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全面成本管理研究

2015-03-18 17:22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福平
中国商论 2015年19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

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福平

企业加强全面成本管理研究

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福平

摘要: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日益恶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的外部环境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成本管理相较于一般的成本管理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的特点,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全面成本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应对未来竞争环境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 全面成本管理 核心竞争力

1 全面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广,在便利消费者的同时,也加剧了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中国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不仅仅面临着同类企业的竞争,还会直接面临更多的国际企业的竞争,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应该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深化。针对成本管理这一工作,就需要对过去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将更为系统全面的成本管理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成本管理是指在控制产品质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在全企业范围内,将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分解和管理,将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一个成本的基础单位,并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进行管理控制,力求在满足目标生产销售量的同时,使得各个环节成本最小化,同时企业的总成本也最小化。相较于一般的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即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换句话说,全部企业所有部门和人员以及生产销售过程都被包括其中,没有遗漏,是一种多维度的成本管理方法。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是关注于营业、销售、管理和财务成本,相较于全面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和多维度性,具有相对较低的管理效率,因为全面成本管理关注到了多维度和成本间的内部联系。

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具有很大的裨益。首先,在企业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全面成本管理,分解企业的成本目标到每一个经营单位或者企业部门,明确经营单位或者企业部门的任务和目标,将权力与义务在企业内部进行清晰划分,为企业管理和激励打下基础。其次,通过全面成本管理,企业可以控制整个企业的经济行为,使得企业对内部的各经济主体行为有更为有力的了解和掌握,这对达到公司战略和分析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价和财务管控能力。最后,通过全面成本管理,企业可以直接在市场中报出更有竞争力的价格,直接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所有者创造价值。全面成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中船集团为了应对国际船舶市场需求萎靡,而进行全面成本管理,管理成效显著,在收入大幅减少等不利的情况下,对最终的利润平稳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企业全面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全面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

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开始意识到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管理者甚至是财务部门管理者对于其科学内涵认识不清晰,有很多混淆。首先,把成本管理中的全面性简单地理解为把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记录下来,事无巨细,企业这样的实践只会增加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增加繁杂的数据量,并不能充分创造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并不能降低企业成本,进而增加企业的绩效。其次,另一种误解就是把成本管理中的全员性问题简单归结为每个人都要有参与的管理活动,像全面性一样,把每个人的活动也都记录下来,这样同样大量地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也同样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个体信息,也并不能增加企业绩效。

2.2 全面成本管理指标编制不充分

全面成本管理针对的是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应当具有全局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需要涵盖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把基本的成本单位作为管理重点,通过控制每一个基本的成本单位,来达到更好的管控企业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企业往往会忽视或者不够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导致指标编制过程中指标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编制的指标并不能有效地反映企业的成本单位信息和可以预期的未来的信息,同时指标之间彼此独立着,并不能发挥该管理方法本身具有的协同效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效。在编制过程中,搜集历史数据的环节,甚至出现有些部门因为强调自身利益,过度强调自身自主权的大小,虚报或者编造部门数据,进而导致整个企业的指标编制工作失去对企业真实情况的刻画,不能充分反映企业自身的信息,造成管理工作失灵。

2.3 没有有力的组织形式落实全面成本管理

对于企业成员而言,工作动力来自于对绩效的认可和奖励,一旦当成员的工作或者付出得到的仅仅只是企业的忽视,那么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就会衰减。这个基本规律应用在全面成本管理中也是一样发挥效力。在企业内部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来监督管理全面成本管理,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少以传达的形式来体现,而不是认真地监督与执行,这便是没有有力组织形式的体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企业忽视了对成本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二是成本管理人员绩效评价难度比较高。特别是对于一些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中的公司,销售部门或者市场部门需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这个时候销售等部门更希望有自主权,而不是简单地根据管理指标来进行活动,这个时候一旦因为实施全面成本管理而导致的绩效下降,便会归咎于管理人员,假如获得优秀的绩效,销售团队也不会积极地去认可成本管理人员,因为那样做会进一步限制自己的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全面成本管理就会流于形式,对企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2.4 对全面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的缺失

在一般的企业构架内,成本管理的工作一般由财务部门进行负责,而绩效考核则是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在传统的成本管理过程中,财务部门仅仅需要监管营业、销售、管理和财务等总量成本,并不需要与绩效配套评价。但是在全面成本管理中,之前的两个部门的分割便会为管理活动带来比较大的障碍。进行有效的全面成本管理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财务部门的信息进行绩效测评,同时财务部门根据人力资源的历史数据进行计划和安排,二者相辅相成。考核缺失还有一个体现就是缺乏责任体制的建立健全,这个信息库需要建立于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的信息之上,然后将绩效责任落实到个人或者部门,但是不少企业缺少这一环节,使得对成本管理的问题追责成为一纸空文,很难落实,使得成本管理效率大大下降。

3 解决企业全面成本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对全面成本管理的认识

进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前提就是在全企业对其形成科学而全面的认识,一旦认识不足或者对概念产生混淆,这将严重影响管理的绩效。企业和财务管理部门应该理清一些基本概念,明确全面成本管理的特征,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企业的成本,因此全面成本不等同于财务成本和经营成本的简单加总,而是这些系统的组合。其次,针对全员性的问题,就不应该非得把每个指标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这样并不一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一个拥有几千人的企业的全面成本管理如果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头上,会产生很多无谓的工作量,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针对每一个成本管理的基本单位来进行便捷管理,使得管理收益大于管理带来的成本。

3.2 加强成本管理编制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全面成本管理是针对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涵盖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在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管理层应该充分利用全面成本管理的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的特点,加强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增加指标的信息含量和弹性,在力求精确的同时,把握好风险,保持适度弹性。

“科学性”是指指标真实有效地反映了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的成本信息,设定的指标符合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全面性”是指对于各项经济活动不产生忽略,不留下空白,使得成本管控工作产生协同作用,并可以增加企业对各项经济活动的管控力;“系统性”是指指标或者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成本管理应该充分认识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不能因为总量控制而忽视内部联系,导致成本管理失效。

3.3 改进组织形式,落实全面成本管理

改进组织形式来落实全面成本管理,具体针对我国企业有两个路径。首先,应该明确成本管理人员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这一点是管理工作在全企业落实的基本制度条件,没有了这些激励,没有员工愿意去做这些工作。这就会给人力资源部门一些新的挑战。其次,是增加外聘专家学者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因为全面成本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系统的工作,它的绩效和绩效划分不能简单等同于过去的划分方式,应该采取更为精确的方式来进行认定,这个时候外聘的专家就可以发挥作用,来弥补人力资源部门的理论储备不足。再次,对于全面成本管理这种系统性、全局性的管理工作,应该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委员会,而不是简单地由财务部门进行推进。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是存在部门利益的,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级,而且不知道详细的部门运作规律,这种信息不对称会使得其他部门的议价权相对较强,对企业产生不好的影响。而建立好的管理委员会,应该由最高管理层来担当领导角色,进行协调工作。

3.4 加强对全面成本管理绩效的考核

面对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分割而造成的全面成本管理绩效的降低,企业应该采取更为融合的构架,在成本管理执行层面,建立一个包含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同事的团队,充分利用两个部门的优势和信息,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两个部门的融合程度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绩效考评的准确性和对绩效激励的有效性。对于责任体制的缺乏,这需要人力资源部门进一步在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责任体制,这样使得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的奖与罚都可以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对有效的单位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绩效的成本单位进行惩罚,这样奖罚分明,才能提高成本单位的绩效,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4 结语

在日益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积极加强内部管理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成本管理为提高内部管理质量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路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但是企业的全面成本管理工作并不尽如人意,作为企业或者管理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当前这一部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加以改进。比如,加强对全面成本管理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认识才能有有效的利用,才能使得管理工作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不能仅仅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深入地学习管理方法的内涵和管理工具的使用;加强管理的绩效评价,没有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便是一纸空文,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落实责任制,对绩效结果进行严格的奖惩,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通过对全面成本管理工作中不足的改进,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会走得更远,更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 邵黎.推进全面成本管理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08).

[2] 柳建军.试论全面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4(07).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a)-058-03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