药理学实践课程群主要进行药理学基本实践技能训练,增加一定比例的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初步培养学生从事药理毒理相关研究的科研思路。开放性实践训练依托教学和科研的技术平台,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项目申请和课题实训。拓展创新实践以我校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3],同时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基金,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团队或研究专题,参与科研实践;导师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参与“挑战杯”比赛、创业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习实践根据专业和实习岗位特点,开设独具特色的岗位特化培训课程,进行岗位技能、文献检索、科研课题设计、数据分析处理、科研论文写作等培训,结合学术讲座与交流,使学生完成从课堂学习向岗位实习的过渡,确保专题实习研究的完成。通过上述实践模块的有机整合,初步建立起以基础性实践为基点,设计性、创新性实践为拓展,专题研究为目标的药理学实践课程体系。

2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更新实践教学手段

针对不同实践模块,我们进一步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手段。实践课程群在夯实实验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加大开放式实践的比例,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根据药理学与国际密切接轨的特点,打造实践双语教学的精品课程群;运用多媒体演示性教学手段,变枯燥的语言为形象生动的图片、实例、事例等,创建模拟、虚拟、仿真等药理实验环境,实现教学“情境化、多媒体化、仿真化”[5];结合互动式教学法[6]、分组讨论法,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开放性、创新性训练及实习实训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项目-导师制”教学。基于PBL采用“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教学方法[7],导师指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准备、实施、数据处理,以科研论文的形式进行报告。通过项目教学法将药理实践教学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独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药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涉及内容丰富,因而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考评促学习。教学评价采用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评测学生能力及创新意识为着眼点,采用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实践课程群作为必修课程,采用学分制考核,加大平时实验能力考核的比例,综合考评采用口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基本技能操作、基本知识口试、项目设计答辩的多种方式,对达到学习要求者给予相应的学分。开放性实践、拓展创新实践模块采用弹性考评,学生可通过申请完成大学生实训项目、“挑战杯”或创业计划,参与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最终以发表论文、展示作品等形式进行考核。未达到上述要求的学生还可通过自主选择开放性综合实践中的项目来完成相关内容的实训。实习实践的考核由技能考核和专题实习两部分组成。特化课程培训进行实验技能考核,考核通过进入专项课题的研究,于实习结束进行论文答辩。

在评价方法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结合学生问卷调查来进行科学总结和评价,适时进行了内容和方法的调整,逐步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实践教学综合评价体系。

4 构建教学科研贯通机制,促进实践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在实践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学科前沿的技术手段,加强科技成果向实验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实现以研促教。灵活设置设计性实验内容,将教研室科研项目的子课题引入学生实验课,作为预实验或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又节约了科研经费和时间,使教学、科研水平同步提高。通过开放性、创新性训练及实习实训,引导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建设实践性训练的专业拓展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强化科研服务生产实践的意识,从而构建教学科研融通、校内校外融通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师为适应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性实验教学的需要,也产生了不断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从而锻炼和提升了教师的学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积累,我院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础性实践—设计性实践—创新性实践—专题研究”的药理学实践教学新体系,改变了传统课程的单一性及课堂授课的陈旧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符合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以教学和科研实验中心为依托,建立起药理学、中药药理学开放性实验平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在各类大学生实训、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体现了该体系层次性教学的成果。不过因研究时间所限,目前主要在中药学、药学类专业进行试点,今后可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力求探索更为科学、规范的药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并可在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进行推广,这对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和创新性研究人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陈琴.创新理念下的高校实验教学质量保障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1):101-104.

[2]李轶,李明弟,姜爱民,等.创新实验开放教学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142-143.

[3]吴勉华,黄桂成.试论本科生导师制与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176-177.

[4]袁冬平,龙军,吕高虹,等.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药理学开放性实验课改革[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59.

[5]门秀丽,赵利军,孔小燕,等.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48-149.

[6]蒋海强,巩丽丽,吕青涛,等.药学仪器分析实验开放、互动、双语教学体系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2,40(14):222-223.

[7]Allareddy V,Havens A M,Howell T H,et al.Evaluation of a new assessment tool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tutorials in dental education[J].J Dent Educ,2011,75(5):665-671.

G40-03

A

1671-1246(2015)22-0014-02

中药学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开放课题(Nzyzyxjg-1012)资助

猜你喜欢
药理学开放性中医药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艺术药理学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