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应用

2015-03-18 12:21张雪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潘安公园植物

张雪华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1 地被植物的概况

1.1 地被植物的含义 对于地被植物,到目前为止,在园林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传统意义上的地被植物是指一切可以覆盖地面的低矮植物[1]。这类定义对地被植物的界定比较宽泛。对于“低矮”一词,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国内有学者认为植物高度应该控制在1 m以下,而国外有些学者则将地被植物高度标定为0.25~1.20 m[2]。美国人奥斯汀在《植物景观设计元素》一书中认为“地被这个词汇可用来描述几乎所有的园林植物。但它主要指高度在18英寸(46 cm)以下,匍匐生长,遮盖裸露地表的植物。”[3]研究中所采用的地被植物是目前被大家接受较多的概念,是指那些自然生长高度或修剪后高度在1 m以下,最下分枝较贴近地面,成片种植后枝叶密集,能较好地覆盖地面,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并且具较强扩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4]。广义上的地被植物包括草坪植物[5],而狭义上的地被植物则将草坪植物排除在外。研究中所指的地被植物属于狭义范畴,因此,在此对草坪植物不做探讨。

1.2 地被植物的特点 与草坪植物一样,地被植物都具备覆盖地面的功能。但是,地被植物还具有草坪植物所不具备的特性[6]。①地被植物形体小、种类多。与大多乔灌木一样,地被植物也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而与乔灌木不同的就是地被植物形体比较小,正好弥补了乔灌木下层的空缺。②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地被植物拥有超强的适应能力,不同的地被植物在不同条件下会迅速成长,与上层乔灌木搭配共同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③养护管理较为粗放。大多数地被植物种类具有自繁的功能,一次种下,可以多次繁殖,无需工作人员过于精细的管理。

1.3 地被植物的分类[7]

1.3.1 按生态习性分类。

(1)喜阳类地被植物。该类地被植物在全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但不耐荫,如八宝景天、鸢尾、松果菊等。

(2)耐荫类地被植物。这类地被植物要求全荫的生长环境,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全株枯死的现象[8],如虎耳草、玉簪等。

(3)半耐荫类地被植物。这类地被植物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既喜光又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如常春藤、石蒜、麦冬等。

(4)耐湿类地被植物[9]。该类地被植物要求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对湿地、水塘、沼泽等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如千屈菜、水生美人蕉、菖蒲、睡莲等。

(5)耐干旱类地被植物。该类地被植物耐一定程度的干旱,在较干燥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如八宝景天、马齿苋、半支莲等。

(6)耐盐碱类地被植物。这类植物在盐碱地中能正常生长,如金边过路黄、马蔺等。

1.3.2 按生长特性分类。

(1)一、二年生草本地被。一、二年生地被植物被认为是地被植物中的“贵族”。这类地被植物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有些还具有自播繁衍的能力,是地被植物组合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0]。它既能形成色块,亦能用于花坛和花境的种植,如孔雀草、三色堇、鸡冠花等。

(2)多年生草本地被。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开花见效快、色彩多样、形态优雅等特点,是地被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又以球根和宿根类地被植物最受大众喜爱,如玉簪类、鸢尾类、萱草类等。

(3)木本地被植物。这类地被植物包括亚灌木类和矮竹类两种。亚灌木类植株低矮、枝叶繁茂、种类繁多且易于修剪,有些还具有多重观赏特性。常见的有金森女贞、红花檵木、八角金盘、火棘、南天竹等。矮竹类地被植物一般都具有茎杆低矮、叶形优美、耐荫性强、养护管理粗放等优点,如凤尾竹、阔叶箬竹、菲白竹等。

(4)藤本地被植物。藤本地被植物的蔓延性都较强,能形成良好的覆盖性,是其他地被植物所不及的,所以一般多用于一些管理比较粗放的地带,如林下、公路、墙体、坡岸等地方。这类地被植物有常春藤、金银花、爬山虎、络石等。

(5)蕨类地被植物。蕨类地被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甚广,具有很强的耐荫、耐湿能力,多喜爱在温暖湿润环境的环境中生长,常用于林下等阴湿地带,如肾蕨、贯众、铁线蕨等。目前我国专门应用蕨类地被植物进行造景的案例还不多见,因此有待开发利用。

1.3.3 按观赏特性分类。

(1)观叶类地被植物。观叶类地被植物通常是指具有特殊的叶色、叶形的低矮地被植物,无论是单株还是群体均可供人观赏[11]。这类地被植物有彩叶草、紫三叶、紫叶小檗等。

(2)观花类地被植物。这类地被植物通常以其花色、花形取胜且花期较长,如红花醉浆草、虞美人、玉簪等。

(3)观果类地被植物。该类植物具有鲜艳的果实,主要观赏其形态、色彩等,如火棘、蛇莓、南天竹等。

2 潘安湖湿地公园概况

潘安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西南部,原为因采煤而导致的塌陷区,总面积为1 160 hm2。该项目总规划面积52.87 km2,分核心区、控制区两个层次,其中核心区约为15.98 km2。湿地公园的主入口进入后便是主岛,主岛东边为枇杷岛,西边为哈尼岛,两者之间分别设置路与其相连。主要规划理念是按照“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把该公园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健身于为一体的、南北兼容、人与自然和谐、具有苏北独特田园风光的生态湿地[12],使其在全国采煤塌陷区的治理方面发挥里程碑式的作用,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提供再造的典范。

3 调查方法

在阅读相关书籍、杂志、报刊等资料的基础上,就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的种类、观赏特点及其应用情况等进行实地考察,并且利用已整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关问题与建议。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地被植物总体概况 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中共有地被植物65种,隶属于28科50属,其中,木本地被植物19种,草本地被植物19种,湿生地被植物25种,藤本2种,以蔷薇科、木犀科、百合科、禾本科、菊科应用最多(表1)。

表1 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名录

续表1

4.2 地被植物的种类 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以湿生地被植物为主,草本和木本地被植物次之。由图1可知,湿生地被植物占主岛地被植物的38%,草本占32%,木本占30%。其中,湿生地被植物还包括观花和观叶两种类型,尤以多年生球根深受游客喜爱,如水生美人蕉、再力花等。湿生地被植物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起到绿化美化河道、固土护坡的作用,若恰当应用则,而且能形成野趣,具有较理想的应用前景。

4.3 地被植物的观赏特性 地被植物根据观赏特性的不同分为观叶类、观花类和观果类。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以观叶植物种类居多,其种类占调查地被植物种类的62%以上,辅以观花类的地被植物,在色彩上形成对比;另外,观叶类地被植物配以观花类地被植物,不仅可以表现出春华,而且能体现出秋实,突出时空变化,也给公园增添生机与活力(表2)。

4.4 地被植物的花期 一般,根据植物开花时间,有春季开花、夏季开花、秋季开花和冬季开花等类型[13],地被植物也不例外。在该次调查中,以夏秋开花的植物居多,冬天以常绿植物观赏为主。由于上层植被以春天开花为主,底层地被多选用夏秋开花及常绿地被植物与之搭配,较好地体现出春花秋果的季相变化,也满足广大游客对公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要求(表3)。

4.5 地被植物的生态环境 据调查,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以阳性为主。这可能是因为阳性地被植物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成活率;当地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阳性地被植物生长,如红叶石楠、波斯菊等。但是,这并不影响耐阴类地被植物的生长,在一些郁闭度较高的林下也长有阴性或半阴性地被,如常春藤、花叶蔓长春等。

表2 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观赏特性情况

表3 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季相情况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5.1 存在问题

5.1.1 色彩单一,缺乏季相美。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地被植物种植方面,该公园主岛地被植物设计上没有很好地诠释色彩学原理,使得公园整体景观在层次表现上有余而色彩不足。即使地被植物种类总体上较丰富,但观花地被植物种类偏少,整体景观看上去较单调,缺乏季相美。

5.1.2 乡土地被植物应用较少。乡土地被植物是最能体现当地区植被特点和特色的植物资源之一[14]。而该公园主岛并没有很好地利用乡土地被植物,基本以品种为主,一味地追求种类而忽略其生态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群落的不稳定性,也加大了养护力度。

5.1.3 配置方式缺乏多样性。多样性是保证生态性和稳定性的前提。该公园主岛地被植物设计基本上采用上层乔木、中层灌木、底层草本的乔灌草种植形式,缺乏多样性。同种植物在不同的地方以相同的方式种植,层次感差,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

5.2 建议

5.2.1 充分利用乡土地被植物。在进行地被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其生态学特性,尽量选择与当地环境相适宜的树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土地被植物。徐州乡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以卫矛科、菊科、木犀科、蔷薇科、禾本科等为主。乡土地被植物的合理应用不仅是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途径,更是植物群落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充分应用现有的地被植物资源,筛选出最适宜潘安湖湿地公园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并加以推广,创造独特的湿地公园景观。

5.2.2 保存优势地被植物的应用。据调查,目前该湿地公园主岛应用良好且初具规模的地被植物有再力花、千屈菜、芦苇、蒲苇、睡莲、荷花等。这些地被植物不仅生长状态良好,而且形成较好的景观观赏效果。因此,要加大力度对该类地被植物进行保护,减少人为干预,使其形成固定的植物群落。另外,对于睡莲、荷花等繁衍较快的地被植物,应注意控制其种植面积及其生长规模,以防止其生长过快而影响景观效果。

5.2.3 加强对野生地被植物的应用。野生地被植物是一类很好的种质资源,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15]。在兼具本土特色的同时,野生地被植物还具有一定的自然野趣,耗费人力、物力少。徐州地区常见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有蛇莓、马齿苋、牡荆、紫花地丁等。合理开发并且应用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对该公园乃至徐州地区的引种驯化带来很大方便,同时节省投资力度,还能形成良好的季相景观。

5.2.4 增加低矮地被植物的种植。成本低廉、养护管理粗放是选择地被植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14]。目前,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应用较多的灌木或小乔木作为地被植物来种植,如红叶石楠、大叶黄杨、海桐、金森女贞、夹竹桃等作为地被植物。由于生长速度较快,这些植物对养护管理的要求较高,若修剪不及时,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景观效果。因此,在进行地被植物选种时,要加大对低矮地被植物如虎耳草、蛇莓等的种植,不仅体现地方特色,而且能降低养护管理成本、提升景观质量。

6 结语

随着生态园林理念的日益强化,各地纷纷掀起绿化高潮。地被植物的应用推广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绿化率,而且能代替草坪解决绿化矛盾,增强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从整体上看,潘安湖湿地公园主岛地被植物种植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从选择和利用率上看,还不够完善。作为一个湿地公园,潘安湖还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无论是乡土地被植物还是湿生地被植物的种植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园林绿化工作者,在充分考虑地被植物的不同特性及其生活型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配置,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不断增加潘安湖湿地公园地被植物的种类,丰富湿地植物的多样性,从而丰富其生物多样性,努力将其打造成国家一流的湿地公园。

[1]胡中华,刘师汉.草坪与地被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MACKENZIE D S.Perennial ground covers[M].Portland,Oregon:Timber Press,1997.

[3]奥斯汀.植物景观设计元素[M].罗爱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9.

[4]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园林,2003(9):54-57.

[5]孔杨勇,夏自平,张玲慧.杭州城市绿地中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园林,2004(5):57 -60.

[6]茹雷鸣.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调查与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7]徐清玲,邵明丽,王运忠,等.地被植物的分类及养护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62 -64.

[8]张玮宏.大庆地区三种地被植物的引种及抗旱性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

[9]周翠荭.杭州园林地被植物造景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10]周士锋.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11]张凤凤.南京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群落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12]潘安湖风景区湿地公园综合开发项目[Z].2011.

[13]高亚红.杭州西湖环湖景区的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14]赵可新,何加宜,唐宇力.地被植物在传统景点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杭州曲院风荷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06(11):63-67.

[15]卢芳,刘春海.徐州市城区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2009(1):18-20.

猜你喜欢
潘安公园植物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夏天》
在公园里玩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歌手潘安邦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