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辅助双酶法酶解玉米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

2015-03-18 12:22孟国良亓翠英何超元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莱芜271100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糖化酶淀粉酶液化

孟国良,亓翠英,何超元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莱芜271100)

我国是淀粉制糖生产大国,但是我国由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工业化水平较低,需要寻找提高淀粉转化率的有效途径[1-6]。超声波是频率髙于20 kHz的声波,超声波处理能使生物质高分子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有利于提高酶的催化活性[7]。目前对超声波辅助液化酶和糖化酶水解淀粉的作用已有研究[8],但是在试验中仅考察单一因素对于葡萄糖含量的影响,所得到的工艺条件不够科学,说服力不强。

笔者采用正交设计对超声波辅助液化酶和糖化酶水解淀粉进行研究,试验的代表性强,避免了全面试验所带来的复杂性,减少了工作量,所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能够为企业提髙糖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原料及试剂。玉米淀粉,自制;耐高温 α-淀粉酶(100 000 U/ml),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糖化酶(100 000 U/ml),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1.2 主要仪器。JY92-II DN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宁波新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HH-A型恒温水浴搅拌器,江苏省金坛市中大仪器厂;UV-16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2 超声波辅助酶解淀粉的正交试验设计

1.2.1 液化过程试验设计。选取淀粉质量浓度、加酶量(耐高温α-淀粉酶)、超声功率、反应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根据预试验结果,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为减少试验误差,同一条件下的试验重复3次。

表1 液化过程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1.2.2 糖化过程试验设计。在上述“1.2.1”液化过程优选工艺的基础上,选取加酶量(葡萄糖淀粉酶)、超声功率、反应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根据预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试验因素水平见表2。

表2 糖化过程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1.3 玉米淀粉的酶解工艺流程[6]

1.3.1 液化过程超声处理。将淀粉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用0.1 mol/L 的 HCl溶液调 pH 为(5.9 ±0.1),加入液化酶,于95℃恒温水浴搅拌器中将超声波变幅杆插入淀粉乳液面以下2 cm,磁力搅拌转速70%,超声辅助液化10 min,液化完成后,冷却至60℃,用HCl溶液调pH为2.2,灭酶30 min,测其DE值。

1.3.2 糖化过程超声处理。吸取上述按“1.3.1”方法液化完成后的液化液,用 1 mol/L NaOH 调 pH(4.4±0.1),加入糖化酶,放入60℃恒温水浴搅拌器中,将超声波变幅杆插入淀粉乳液面以下2 cm,磁力搅拌转速70%,超声辅助糖化一定时间,糖化完成后,冷却,测其DE值。

1.4 DE值测定 参考GB/T 22428.1-2008淀粉水解产品还原力和葡萄糖当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超声波辅助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9]由方差分析可知,FA=4.367 187 5,FB=0.968 75,FC=3.898 437 5,FD=2.023 437 5,F(0.05)(2,18)=3.55;由此可以看出,淀粉浓度、超声波功率对液化液中DE值影响显著。结合表3试验结果可知,淀粉浓度选0.3 g/ml最优,超声波功率选100 W最优,加酶量和反应时间对液化液中DE值影响不显著,3个水平可以任选其一,但考虑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加酶量宜选最低水平20 U/g,液化反应时间1 h为宜。综上分析,超声波辅助淀粉酶酶解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质量浓度0.3 g/ml,加酶量20 U/g,超声功率100 W,反应时间1 h。

表3 超声波辅助淀粉酶酶解玉米淀粉正交试验的结果

2.2 超声波辅助糖化酶酶解玉米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 由方差分析可知,FA=151,FB=39,FC=43,F0.05(2,2)=19.0,F0.01(2,2)=99.0;由此可看出,加酶量、超声波功率和糖化时间对糖化液中葡萄糖含量影响显著。结合表4试验结果可知,加酶量选50 U/g淀粉最优,超声波功率选100 W最优,糖化反应时间选60 h最优。综上分析,超声波辅助糖化酶酶解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50 U/g淀粉,超声功率100 W,糖化反应时间60 h。

表4 超声波辅助糖化酶酶解玉米淀粉正交试验的结果

3 讨论

在淀粉酶解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液化液的质量对于糖化液中葡萄糖的转化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在预先试验的基础上,液化过程试验在酶解温度、pH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确定了淀粉质量浓度、加酶量、超声功率、反应时间4个因素3个水平的试验方案,并且同一条件下做了3次重复试验,目的是为了确保优选出最高液化DE值下的工艺条件,从而为糖化液中糖转化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优化试验研究后,获得的最佳液化工艺条件如下:淀粉质量浓度0.3 g/ml,加酶量20 U/g淀粉,超声功率100 W,反应时间1 h;获得的最佳糖化工艺条件如下:加酶量50 U/g淀粉,超声功率100 W,糖化反应时间60 h。

预试验表明,酶解活性与超声频率无关,仅与超声功率相关,与相关文献结论一致[10]。玉米淀粉按照优化工艺条件制得的糖浆经验证,DE值达到107%以上,完全符合GB/T20880-2007中的要求。

[1]周治国,徐树来,刘利军.玉米淀粉糖生产新工艺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10):169-225.

[2]郝晓敏,王遂,崔凌飞.α-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2):141 -143.

[3]林亲录,周丽君,符琼.淀粉转化生产葡萄糖工艺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4):412-414.

[4]丁皓,王冠,徐丽,等.α-淀粉酶的应用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2(8):12 -14.

[5]李平凡,邱玉美,吴海峰.双酶法生产葡萄糖工艺优化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3):262 -264.

[6]李玉芹,袁正求,冯岳,等.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7):148 -152.

[7]石文奇,易长海,甘厚磊,等.超声波对液体α-淀粉酶酶学活性的影响[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2,31(2):43 -46.

[8]王振斌,赵帅,邵淑萍,等.超声波辅助淀粉双酶水解技术及其机理[J].中国粮油学报,2014,29(5):42 -47.

[9]于胜.玉米淀粉制糖生产工艺与设备的改进分析[J].应用方法论,2011(21):166-211.

[10]陈小丽,黄卓烈,巫光宏,等.超声波对淀粉酶催化活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6(1):76 -79.

猜你喜欢
糖化酶淀粉酶液化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澳新拟批准一种糖化酶作为加工助剂
黑曲霉突变菌株产糖化酶的酶学特性表征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
天然气液化厂不达产的改进方案
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作用生产大麦保健茶工艺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与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α-淀粉酶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Bacillus subtilis ZJF-1A5产中温α-淀粉酶发酵工艺优化
浓香型白酒产糖化酶菌株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