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125A选育

2015-03-18 12:22雷雪芳谭陈菊陈文洪崔伏生沈忠仪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历期宜春株系

雷雪芳,杨 茗,谭陈菊,张 超,陈文洪,崔伏生,冯 胜,沈忠仪

(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宜春336000)

江西东乡野生稻是迄今分布纬度最高的野生稻,具有高产、抗虫、抗各种不良环境和雄性不育等多种有利基因[1-10]。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6年开始,以东乡野生稻为母本与栽培稻杂交,成功培育出国内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东野胞质不育系东B11A,并于2002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不育系虽具有不育性稳定、穗大粒多、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等特点,但剑叶长、株型散、品质差,难以组配出耐肥抗倒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因此,通过回交转育,培育出株叶形态好、品质优的东野胞质不育系,并组配出耐肥抗倒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应用于农业生产,对于更好地利用东乡野生稻不育细胞质资源,提高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选育经过

L125A选育经过见图1。2007年夏,于宜春以东B11A为母本,选用株叶形态好、米质较优的(金23B/58025B)F4世代材料中的优良株系作父本,成对测交6对;2007年冬至2008年春,在海南三亚种植测交F1和保持材料F4代株系,通过目测和花粉镜检,入选保持彻底的保持材料F4优良株系,再与测交F1成对回交;2008年夏,于宜春种植BC1F1群体,在抽穗期,对每个回交群体的每个单株进行镜检,入选花药呈乳白色水渍状,花粉典败的单株与其对应的保持材料F5株系成对回交。2008~2011年于海南三亚和宜春连续种植回交 BC2F1、BC3F1、BC4F1、BC5F1、BC6F1、BC7F1、BC8F1群体,并继续进行花粉镜检和成对回交。至2012年夏季在宜春BC8F1代回交圃中入选花粉败育彻底,柱头外露率高,农艺性状优良,米质好的母本株系,定名为L125A,其父本株系定名为L125B。同年冬在海南三亚除继续成对回交外,同时进行少量繁种与配组。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及植物学特性 2013年夏季调查结果为:L125A群体整齐一致,株高63.60 cm,叶色较深,剑叶长24.30 cm,宽1.28 cm,分蘖力较强,株型适中,不披散;稃尖紫色、柱头黑色;单株有效穗9.3个,穗长19.60 cm,每穗总粒数为133.4粒,千粒重24.3 g左右;谷粒细长,有淡香味,花药乳白、水渍状。

2.2 生育特性 L125A属早籼早中熟类型。宜春3月底播种,播始历期81~84 d;4月初播种,播始历期76~79 d;5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66~69 d;6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63~66 d;7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61~64 d。播始历期较天丰A短2~3 d,主茎叶片数11~12叶。

2.3 不育性 L125A不育性稳定、彻底,花粉败育率为100%,其中典败97.8%,圆败2.2%。套袋自交结实为0,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达100%。

2.4 开花习性与异交性 L125A抽穗整齐一致,始穗至齐穗5~6 d;单穗开花天数平均为6.2 d,张颖时间为4.4 h,张

[1]张婵,廖晓兰.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学报,2010 ,41(10):1079-1082.

[2]刘建利.有机磷农药酶制剂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5(2):107-110.

[3]付广云,韩长秀.有机磷农药及其危害[J].化学教育,2005(1):9 -10.

[4]陈少华,罗建军,林庆胜.农药残留降解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09,37(1):343 -345.

[5]薛琦.土壤微生物和农药[J].农药译丛,1994,16(4):53 -54.

[6]陈亚丽,张先恩,刘虹.甲基对硫磷降解菌假单胞菌WBC-3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2,42(4):490 -497.

[7]方剑锋,曾鑫年,熊忠华.过氧化氢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降解性能及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5(1):44 -47.

[8]林春绵,袁细宁,杨馗.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甲胺磷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0,20(6):714 -718.

[9]钟爱国.超声波诱导降解甲胺磷[J].化工环保,2000,20(2):17 -19.

[10]傅敏,丁培道,蒋永生.超声波降解有机磷农药乐果的实验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27 -30.

[11]龙万凯,温木盛.蔗糖酯洗涤剂去除农药残留的实验[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2,31(4):17 -18.

[12]葛洪,汪世新,陆志强.植物源蔬果农药残留农药洗涤剂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4):86-89.

[13]陈梅红,张艳,程淑华.电离辐射降解农药残留研究[J].宁夏农业科学,1999(2):44-45.

[14]孙嘉,郎朗.有机磷农药酶制剂的研究进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5):154-157.

猜你喜欢
历期宜春株系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宜春两条高速公路2019年底前将开工建设
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育种材料研究进展情况
宜春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湖南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4)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茶尺蠖的饲养温度和发育历期
宜春明月大桥正式通车
农杆菌介导快速、高效获得转基因烟草纯合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