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烟草所需贵州优质烟叶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2015-03-18 12:22刁朝强文锦涛吴永琴肖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烟株项目区烤烟

刁朝强,胡 勇,文锦涛,吴永琴,肖丽娜

(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贵州贵阳550001)

为提高贵州出口烟叶质量,贵州烟草商业与日本烟草集团以“双赢”为目标,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改善烟农、烟草企业之间的互惠合作关系。笔者于2010~2012年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芦荻村开展了《日本烟草所需贵州优质烟叶开发》项目,项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双方的烤烟生产技术经验,通过实地调研、出口烟叶试生产等合作过程,不断探索、创新,制定出适合当地烟叶生长的技术方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质烟叶出口基地,实现国际型优质烟叶的批量生产,开启日本烟草与贵州烟草商业烟草农艺合作的里程碑,规范优质出口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当地烟叶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项目区气候条件概述 图1~3表明,在项目实施3年中,各年份间月均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变化较大,每年均伴有极端气象条件发生。2010年烤烟移栽前为低温、干旱,旺长期为低温、强降雨,成熟期日照增多,至采收结束气候趋于正常;2011年烤烟移栽前为低温、寡日照,旺长至成熟期为严重干旱,至采收结束气候为多雨、少日照;2012年烤烟移栽前为低温、寡日照,旺长期为低温、强降雨,成熟期气候正常,至采收结束气温趋于正常,但日照少。

1.2 项目区土壤条件概述 项目区3年土壤养分变化具体情况见表1。

1.3 项目区年度间施肥配方确定 根据年度生产目标,确定总氮量控制在较低水平,磷肥水平(氮、磷比)从1.2调节到1.4~1.5以促进烟叶生长。基肥中的氮肥比例保持在60%以上以避免烟叶成熟缓慢。具体见表2。

1.4 项目区其他配套技术措施 项目区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双方的技术体系适度调整年度间的各项配套技术措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技术指导评价 在每年年会上,国际型烟叶生产技术提高方案得到讨论并达成一致,通过相互的探讨和理解制定了行动计划和技术方案,这些方案被用于指导农户生产,并被烟区接受(表3)。

表1 项目区3年土壤养分变化情况

表2 项目区不同年份不同地块间施肥配方kg/hm2

表3 烟叶基地技术指导执行情况

2.2 综合管理与设施建设评价 现代烟草机械工业被介绍到芦荻区域,并且项目区安装了部分实用的现代化设备,通过技术探讨和操作指南,烟草生产技能得到分享及提高(表4)。

表4 综合管理与设施建设对比

2.3 技术执行力评价 表5所示为出口烟叶基地技术执行 前状况及执行后的成效。

表5 出口烟叶基地技术执行力对比

2.4 基地烟株田间生长量 采取不同地块不同肥料配方后,2010年度烟株在打顶阶段表现为叶片厚、叶色深,叶片数28片,可采收叶片数23片;在采收高峰期表现为烟株过度发育,烟叶成熟慢,烟叶普遍为尚熟~假熟。分析原因主要为2010年烟叶成熟多为强降雨,烟草白粉病发生严重所致。2011年烟株在打顶阶段表现为植株矮小、叶色浅,叶片数27片,可采收叶片数21片;在采收高峰期表现为烟株生长和成熟慢,烟叶普遍为尚熟~假熟。分析原因主要是2011年干旱严重,同时田间发生了大量的TMV和根结线虫。2012年烟株在打顶阶段表现为正常,叶片开张较好,叶色为自然颜色,叶片25片,可采收叶片19片;在采收高峰期表现为叶片开张较好,叶色正常,烟叶成熟慢,普遍为尚熟~过熟,尚熟烟叶主要由后期多强降雨,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TMV和白粉病所致。

大田移栽过程中使用移栽打孔器后,有效提高了移栽效率和移栽均匀度,为烟株移栽后烟株根系正常发育起到更好的作用。移栽~打顶天数2010年为67 d,2011年为73 d,2012年为63 d。2010年对5户种烟户烟地分别进行记录,对株高、留叶数,下二棚、腰叶、上二棚的叶长、叶宽、茎围等进行记录,结果见表6。

从表6可见,基地项目不同地块烟株生育期有差异,最早与最晚间相差7 d;各地块间烟株生长势各不相同,生长过旺的占42%、中棵烟占34%、生长较弱的占24%。

2.5 原烟产量、产值与等级结构 由表7和图4可见,与开始相比,烟叶成熟度和烘烤质量得到了提高,尽管产量低,但通过技术提高,正组等级比例增加,2012年上中等烟叶比例比2010年和2011年分别提高50.10和46.98个百分点;单位面积产值分别提高11 136.15和9 555.00元/hm2。

表6 打顶前烟株生长量记录

表7 烟叶产量、产值情况

2.6 复烤后烟叶等级质量 由图5、6及表8可见,上部和下部配方质量有所提高,特别是成熟度的提高和叶片结构的改善,质量变化幅度仍旧很宽,可作为全等级烟叶出口。

表8 基地项目烟叶复烤后等级质量

2.7 基地烟叶化学成分 不同地块、不同农户的烟叶化学成分见表9。从表9中可见,基地项目烟叶烟碱含量逐步降低,其他化学成分较为协调,重金属含量在允许范围内,为工业可接受范围。

2.8 烟叶质量均匀 根据挑选数据,分级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加工前46.00%的中下部等级挑选至上部叶组配方,2011年加工前12.10%的中下部等级挑选至上部叶组配方,2012年所有的中下部等级用于下部叶组配方。

表9 基地项目不同农户、不同地块烟叶化学成分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的2010~2012年期间,项目基地分别遭受了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灾害,虽然烟叶产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烟叶质量稳步提升。2012年,基地种植烤烟53.33 hm2,收购烟叶73 905.5 kg,收购金额119.81 万元,较 2011 年提高 32.48万元,增长37.19%,上中等烟比例94.72%,较2011年提高50.10%。通过项目的实施,烟叶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烟叶外观特性基本达到优质出口烟叶标准,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特别是上部烟叶质量提升较大,部分可作为日本烟草的主料烟叶使用,下部烟叶是优质的出口烟叶原料。

项目基地通过在不同生态区烤烟各轮作方式轮作期内气象、土壤肥力评判、肥料后效评估等综合进行统筹施肥技术研究,协调烤烟轮作周期中养分的投入产出平衡,协调养分循环与利用程度,实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使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寻求合理的轮作方式,达到培肥地力的同时,增加烟农土地收入。

项目基地烟叶进入日本烟配方的上等烟叶比例从2010年的1.69%上升到2012年的4.90%,上升了3.21个百分点,上升率为190.00%;中等烟叶从2010年的39.84%上升到2012年的88.77%,上升了48.93个百分点,上升率为122.80%,进一步拓展出口备货烟叶等级幅度。烟叶出口单价从 2010年 5 702.91美元/t上升到 2012年 6 091.18美元/t,上升了388.27美元/t,上升率为6.80%。项目烟叶的外销价格与传统出口等级的外销价格相比明显提高,2010~2012年平均提高867.42美元/t。

项目基地抵御山区雹灾、大风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直接影响部分烟农经济收入。2010年发生严重的烟草白粉病,2011年发生较重的TMV和根结线虫,2012年发生较重的白粉病和TMV,因此,烟田整齐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除了被水灾和病害危害的烟田外,正常烟田的烟株整齐度和均匀度在不断提高。

对项目基地烟叶生产建议。烟叶外观质量方面提高烟叶成熟度,增加烟叶油分;物理特性方面应适当控制叶片长度,降低中上部烟叶单叶重,降低烟叶含梗率;化学成分方面降低烟碱含量,提高烟叶糖碱比,缩小区域内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差异;感官质量方面改善烟叶余味,降低杂气,改善吃味,减小刺激性。

[1]刘昌宝.日本烟叶生产考察汇报[J].中国烟草科学,1996(1):18-22.

[2]王彦亭,蒋亚平.改革中的日本[J].烟草科技,1989(3):22 -23.

[3]邓月中.浅议入世后中国烟草农业发展的对策:借鉴BAT生产经验开发国际型优质烟叶[C]//马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声像中心,2003.

[4]唐远驹.试论特色烟叶的形成和开发[J].中国烟草科学,2004(1):10-13.

[5]唐远驹.烟叶风格特色的定位[J].中国烟草科学,2008(3):1-5.

[6]王运新,王世林,徐亚中,等.丘陵山区旱作优质烤烟生产实践[J].烟草科技,1991(5):30-32.

[7]汪涛,王玉平,袁有波.贵州烟叶基地建设与发展分析[J].耕作与栽培,2009(2):7 -8.

[8]雷永和.论云南烟草农业科技发展战略[J].中国烟草科学,1997(2):34-38.

[9]曹务栋.浅析优质烟叶形成的要素[J].耕作与栽培,2009(2):49-51.

[10]王鹏翔,尚军.GAP管理在六盘水烤烟生产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3(22):50 -51.

[11]唐远驹,张万铎.发挥烟叶生产优势提高卷烟竞争能力:对贵州烟草生产扬长补短的意见[J].烟草科技,1981(1):28-32,66.

猜你喜欢
烟株项目区烤烟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打顶后养分供应水平和采收方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水氮耦合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不同育苗盘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