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波生

2015-03-17 11:00李月梅陈明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村屯数学知识概念

李月梅 陈明

在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部署下,我们针对概念型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随着课堂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从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中,我们发现概念型教学也有其规律可循,如果将概念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概念的引出密切联系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他们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概念的揭示应生动、直观、形象,并尽最大可能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

如在引入面积这一概念时,我设计了与周长对比的生活情境:拿出班级学生的集体合照,“这张定格了同学们灿烂笑容的阳光照片,老师想把它作为永久的纪念进行珍藏。应该镶嵌多长的边框呢?这其实是求长方形照片的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答是周长。“应该塑封上多大的保护膜呢?这其实又是在求长方形照片的什么?”在学生的期待中教师顺势引出面积,燃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从而使其产生对新概念学习的强烈愿望和积极的探索行动。帮助新概念的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这正是生活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折射。

二、精练拓展,将知识活化于生活

让人回味无穷的美景最是“浓绿万枝红一点”。正是“动人春色不须多”,在概念理解巩固与应用的练习上,同样要求生活化、典型化、辐射化。

如“千米的认识”一节,在学生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后,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千米。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公路里程碑、限速标志等。在这些得到广泛应用的生活实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接着将千米的知识行动化、具体化。让学生想办法从学校门口开始,测量出1千米的距离。孩子们还真是会突发奇想:用绳测、用步量、用铁环滚……在各种奇思妙想的交流中,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各种方法更科学、更合理了。

接着再将知识应用实际化:为老师设计出到各村屯的家访路线图,小组合作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线路,让老师所走路程最少,又能每个村屯都访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再次像磁石般吸引了学生。而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无形中又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概念型教学看似简单,实则别有洞天。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积极参与中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他们才会更好地运用,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村屯数学知识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幾樣概念店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现状下的村屯生态绿化建设探析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